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奔跑的AI企业,人工智能迎来应用时代

360影视 2025-01-27 13:29 2

摘要:居然是一家成立没多久的AI创企“月之暗面”,以及它的Kimi。

如果说2023年,是人工智能起飞的一年,

那么2024年,就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年。

在国内,不论是大厂还是创企,今年的AI关键词只有一个:

跑量!

就连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多次对外界表态:“卷模型不如卷应用。”

围绕模型层的“参数之争”已逐步演化为“争夺用户”的应用层之争,

俗话说得好嘛,是骡子是马,出来遛一遛。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跑出圈的Killer App,

居然是一家成立没多久的AI创企“月之暗面”,以及它的Kimi。

作为一款“AI搜索”产品,Kimi的定位非常精准,

主打的就是帮用户搜索信息,帮用户写长文本,

作为一款纯粹的“生产力工具”,Kimi非常贴近国内用户对于AI的需求,

什么算力,什么数据都是虚的,

能帮我干活,能帮我摸鱼的AI,就是好的AI。

吃到第一波“AI落地”福利的Kimi,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估值飙升至30亿美元。

还从二级市场火到了一级市场,带动了一批“Kimi概念股”的大涨。

Kimi的成功也验证了AI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只要你路径够直接,能力够高效,哪怕没有大厂背景,也总有人爱你!

AI落地不仅仅只是“软着陆”,硬件也得跟上。

AR眼镜作为人体距离最近的第一设接入口,逐渐成为AI落地的最佳载体。

在AI的带动下,不论是国外的苹果、Meta,还是国内的百度、小米,

都一一加入到这场“百镜大战”之中。

我在上个月还实地体验过Rokid Glasses,不得不说,非常有科技感,

它会翻译、会识别物体、会帮你问答搜索,

感觉戴上AR眼镜之后,就像是来到了科技电影的现场,

它就是你随身携带的“贾维斯”。

在2024年,市场已经有超过50款AI眼镜亮相,

虽然整个AR赛道,火热到滚烫,但还没有跑出来一个绝对的头部,

交互范式还未定型,用户习惯白纸一张,每一天都有无穷多的可能性。

当然,市场是属于C端的,同样也是属于B端的,但是归根结底,跑出量的,才是对的。

2024年最让人惊喜的B端AI,莫过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Qwen,

在国外多个权威大模型榜单中,Qwen均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用实力惊艳了世界。

在最新版本Qwen2.5开源大模型,史无前例的推出了7个尺寸,

从最大的72B,到最小的0.5B,

大到服务器主机,小到眼镜和耳机,都能装载通义千问。

以小见大,广然后深,

在现代人工智能领域的璀璨群星中,必将闪耀出中国开源大模型的风采。

说完了中国AI公司在2024年取得的成就,接下来不得不提,中国AI目前面临的困境:

那就是美国不断加码的技术封锁,AI已经成为中美科技竞赛的核心冲突。

22年10月、23年10月、24年3月、24年12月,

美国已经连续四次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进行管制,

试图阻止中国获得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和AI技术。

在这个不断升级的高压之下,在2024年,

还有一群意想不到的公司,成为AI主力军,加入到了这场科技竞赛之中,

那就是杭州的AI企业们。

一家名叫幻方量化的AI公司,把AI训练成本直接打下来 99%,

一家叫宇树的机器人公司,抢先一步完成四足机器人的量产落地,

还有一家无晶圆厂,Nano Labs,成功研发出基于ASIC架构的FPU3.0芯片,

它家ASIC芯片水平,已达到英伟达同类产品的7-8倍。

没想到吧?

一直将中国大模型视为“廉价替代品”的美国企业,在他们引以为傲的AI领域上,被中国杭州的企业们先拔头筹,用技术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

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四小龙”“六小龙”,

杭州也有本土的“AI三支柱”。

24年,稳中求破;

25年,定会再攀高峰!

我相信,在这场AI科技竞赛中,胜利终将会属于我们!

本文源自锌财经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