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找矿足迹,上至海拔5700米矿区,下至千米深井 | 地质足迹印山川

摘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果。

“看过100个矿床之前,不要说你懂矿床。”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获得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谢玉玲总是这样告诉她的学生。她说:“地质学是一个需要观察的学科,除了学习基础理论,还必须到野外一线实地多观察,见多才能识广。”

谢玉玲在川西研究稀土矿床。

作为一名女地质工作者,谢玉玲长期带领学生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进行科研工作。她曾在海拔5500米的驱龙矿区填过图、海拔5700米的扎西康矿区采过样,走过需要徒手攀岩的路,经历过在滑坡滚石下穿行的险境。她还在白云鄂博体验过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下过40摄氏度的千米深井,在牦牛坪矿区亲眼见过掀翻屋顶的大风。这些经历,丝毫没有影响她对野外地质工作的热爱。而她对地质工作的这份执着与热爱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并引领他们走上了地质找矿和科研之路。

从数学梦到地质梦

“老师,您当时为什么要学地质?”听到这样的问题,谢玉玲会骄傲地回答:“不是我选择了地质,而是地质选择了我。”

1981年,高考成绩优异、怀揣数学家梦想的谢玉玲收到了武汉地质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后来才知道,这个填来凑数的第五志愿,在当年有优先录取资格。刚入学时,她对地质行业的印象大多来自《李四光》《年青的一代》等电影。影片中,李四光和萧继业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对地质事业的痴迷让她深受感动,从而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也希望如先辈那样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随着学习的深入,谢玉玲越来越被地质学吸引。现在,她对地质学的热爱远远超过了数学,甚至为当初入学时“命运的选择”而感到幸运。她常对学生说:“地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地质过程是一个 n元 n次方程,而且我们并不知道这个 n是几。我们所了解的地质过程,都是在当时认识水平下的一个抽象和简化。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认识会逐渐趋向于真实的地质过程,但很难百分百地还原它们。充满未知和挑战正是地质学的迷人之处。”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道授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首要任务。

1985年,大学毕业的谢玉玲被分配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刚参加工作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实验员,大多数时间都是跟标本和显微镜打交道。“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为我打下了良好的显微岩矿相功底,也为今后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谢玉玲说,在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研究中能取得一些创新认识,主要得益于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发现。

1995年~1999年,谢玉玲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得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岗位也从实验系列转到了教学科研系列。

为了把课上好,她总是对教学内容、教学课件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年代,找张漂亮的矿物照片并不容易。为了丰富课件的内容,她跑石材市场、扫描宝玉石杂志收集教学素材,还自己动手做过地质动画;为了控制语速,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坚持跟着电视里的主持人复述新闻。

工作至今,她先后主讲了“地质学与矿物学”“地质学基础”“工艺矿物学”“矿相学”“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等10余门本科生、研究生核心课程和多门选修课程。由于教学效果突出,她获得了包括本科生教学优秀、研究生教学优秀、优秀课件等各种校级教学奖励十余项。她主讲的“地质学与矿物学”本科生课程曾获得北京科技大学课堂教学评比第一名,并于2007年获评北京市精品课程。

课程内容需要紧跟学科发展,教材和课件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在,谢玉玲参编的《地质学》教材被列为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并被国内多家高校选为矿业类专业的地质学课程教材;她参与的“矿业类专业地质学教材建设”项目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谢玉玲团队近年来在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还被收入了最近出版的《矿石学》教材中。

探索稀土成矿的奥秘

2003年之前,谢玉玲主要从事金矿床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第一次接触碳酸岩和稀土矿床是在2003年冬天。那是她第一次去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床出野外。

在牦牛坪稀土矿床的萤石中,她第一次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非常富硫酸盐的熔流体包裹体。作为流体包裹体方面的专家,富硫酸盐流体体系的发现颠覆了她以往的认知。此后,她开始潜心于与这种独特包裹体和碳酸岩有关的稀土成矿作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创新认识。她率先提出,与碳酸岩稀土成矿有关的流体为富硫酸盐流体体系,显著区别于其他岩浆流体体系。这一发现也使富硫酸盐流体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业内的一个研究新热点。另外,基于熔体包裹体和矿物学新证据,她还在内蒙古赤峰地区识别出了一处晚元古代的碳酸岩,为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研究稀土成矿奥秘。

因为在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研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谢玉玲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两次受国际著名学术组织“经济地质学会(SEG)”邀请,为其旗下的《Reviews in Economic Geol-ogy(经济地质综述)》和《Society of Economic Geology special publication(经济地质学会特刊)》撰写稀土矿床的综述论文,受到国际矿床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与碳酸岩型稀土成矿有关的富硫酸盐热液体系的发现,颠覆了业内以往的认知。但自然体系中高温的富硫酸盐流体如何形成?其在稀土成矿过程中又扮演了何种角色?这些仍是未解之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支持下,谢玉玲带领团队在前期的包裹体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实验与热力学模拟。研究发现,在石英存在的条件下,硫酸盐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熔融,其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完全不同于不含二氧化硅体系的硫酸盐逆溶解度行为。这一发现,合理解释了自然界高温富硫酸盐流体的成因。

另外,包裹体和实验与热力学模拟结果还表明,稀土可以硫酸根配合物的形式高效迁移,流体演化过程中的硫酸盐熔体与水流体的不混溶可以造成流体中硫酸根含量的快速降低,并诱发稀土的大规模沉淀。

这一认识丰富和深化了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成矿理论,也为后续的高温硫酸盐流体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以成矿理论指导地质找矿

除稀土矿床外,谢玉玲还带领团队对内蒙古、安徽、浙江、西藏等地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云英岩型钨矿床、矽卡岩型铁—铅锌矿床、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斑岩钼(钨)—热液型铅锌成矿系统的新认识,并建立了相应的找矿模型。

谢玉玲(右)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出野外。

这些成矿模型和找矿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地质勘查,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2014年,她带领团队首次在内蒙古东乌旗达赛脱矿区的空白带发现了一条规模很大的伊利石化带,并认为其深部有铅锌的成矿潜力。后来,勘查单位在她圈定的找矿靶区内成功发现了5号主矿体,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斑岩钼(钨)—热液型铅锌成矿系统的找矿模型还成功应用于内蒙古白音呼布铅锌(银)矿、呼伦贝尔铅锌(银)矿、西藏扎西康铅锌矿等的找矿勘查中,相关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

谢玉玲在内蒙古东乌旗地区进行野外工作。

近年来,谢玉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专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深地专项等各类项目20余项,在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斑岩型钼矿床及热液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矿质迁移沉淀机制、成矿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认识。

执教几十年来,谢玉玲培养出了一大批活跃在地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博士和硕士,为我国的地质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要做一名合格的地质人,我们不仅要拥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还要怀抱执着的创新意识,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对李四光等地质先辈们的科学家精神最好的传承。”她的学生说,跟着谢玉玲老师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赵玲玲

文字编辑:王瑜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

来源:i自然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