种子传播各有妙招

摘要:寒气渐深,北京山野间的大多数植物褪去了绚烂和芬芳。在看似萧瑟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幅幅生动的景象。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们迎来全新的阶段——结出各种各样的种子。

▌姜宝君

寒气渐深,北京山野间的大多数植物褪去了绚烂和芬芳。在看似萧瑟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幅幅生动的景象。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们迎来全新的阶段——结出各种各样的种子。

种子,是大多数植物上一个生命周期的终点。同时,又是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起点。它们将蓬勃的生命力,蛰伏在果实的小小空间里,等待新的四季轮回。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沉醉于花的芳香与妩媚,却忽略了种子的深沉与内敛。其实,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大千世界里,植物的花有多么的千姿百态,果实与种子就有多么的千奇百怪,甚至它们的传播方式也就多么的千差万别。

似古代少数民族髡发的大叶铁线莲种子

短尾铁线莲种子

马兜铃

挂金灯

神似猫头鹰的苘麻果实与种子

大自然雕琢的艺术品

说起植物的种子,池坊教授(即传授花道的老师)张剑像品赏争奇斗艳的鲜花一样开心。山野间很多植物,可能花和叶都比较普通,但是其果实和种子却别有一番趣味,有的甚至可以用“艺术品”来形容。挂金灯就是其中的典型。

挂金灯几乎在大江南北都能看到。在北方,它还有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俗称:姑娘果,亦称红姑娘。虽然它的花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但是看到红彤彤的小圆果,很多人都会有记忆。

张剑拿出了一张挂金灯的照片:在一株红果的外面罩着一个萼筒,在时间的作用下,萼筒上的“肉”大部分消失不见,只剩下经络分明的萼脉,俨然一个镂空的灯笼,里面安放的正是红得耀眼的果实。“挂金灯”之名更加形象。

只是一眼,我便被深深震撼。当年的张剑亦是如此。在看到挂金灯镂空的图片后,她一心想要亲眼看到实物。这几年来,每到秋冬季节,她就会留意周边的挂金灯。令她开心的是,就在不久前,在北京郊区白河一带的山野里,她如愿以偿看到实物。

张剑讲述了寻找的过程,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一处避风向阳的山谷里,她发现了一片挂金灯。最初看到的就是萼片为红色的挂金灯,这些本来就已经很漂亮了,但这并不是她想要找的。于是继续找,又看到一些棕褐色萼片的挂金灯,但大多状态不好。她不甘心,沿着这片挂金灯继续往里找,在一片摘完玉米的杂乱田埂里,翻开一片倒伏的植株时,一个惊喜的发现让她开心地像个孩子。她终于看到了掩藏其中的“至宝”——有着完整萼片,上面又只剩下萼脉的挂金灯。巨大的幸运之感包裹着她:“再早一点或再晚一点,不一定能看到它们。这是山里的珍宝,是大自然一点点雕琢出来的艺术品。”

当亲眼所见大自然塑造的艺术品时,她更深刻理解了挂金灯的另一个名字——洛神珠。洛神是曹植《洛神赋》中提到的洛水之神,貌美无双,为世间极物。除此之外,她还发现有的挂金灯,尽管赤珠已经失落,只余萼脉萦绕,但亦有可爱之处。

丰衣足食的“小磨盘”

除了挂金灯,还有很多普通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带给张剑意料之外的惊喜。北京常见的香椿便是一例。

每到春天,香椿嫩芽是人们心头好,但是当品尝完美味过后,漫长时间里,少有人再去关注它。在张剑眼里,香椿的果实比花还漂亮。其果实为蒴果,即成熟了会开裂的一种果实类型。秋冬时节,香椿树上会结出一个个狭椭圆形的果实,待成熟后,果皮表皮变为棕褐色,从头顶逐渐裂开成五瓣,中间留下一个五角形的白色胚轴,远观之,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果实也有个好听的名字——香铃子。香,延续了香椿的香;铃子,形状也好似小铃铛。”

张剑特意对香椿的果实进行了解剖,这让她对种子有了新的认识:香椿的种子并不是长在中间的白色胚轴里面,而是长在胚轴与果皮之间狭小的空间里。因此它的种子薄薄的,而且在种子上端,还有膜质的长薄翅,“遇到合适的那阵风,就奔赴下一场生命的旅程。”

在北京的乡土植物中,还有一种叫苘(qǐng)麻的,也让她印象深刻。

苘麻在全国各地常见,过去人们常用的麻绳、麻袋,其主要原材料就是苘麻。它的果实像一个小磨盘,给人丰衣足食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由绿色变成黑褐色。张剑说,有一年在山野里寻找苘麻时,村里的老人告诉她,老北京有一个风俗,年关时节,人们会在苘麻的果实上刷一层可以食用的胭脂红,拿它盖在馒头或者糕点上,以示吉祥。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苘麻的“小磨盘”是由15至20个分果爿(pán,意思是劈成片的竹木等)围合而成。成熟后,每个分果爿会长出裂缝,沿着缝隙掰开,就能看到种子安然地生活在这里。有一次,张剑正要剥开苘麻的果实取出种子,突然发现苘麻像一只又萌又凶的猫头鹰,正与她对视,令她心头一震。

冬季的山野间,还可看见像一串串铃铛挂在蓝天下的马兜铃。提到马兜铃,很多人都会想起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桥段: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治好了病,猪八戒想邀功,正要告诉国王是他拿着碗去接的马尿,被孙悟空拦住话头。在国王的追问下,孙悟空顺口说出“马兜铃”一词。

事实上,马兜铃的确是一味中药。马兜铃属的植物有很多种,在北京,它确切的名字是“北马兜铃”,为马兜铃属的一种。不过,人们习惯叫它马兜铃。

在秋冬时节,马兜铃的蒴果渐渐失水干枯,由绿色变成褐色,“小铃铛”也从基部向上开裂成六瓣,挂在藤上,像一个小篮子。小篮子里装满了种子,张剑这样形容:“带翅膀的种子整齐排列,就像一沓硬币摆在收银机里。”朔风吹过,一粒粒种子便被撒向大地。

张剑说,因为马兜铃的果实非常别致,很多人看到后都想带回来,但是它往往会让人失望:果实特别脆,稍不注意,这个“铃铛”就被捏破了,“像一件特别脆弱的艺术品。”

冬季,在户外,稍不注意,衣服上就会带上鬼针草、苍耳的种子,这也正是它们的策略:通过种子上的刺,钩在人和动物身上,进而在各个角落里落地生根。

在山野植物中,北方能见到的几种铁线莲,不管是大叶铁线莲,还是短尾铁线莲以及棉团铁线莲,其种子给人一股仙气飘飘的感觉:每一粒种子,都有长长的尾毛,轻盈飘逸,仙气十足。这样的结构,正是它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在大风的吹拂下,尾毛就像羽毛一样,带着种子一起飞翔。

张剑讲述了大叶铁线莲给她带来的意外发现。在一次探访中,她看见一株植物上残留着几个大叶铁线莲的种子和尾毛,平视过去,竟然像极了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流行的髡(kūn)发。

髡发是辽代契丹非常流行的发式:将头发顶部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或额头留少量做装饰;有的还将左右两绺儿头发编成各种形状,下垂至肩。“据说在草原上理成这样的发型,可以避免头发飞起影响视线,方便游牧。”植物与人类社会风俗居然有着奇妙的对应,这也让张剑觉得非常神奇。

科普

槭叶铁线莲种子落在悬崖缝隙

结着种子的槭叶铁线莲 赵正楠 摄

“燕都新趣”曾经报道过槭叶铁线莲,它们的种子是什么状态呢?我联系上了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正楠。春季时,正是她带着我们看到了在崖壁上盛开的槭叶铁线莲。

她告诉我,北京地区5月到6月就能够看到槭叶铁线莲的种子。由于槭叶铁线莲生活在崖壁上,它们的种子只有落在悬崖的缝隙里,才有机会萌发和长大。“槭叶铁线莲的种子很聪明,它有着长长的尾毛,成熟后抱着团,随风而落,这样才能够有机会挂在或者黏在悬崖缝隙中。悬崖上的蜘蛛网也能帮助种子留在它适宜的生活环境。”

面对如此严苛的生活环境,槭叶铁线莲的种子落在悬崖缝隙并发芽成苗的几率有多大?赵正楠说:“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其实没有准确的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知道大自然神奇地允许槭叶铁线莲存活下来,并且在太行山脉一带扎根,周而复始地开花结果。”本版图片 除署名外 张剑 摄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