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这一天,刀郎获人民日报顶级赞誉,娱乐圈风向也该变变了

360影视 2025-01-24 15:50 1

摘要:人民日报一篇发自内心的推崇,让这位曾经遭受主流音乐圈“冷遇”的歌手,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一段久违的春风拂面,悄然降临。

| 娱签儿

编辑 | 娱签儿

刀郎,迎来了属于他春天。

53岁对于大多数歌手来说,似乎已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暮年,但对于刀郎,却是另一种意义的复兴。

人民日报一篇发自内心的推崇,让这位曾经遭受主流音乐圈“冷遇”的歌手,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一段久违的春风拂面,悄然降临。

然而,这背后却是一个颇为曲折的故事,娱乐圈的风向,又会如何变化呢?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从“刀郎热”谈起

202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赞刀郎,认可了他的音乐艺术性与情感的普遍性,指出他的作品已经深深扎根于百姓心中,成为了无数人的记忆。

这样的认可,对于刀郎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毕竟,人民日报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媒体,它是官方的声音,代表着主流舆论的导向。

而在这之前,刀郎的音乐一直被所谓的“专家”和“专业人士”所批判,甚至被嘲笑成俗气、不值一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早有耳闻。

这些都是往事,虽然历历在目但也确实有些久远了,说多了显得咱有点小心眼,但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这几个人怎么针对刀郎,而是他们所代表的一个“圈层”。

我们姑且将他们称为“专业”行列。

这些“专业”的音乐人,当年瞧不起刀郎,现在其实也还是那副德行,这可是现在发生的事,可以说,不算小心眼儿。

2024年,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引起了空前的热潮,播放量飙升至数亿,他的演唱会也是场场爆满,可是在音乐奖项的角逐中,刀郎却依旧未能获得提名。

这样的情况,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在大众中拥有如此强烈的支持与喜爱,刀郎的音乐为何还是得不到“专业人士”和官方的认同?

或许,这背后有着一些复杂的商业利益关系,那些背后有大公司撑腰、有赞助商支持的歌手,往往能够轻松赢得奖项……

而刀郎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人,尽管作品出色,缺乏强有力的商业背书,可能也就无法突破这些隐形的屏障。

看似公正的奖项,往往被利益和权力所操控,这也没办法,毕竟听歌的可能有几亿、十几亿人,但是打分的,就那么几个人。

所以,我们今天不说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就单纯聊一聊刀郎的音乐。

说到刀郎的《罗刹海市》,这首歌的问世,简直就是他重生的象征。

歌名听起来有点神秘,旋律却又充满了动力,那种无法抗拒的节奏感,配合刀郎特有的沙哑嗓音,瞬间让人产生共鸣。

你知道,一首歌能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那就说明它有着独特的魔力。

《罗刹海市》无疑带来了这样的魔力,它让刀郎找回了属于他的舞台,也让音乐爱好者重新感受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

刀郎的粉丝,几乎是跨越了所有年龄和背景的群体。从年轻的00后到步入老年的人群,从都市白领到乡村农民,刀郎的歌迷遍布各地,种类繁多。

哦对,当初刀郎的澳门音乐会,“赌王”四姨太也去听了,还表示自己是刀郎多年的老粉。

言归正传,记得2004年,当刀郎发布《2002年的第一场雪》时,专辑的销量一举突破了270万张,简直是个“音乐奇迹”。

当时没有什么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明星效应的加持,仅凭着这张专辑的音乐质量和刀郎本人的影响力,就征服了无数听众。

这份销量,不仅仅代表着刀郎的音乐触达了多么广泛的群体,它更是一种无声的回应。

面对所有那些质疑、嘲笑的声音,这270万张专辑给出的答案,是最有力的反击。

因为真正的“权威”,不是某些自封的专家或是音乐评论家的眼光,而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刀郎的成功,恰恰是由这些最真实的听众推动,他们的喜爱才是他一路走来的最大动力。

2024年,刀郎的巡回演唱会堪称盛况空前。线上观看人数竟然突破了5300万,线下每一场演唱会都座无虚席,甚至让刀郎的家乡成为了旅游的热点。

这场从线上到线下的爆发,证明了刀郎的音乐不仅仅是成功复出,更是已经跨越了地域、文化和年龄的界限,成为了全民热爱的文化现象。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北京站的演唱会。刀郎站在舞台上,身形不再年轻,但那份热情依然如火。他的小碎步加上那略带戏谑的笑容,瞬间将全场的气氛点燃。

观众们的热情高涨,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舞动,台下的合唱声几乎盖过了音响,那种音乐的氛围让人如痴如醉。

这不光是刀郎的魅力,这是音乐的魅力。它超越了年龄、超越了背景,超越了地域,甚至超越了语言的隔阂。

刀郎做的,不仅仅是唱歌,更是用音乐为人们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共鸣的天地。

正如那些聚集在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无论他们的年纪、职业,大家都因为刀郎的歌而聚在一起,分享属于他们的独特记忆。

在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音乐不只是娱乐,它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一问题,今天的娱乐圈,已经变成了充斥着流量和颜值的表演,这种情况,也该变变了吧?

走到今天,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出现,他们或许唱歌跑调,演技尴尬,但凭借一张漂亮的脸蛋,便可以轻松赚得热度与粉丝,收割了不少眼球。

那些“颜值即正义”的明星,可能就凭借一张脸就能拿到商业代言,走红毯,通过包装和炒作登上了娱乐圈的顶端。

但要说到作品,他们就只有“口水歌”和千篇一律的偶像剧,真正让人记住的少之又少。问题的根源,我认为正是在于娱乐圈的“职业道德”缺失。

作为一名歌手,演员,最起码的责任是依靠自己的才华去感动观众,而不是通过话题制造和绯闻炒作让自己成为焦点。

这个行业,不应该是“流量至上”的市场,更不应该由那些花瓶式的偶像主导。否则,真正的艺术和创造力将无处容身。

就如同今天,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明星的私生活,而非他们的作品,更多人关心的是他们的外表,而非他们的内涵。

如此下去,娱乐圈的发展继续偏离正轨,短期内可能会有更多的娱乐性事件吸引眼球,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基础注定不稳。

最直观的感受,应该就是现在大家对于春晚的一个态度。

春晚曾是让无数家庭团聚的夜晚,如今却成了一个充满了自嗨的舞台。记得小时候,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春晚的节目。

它代表着家人间的欢聚,象征着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那个时候,春晚仿佛是年味的主角,每一年的节目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欢乐。

可如今,似乎有点变了味儿。

从节目质量的滑坡,到明星扎堆的“花里胡哨”,春晚的“接地气”气质似乎正在慢慢消失,语言类节目越来越被审查严格,广告植入越来越频繁,创新和突破显得捉襟见肘。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年来,春晚仿佛在自己创造的泡沫世界里愈加陶醉,渐渐忽视了观众最初的期待。

你看,小品吧,已经很久没有给人带来那种捧腹大笑的快感了。

曾经春晚的小品,常常是笑点密集、情感真挚,让人放松又感动。可是近几年,似乎是家长里短的故事多了,强调某种“教育意义”的桥段多了,搞笑的成分几乎荡然无存。

再说那些明星,春晚的明星阵容一届比一届庞大,明星越多,节目却越显得零散杂乱。就像是一场华丽的嘉年华,明星们在舞台上不停换位,而春晚的主线早就丢得无影无踪了。

这种所谓的“豪华阵容”,不过是为了应付观众的期待而拼凑出的效果,却始终没有给观众带来实质性的感动。

春晚不再是那个曾经深刻反映民间风貌、传递节日温情的节目,它仿佛在逐渐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脱节,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举个例子,如果大家喜欢热闹、搞笑的氛围,春晚就应该多呈现一些轻松幽默的节目,让每个人都能开怀大笑。

如果大家喜欢有共鸣、有烟火气的节目,春晚就该多一些接地气的小品和歌舞。

这个话题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识?说白了,不久还是刀郎到底土不土的问题吗?

春晚的未来,不应当是流量和明星的堆砌,而应该回归到文化的深处,回归到每个普通百姓的心中。这样,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蓬勃发展,春晚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全民盛宴。

来源:娱签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