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罗翔力荐:值得读的20本好书

摘要:罗翔老师,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知道他,是通过B站上的法考视频,“法外狂徒张三”等热梗频出。除此之外,罗翔老师不断在各大平台为大家分享书单,让我们看到“一个法律人的阅读世界”。

罗翔老师,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知道他,是通过B站上的法考视频,“法外狂徒张三”等热梗频出。除此之外,罗翔老师不断在各大平台为大家分享书单,让我们看到“一个法律人的阅读世界”。

提到读书的意义,他曾说:

“更重要的一种读书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因为只有这种非功利性的读书,你才能抵制成功主义的读书,你才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定,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

我搜罗了全网“罗翔书单”,特意为大家挑选20本好书,涵盖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历史、经典文学等等,希望你能在书籍中营造世界、理解世界、超越世界。

01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杰出对话录,全面涵盖了其思想体系的诸多方面,如哲学、伦理、教育、文艺及政治等,其核心议题则聚焦于对理想国家形态的深入探讨。在这部对话录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物的精彩对话,精妙地构想了一个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政体——那便是公正至上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乌托邦思想的滥觞。

在他所描绘的理想国度中,统治者非哲学家莫属。柏拉图坚信,现存的所有政治形态均存在瑕疵,而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让哲学家执掌政权。唯有真正的哲学家,方能引领城邦走出危机,迈向光明。这一坚定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基石。

在柏拉图的眼中,“哲学家”一词承载着独特的内涵。他视哲学家为最高尚、最具学识的群体,而由这些贤人所构建的贤人政体,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政治形态。因此,他主张唯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方能成就最完美的国家典范。这个国家,如同高悬于天际的模范,引领着人们向往更加美好的未来。

02

1984年,当《被淹没与被拯救的》首次面世时,距那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已悄然过去四十余载。岁月流转间,物证渐被销毁,记忆也日渐模糊;有人选择刻意回避那段历史,更有人顽固地拒绝承认其存在。而莱维撰写此书,正是为了铭记与见证那段沉痛的历史,以期人类能够从中汲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在这部著作中,莱维以极其冷静且深刻的笔触,剖析了集中营及其后续岁月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人类记忆的脆弱与欺骗性、纳粹对囚犯意志的残酷摧毁手段、集中营内部那套独特的语言体系,以及暴力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本质。同时,身为幸存者的他,怀揣着难以言喻的羞耻感与罪恶感,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那看似分明的界限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勇敢地踏入道德的灰色地带,对人性的种种缺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力图还原那个极端环境下错综复杂、令人震撼的真相与事实。

03

大学文凭真的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吗?薪资丰厚的职业,就必然对社会有着更大的贡献吗?一个宣扬“努力即成功”的社会,就真的是公正无偏的吗?

当“美国梦”的光环逐渐褪色,平等的幻象导致胜利者的傲慢与失败者的愤懑交织,当不同立场的人们愈发难以相互倾听与理解,跟随桑德尔的脚步,在《精英的傲慢》一书中重新审视教育的真谛、工作的价值以及成功的内涵,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与个体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旅。

曾几何时,社会向我们许下承诺:“只要努力,成功就在前方。”这背后的逻辑是,在公平竞争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均等的机会,优胜者自然应当获得应有的奖赏。这便是“美国梦”所描绘的理想蓝图,也是多数现代社会所推崇的优绩至上伦理的核心理念。

然而,桑德尔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曾经激励无数追梦人勇往直前的“美国梦”,实则成为了今日美国社会分裂的祸根。这种表面上的公平成功观,不仅滋生了精英阶层的傲慢,也加剧了底层民众的怨恨情绪。成功者们往往将自身的成就归功于个人的不懈努力,却忽视了时势与运气的助力,对那些境遇不如自己、条件不如自己的人视而不见。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性,加剧了阶级矛盾,侵蚀了民主政治的根基,最终为民粹主义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面对优绩主义的霸权地位,桑德尔呼吁每一位公民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否共同追求一种公共利益?我们彼此之间又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与义务?他引领我们从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如何赋予每一份工作应有的价值与尊严,以及重新审视成功的真正意义这三个维度展开深刻的思辨。同时,他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之心,珍惜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积极探讨更加有利于社会公正的措施与路径,共同迈向一个更少怨恨、更多包容与和谐的公共生活。

04

本书堪称一部对“公共知识分子”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的社会学名著,同时也是研究当代思想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它从观念、经济、社会结构、媒体传播、法律制度以及战争等六大维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知识分子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舆论导向角色。在众多重大社会议题的决策过程中,知识分子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往往对官方政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较于以往,当代知识分子不仅其影响力更为显著,而且他们施加影响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不再仅仅通过直接塑造执政者的观点或引导其行动来左右事件走向,而是更多地通过影响民主社会中执政者行动的多种方式,进而塑造公共舆论,最终间接地影响事件的发展轨迹。无论执政者是否完全接纳知识分子的具体构想或决策建议,这种由知识分子所引发的舆论影响力都会得以体现。

《知识分子与社会》一书,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与现实案例,深入剖析了知识分子如何成为引发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揭示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诱发因素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后果。这部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审视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独特视角,也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素材。

05

在苏格兰的广袤土地上,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以其英勇无畏的战绩,为国家平定了叛乱并抵御了外敌的入侵,凯旋而归。然而,在归途中,他偶遇三位神秘的女巫。这些女巫以预言和隐晦的言辞,向他揭示了一个惊人的未来:他将被册封为王,但他的王位却将后继无人,因为真正的王位继承人,将是他的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

麦克白,这位本已功勋卓著的英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对权力的无尽渴望。在妻子冷酷无情的怂恿下,他逐渐被野心吞噬,走上了弑君篡位的黑暗道路。为了掩盖罪行并稳固自己的王位,他不惜一切代价,相继除掉了邓肯的忠诚侍卫、无辜的班柯将军,以及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孩子们,双手沾满了鲜血。

随着罪行的累积,恐惧与猜疑如同阴影般笼罩在麦克白的心头,使他变得愈发孤僻与冷酷。而麦克白夫人的精神也在罪恶的侵蚀下逐渐崩溃,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无疑给麦克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绝境中,麦克白不得不面对邓肯之子与英格兰援军的联合围攻。在这场殊死搏斗中,他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为他的野心与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06

本书是探究法国大革命的权威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海量历史资料,生动展现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书中不仅详尽阐述了大革命所具备的开创性特质与决裂性变革,同时深刻剖析了其背后的历史连续性,有力论证了大革命作为长期历史演进必然产物的观点。

此外,本书对法国大革命以来历史进程中的反复性现象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且富有启发性的视角。对于所有对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必读佳作,它将引领您穿越时空的迷雾,深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历史背后的真相与规律。

07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与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称为“启蒙运动三书”,共同照亮了人类思想的璀璨星空。其中,“一切拥有权力者,皆会滥权”的深刻洞察,不仅为权力制衡的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成为了“三权分立”学说的重要先声。而“万物皆有法”的阐述,则如一股清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让法治的精神深入人心。这部充满睿智与深邃思考的著作,不仅位列“启蒙运动三书”之列,更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大经典名著”之一,其地位之显赫,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孟德斯鸠生活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法国,这是一个君主专制统治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当时,统治阶层对国民的残酷压榨,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加之长期战乱频仍,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国民的负担愈发沉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治与经济危机交织在一起,社会动荡不安。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浪潮在法国迅速崛起,工商资本群体的利益与专制权贵的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革命的曙光已隐约可见。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艺复兴运动”的持续深入,为思想领域的解放和学术理论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孟德斯鸠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哲学主张。他早年的著作《波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因论》,便已初步展现了他的思想锋芒。而同期英国新兴资本阶层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以及“光荣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更是对孟德斯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1728年起,孟德斯鸠踏上了横跨欧洲的学术之旅,他亲临奥、匈、意、德、荷、英等国,深入考察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及文化现状,为《论法的精神》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1731年回国后,他潜心创作,终于在1748年在日内瓦推出了这部旷世巨著。然而,由于其思想过于前卫,触动了当权者的敏感神经,《论法的精神》在1751年被列为禁书。但即便如此,它的光芒却从未被掩盖,反而更加璀璨地照耀着人类思想的天空。

08

《悲惨世界》是19世纪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杰作,被誉为其“命运三部曲”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中推荐的课外阅读必读名著。这部作品不仅代表了雨果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向世人展现了一幅跨越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的法国近代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壮丽画卷。

在这部鸿篇巨著中,雨果以深刻的笔触,揭露并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种种罪恶。他通过描绘冉阿让等人物的悲惨遭遇,以及让·瓦尔在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所做出的感人至深的事迹,生动展现了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他们遭受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的深切同情与悲悯。

《悲惨世界》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作品中饱含着雨果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信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使得《悲惨世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和“人性向善的精神史诗”。

此外,这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巧妙地融合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手法,成为两者相结合的典范。雨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这部不朽的文学遗产,让人们在品味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刻反思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未来。

09

《麦田里的守望者》自问世以来,便在国内青少年中引发了巨大的共鸣与热潮。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触动了年轻读者的心灵,使他们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一时间,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可见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学生们——他们身着风衣,倒戴红色猎人帽,言谈举止间无不透露出对霍尔顿的崇拜与模仿。这种现象在1960年代初期尤为显著,每当外国学者与美国学生谈及文学,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提及《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部小说之所以备受推崇,不仅在于其创新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口吻叙述全书,更在于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在物质充裕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强调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指出它往往比物质生活更加关键。

小说的主人公,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反英雄形象。他出身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却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不满与反叛。学校和家庭对他的期望是出人头地,但他却对谈女人、酒和性的校园生活感到厌倦。他无法融入这个虚伪的成人世界,对功课毫无兴趣,因此屡屡受到惩罚。当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选择了逃离,独自在纽约城中游荡,体验着孤独与迷茫。

在这段流浪的日子里,霍尔顿经历了种种堕落与挣扎。他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试图在放纵中寻找解脱。然而,他的内心却始终充满了苦闷与矛盾。他渴望逃离这个虚伪的世界,去寻找那份纯洁与真理。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最终让他陷入了精神的崩溃,躺倒在了精神病院里。

霍尔顿的故事,是无数青少年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他们渴望成长,却又害怕面对现实的残酷;他们追求自由,却又被种种束缚所困。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青少年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10

在战争、股灾、经济危机的交织冲击下,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死亡、名利、事业、爱情、生活……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在时代的洪流中却显得异常沉重。正如智者所言,“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所以得救之道是困难的。”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西西弗推石文化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刀锋”为喻,深刻剖析了欲望与精神的危机,引领我们重新探寻“生”的热情与意义。

拉里·达雷尔,这位在一战中亲眼目睹好友为自己牺牲的战士,深受死亡残酷的震撼。他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探索“生”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但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与残酷,我们也要勇敢地越过那道锋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得救之道。

而伊莎贝尔,她虽然嫁给了富有的格雷,享受着物质的丰盈与宠爱,但内心的隐痛与激情却从未平息。她深知自己并不真正爱格雷,但却在名利与爱情之间徘徊不定。她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也让我们思考: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与追求?

艾略特则是一个典型的社交名利场中的人。他的一生都沉浸在喧嚣与热闹之中,追求着名利与地位。然而,当他发现“只要见不到你的身影,你就会被人忘掉”时,才恍然大悟: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跟随作家毛姆的笔触,我们仿佛置身于时代与人生的洪流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与挣扎,也看到了他们如何越过那道锋刃,寻求得救之道。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剖析,更是一部关于生命、爱情、名利与信仰的哲学思考。它让我们明白: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就一定能够越过那道锋刃,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与希望。

11

《复活》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倾尽心血创作的长篇巨著,堪称其一生思想与艺术的巅峰之作。这部小说不仅通过女主人公马斯洛娃的悲惨遭遇,以及她在监狱中与其他“囚犯”所蒙受的不白之冤,深刻揭示了沙皇统治下法律、法庭、监狱、官吏乃至整个国家机构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与剥削,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俄国农民在革命浪潮中复杂而矛盾的心路历程。

托尔斯泰以精湛的笔触,刻画了马斯洛娃从纯真少女堕落为风尘女子,再因冤案被囚禁,最终在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走向复活的悲壮历程。她的命运变迁,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俄国社会黑暗与腐败的缩影。同时,小说中的监狱场景,更是对沙皇统治下司法制度残酷无情的直接控诉。托尔斯泰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囚犯们的苦难与绝望,以及他们对自由与正义的渴望。

此外,《复活》还深刻揭示了俄国农民在革命中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他们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与剥削,生活困苦不堪;另一方面,在革命的浪潮中,他们又面临着思想上的困惑与选择上的挣扎。这种矛盾状态,不仅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复杂性,也折射出俄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刻矛盾与冲突。

总的来说,《复活》不仅是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爱情、信仰与救赎的深刻思考。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激励着无数读者去追求真理、正义与自由。

12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首版推出的力作,这部作品深刻地剖析了电视时代对公众话语乃至整个文化生态的深远影响。在电视的蓬勃发展下,原本严肃的政治议题、宗教教义、教育内容、体育赛事、商业广告,乃至所有公共领域的话题,都逐渐被娱乐化的包装所裹挟,进而演变成一种泛娱乐的文化精神。这种转变悄然无声,以至于人类在不自觉中沦为了娱乐的附庸,甚至乐此不疲,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最终,这种娱乐化的趋势导致我们似乎正走向一个“娱乐至死”的境地。

波兹曼在书中引用了两位文学巨匠的预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警示人们,未来人类可能会遭受外来势力的压迫,从而失去宝贵的自由。而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更为隐忧的预测:人们将会沉迷于工业技术所带来的娱乐和文化盛宴,以至于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娱乐至死》的核心论点在于,它提醒我们,真正可能成为现实的并非是奥威尔所描绘的那种外来的压迫,而是赫胥黎所担忧的娱乐化陷阱。换言之,毁掉我们的并非那些我们深恶痛绝的事物,反而正是那些我们热爱、沉迷其中的娱乐元素。波兹曼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对当代社会娱乐化倾向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警醒,它告诫我们要警惕娱乐的过度泛滥,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以免在娱乐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沦为“娱乐至死”的牺牲品。

13

《走出唯一真理观》是陈嘉映先生精心选编的一部作品,囊括了他在2007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演讲、访谈以及评论文章。这部作品集不仅展现了陈先生深厚的哲学底蕴,更体现了他对于哲学多元性与开放性的深刻理解。

在书中,陈嘉映先生反复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世界上存在多种多样的“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道的多样性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他指出,哲学的核心任务并非去寻找那个唯一的、绝对的真理体系,而是去探索和理解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是如何相互呼应、交流乃至斗争的。这种对哲学任务的重新定义,无疑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一次深刻挑战。在陈先生看来,如果坚持认为哲学就是追求唯一真理的体系,那么哲学就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命力和活力,可以说“哲学已经死了”。

陈嘉映先生进一步阐述道,现代哲学,尤其是当今时代的哲学,已经不再是那种宣教式的、由上智向下愚传授知识的模式。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促使每个人去思考、去理解,首先是为了自己能够明白,而不是仅仅为了让别人明白。这种对哲学功能的重新诠释,凸显了哲学作为个体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工具的重要性。

在书的结尾,陈嘉映先生表达了个人的哲学追求:“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这句话不仅是对他个人哲学态度的总结,也是对所有热爱哲学、渴望探索真理的人们的诚挚邀请。他鼓励大家勇敢地走出唯一真理观的束缚,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哲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共同在思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4

《人生哲思录》是周国平先生的一部力作,此书精心挑选了其最具代表性且言简意赅的文字,巧妙地将它们编织成122个深刻的主题。这部作品以语录这一独特而精炼的形式,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周国平先生的哲学造诣与人生洞见。

在这部书中,周国平先生以哲学家的敏锐视角和深邃思考,对人生中的诸多核心议题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探讨。从生死这一宏大的哲学命题,到日常中的苦乐感受;从两性关系的微妙与复杂,到爱的本质与真谛;从对美的追求与领悟,到孤独这一人类共有情感的剖析;从艺术的魅力与价值,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从世态的炎凉与温暖,到友谊的珍贵与难得;从亲子关系的维系与培养,到信仰的力量与意义;从职业的选择与坚守,到读书与写作的乐趣与启迪……人生中的方方面面,无论大小,周国平先生都以他那颗充满智慧与哲思的心,为我们一一解答,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思考与感悟的世界。

《人生哲思录》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人生指南。它教会我们以哲学的视角去审视人生,以智慧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仿佛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着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这些文字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方向,在思考与感悟中不断成长。

15

《无法直面的人生》是一部对鲁迅思想进行深度剖析的传记作品,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知识界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打破了以往启蒙话语对鲁迅的单一解读,转而回归到“鲁迅本身”,从更为个人化、心理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和理解这位文学巨匠。

作者以鲁迅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演变为线索,巧妙地围绕鲁迅三次努力抵抗自己内心的“鬼气”和“绝望”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叙述。通过细腻而深入的刻画,作者将鲁迅思想气质中的复杂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包括他的怀疑精神、内心矛盾、阴郁情绪乃至深藏的黑暗面。这种刻画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鲁迅,也让人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解释为何如此理解鲁迅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深刻见解。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打破将鲁迅神化、圣化的倾向,转而以更加多元、复杂的情感去感知和理解这位伟人。作者认为,对鲁迅的情感不应仅仅停留在敬仰和热爱上,更应包含理解、共鸣,甚至同情和悲哀。因为鲁迅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也是时代的,更是人类共有的。

此外,作者还强调,通过展现鲁迅的生活复杂性和艰难性,他更希望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生活的本质就是复杂而艰难的,无论是鲁迅还是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避免这种复杂性和艰难性。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理解他人,也包括去理解那个曾经让我们无法直面的鲁迅。

16

《忏悔录》是古罗马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著作中传诵最广的作品。这本书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还以其细腻的文笔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晚期拉丁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并被视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全书共分为十三卷,从内容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卷一至卷九):这一部分详细记述了奥古斯丁从出生到他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这一段人生历史。在这部分中,奥古斯丁坦诚地记录了自己年少轻狂、放荡不羁的经历,包括他童年时代的罪恶、少年时期的罪行、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教书生涯的过错,以及他逐渐从迷途中返航,最终皈依基督教的思想转变过程。

第二部分(卷十至卷十三):这部分则主要讲述了奥古斯丁在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包括他著书时的思想状态,以及对《旧约圣经》的诠释和对天主的颂歌。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不仅展现了自己深刻的哲学思考,还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他通过细腻的文笔和生动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转变。这本书不仅是奥古斯丁个人的自传,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信仰和自我救赎的哲学巨著。

此外,根据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弗里德曼的评价,《忏悔录》是奥古斯丁内心的审视,这种审视既是理智上的,也是情感上的。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忏悔录》在哲学和文学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了西方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经典。

总的来说,《忏悔录》是奥古斯丁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展示了奥古斯丁个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转变,更以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精湛的文学表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

《苏格拉底的申辩》不仅是柏拉图笔下的一篇经典文献,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公元前399年,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因被指控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神祇并败坏青年而遭受传讯,最终在500人陪审团的裁决下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与耶稣之死并列,为西方文明奠定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的悲剧性结局,则因其深刻的哲学意义,成为了西方哲学史上不可磨灭的核心事件。

本书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每一部分都独具特色,共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全面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首先,北京大学吴飞教授的希腊文翻译及详尽注释,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准确、易懂的文本基础。吴教授的翻译不仅忠实于原著,更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同时,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注释部分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文本中的暗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意蕴以及哲学思想。

其次,吴飞教授为中文译本所写的导言,如同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将《苏格拉底的申辩》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中。通过导言,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篇经典文本的历史渊源、文化土壤以及哲学背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最后,也是本书最为重要的部分,即吴飞教授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出发,对《苏格拉底的申辩》进行的深入解读和思考。吴教授不仅剖析了文本中的哲学思想,更将其与现实处境相结合,探讨了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解读不仅是对原著的深刻阐释,更是中国学者自觉运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回归中国自身问题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吴教授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哲学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哲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思考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苏格拉底的申辩》不仅是一篇哲学经典,更是一部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哲学对话。本书通过吴飞教授的精心翻译、深入解读和独立思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立体的阅读体验,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苏格拉底的悲剧性命运中,感受到哲学的力量与魅力。

18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阅读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阅读技巧的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引领读者深入理解阅读本质、提升阅读能力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初版于1940年问世,后在1972年进行了大幅的增订和改写,使得其内容更加完善、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

书的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一本书比作一个有着自己骨架的实体。在这个比喻中,书的“肌肉”代表着书中的具体内容,如故事、论述等;而“衣服”则象征着书的封面、装帧等外在形式。但最为关键的是那套隐藏在“肌肉”和“衣服”之下的“骨架”,它代表着一本书的核心结构、主旨和思想。作为读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像医生使用X光机一样,透视这本书的表象,找到并理解其内在的“骨架”。

对于初探阅读领域的人来说,《如何阅读一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指南。它不仅能够教会你如何更有效地阅读,还能够帮助你避免在阅读过程中走弯路、浪费时间。书中详细阐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技巧,能够帮助读者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而对于已经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能够为你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印证,还能够引领你进入阅读的更高境界。通过反复研读这本书,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更多高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在阅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总的来说,《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热爱阅读、渴望提升阅读能力的人认真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还能够引领你走进一个更加广阔、深邃的阅读世界。

19

约翰·穆勒(1806—1873)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也是十九世纪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功利主义》一书,在伦理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功利主义的经典总结。

《功利主义》一书不仅是对功利主义理论的全面总结和深入阐述,也是伦理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西方社会科学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基础。同时,这本书也为我们理解穆勒的哲学思想、经济学观点以及他对社会改革的看法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及穆勒哲学思想的读者来说,《功利主义》无疑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在阅读过程中,建议读者注意把握穆勒的论证逻辑和核心观点,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探讨。同时,也可以参考其他相关著作和文献,以加深对功利主义及其在现代社会应用的理解。

20

约翰·穆勒的杰作《论自由》在政治哲学乃至整个人文思想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篇幅精悍,却无愧为一部划时代的思想丰碑。此书不仅深化并拓展了自启蒙运动以来对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边界的探索,更是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历经岁月洗礼而魅力不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书中精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的核心要义:在不妨碍他人权益的前提下,个体应享有充分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及个性发展(即行动自由)。这一原则的实现,离不开对政府权力与社会干预边界的明确界定与合理限制,这也正是严复先生——本书首位中文译者,将其精髓概括为“群己权界”的深刻洞察所在。此等深邃思考,对于每一个正在或即将步入现代化进程的国家而言,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指导意义。

来源:笔墨之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