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冬韵盈京阙,杏林论新义。2025年1月16-17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布,迅速获得了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引言:冬韵盈京阙,杏林论新义。2025年1月16-17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布,迅速获得了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1月17日上午,中国肥胖联盟组织召开中国专家研讨会,邀请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报告进行深入解读和广泛研讨。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
中国肥胖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张鹏教授
,从减重外科专家视角解读“临床肥胖症”新定义。
张鹏教授接受医脉通专访
医脉通: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临床肥胖症委员会报告提出了“临床肥胖症”这一新概念,能否请您解读一下这一新概念的具体内涵?张鹏教授:
2025年1月16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发表了关于“临床肥胖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肥胖和内分泌代谢领域医生高度关注的重大事件。
在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中,肥胖症被重新划分为两种类型:临床肥胖前期(Pre-clinical Obesity)和临床肥胖症(Clinical Obesity)。诊断标准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的体质指数(BMI),而是结合了体型指标,其中包括腰围、腰臀比以及腰围-身高比。如果BMI超标且伴有一项体型指标超标,即可诊断为肥胖;或者即使BMI未超标,但若有至少两项体型指标异常,也可诊断为肥胖。
肥胖进一步分为临床肥胖前期和临床肥胖症。临床肥胖前期是指尚未出现由肥胖/体内过多脂肪累积直接导致的疾病或身体功能异常;而临床肥胖症则强调伴有由肥胖直接导致的疾病或身体功能异常。在治疗目标方面,临床肥胖前期着重于“降风险”,防止进展为临床肥胖症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而临床肥胖症的治疗则着重于改善甚至逆转器官功能异常和身体机能异常。
此次定义的特点在于并没有强调脂肪分布,也未提及“超重”这一概念。此外,对于临床肥胖症患者,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中尚未进行进一步的分级。这一重大报告仅是开端,未来国内外医生及相关领域专家可能会围绕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展开多轮讨论和更新,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进展。
医脉通:作为减重外科领域的权威专家,您认为减重外科医生面对“临床肥胖症”新概念时,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变,以更好地适应肥胖症治疗的新趋势?张鹏教授:
作为一名专注于肥胖诊疗,尤其是以减重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生,我认为“临床肥胖症”这一新概念将对肥胖的医学诊疗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我们需要思考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和改变:
首先,在治疗指征方面,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往的决策主要基于BMI。然而,随着新定义的提出,我们需重新审视治疗指征。未来,治疗决策不仅要考虑BMI,还需结合肥胖是否直接导致相关疾病以及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未来,我们需要更多临床证据来支持针对“临床肥胖症”或“临床肥胖前期”的治疗决策。
其次,对于治疗结局的评价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以往,我们通常以体重减轻、疾病缓解或逆转为目标,但未来我们需要更清晰地定义肥胖治疗的终点。例如,“缓解”(remission)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明确肥胖治疗的达标标准,以确保治疗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新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提出对整个肥胖诊疗体系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一方面,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肥胖的本质,这是“临床肥胖症”定义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厘清哪些疾病是由肥胖直接导致的“并发症”,哪些是与肥胖相关的“共病”,以便更精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新概念的提出对从事肥胖诊疗的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和理解新定义和诊断标准,将其融入到日常诊疗实践中。
专家简介
张鹏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减重与代谢外科 副主任
北京市减重与代谢外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代谢与减重外科 专科培训
上海市浦江人才
《国家卫健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编委会执行主任委员
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分型在极端肥胖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减重与代谢外科专委会 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肥胖和营养代谢协作组 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代谢外科专家工作组 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与肥胖外科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代谢外科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医师分会 会长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成员(FACS)
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ASMBS)常委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