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一段时间,技术热点持续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比如,在Tik Tok引发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的担忧之外,小红书又意外促成了一段中美网友的隔空友谊,DeepSeek则在美国引爆了一次威力强大的“核弹”,其冲击波还在扩散。
近一段时间,技术热点持续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比如,在Tik Tok引发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的担忧之外,小红书又意外促成了一段中美网友的隔空友谊,DeepSeek则在美国引爆了一次威力强大的“核弹”,其冲击波还在扩散。
高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来到舞台中央。刚刚结束的春晚又不失时机地加入了机器人表演环节,激起了普通百姓的极大兴趣。这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积极的事情,它会让人们在经济社会之外,更为关注中性的、前瞻的技术趋势,也有利于化解经济就业不景气形势下的消极情绪。
作为网络舆论和社会心态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我梳理了近期的一些思考,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民营经济”成为护国神器
“民营经济”对于表达本文的意思,并非精准的用词。但是思想和语言之间一直关系紧张,思想是丰富的,语言是贫瘠的,以贫瘠表达丰富,会导致词不达意。我在这里使用的“民营经济”,是想更多地谈谈“人的解放”。
我们会发现在美国引发震动的东西,比如Tik Tok、小红书、deepseek等技术,无一例外都是民营经济研发的产品,并通过市场放大了影响力,从而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他们出海的成功,将使得美国人慢慢改变观念,不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重提“中国威胁论”,而会以平等的姿态平视中国、正视中国,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反倒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到来。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美之间不仅仅是经济竞争、制度竞争,高科技领域掌握着关键的投票权,谁获得了高科技领域的话语权,谁就能占据优势地位,并在国运竞争中领先一步。在此之前,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美国找到了高科技竞争的新引擎,拜登政府将此视为关键方向,加大了在AI领域的投入,中美在此领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事实上,中国的大多数专业人士都已经接受了落后于美国的现实,甚至开始考虑基于此现实的发展路径。直到此次deepseek的“一声春雷”,震惊了美国人,也让很多中国专家大跌眼镜。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迎头赶上,甚至在视频生成等领域一出现中国领先的苗头”。可以说,中国近期的技术成果和技术表现,正在赢得美国人对于对手的真正尊重。
从诸多类似的科技成果看,民营经济的科技产品占据了显著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在和国企等其它市场主体的比较中,堪称一骑绝尘。
在关于民营经济的诸多描述中,一向有“56789”之说,也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觉得这所有的数字更多源于一个“0”,那就是民营企业是“0形式主义”,没有形式主义的土壤和文化。
国企央企正在成为形式主义的大本营。或者起码是个重灾区。如果不能承认这一点,那么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不愿正视中国社会问题的一种表现。为何人们痛恨形式主义,却在这些大型企业中间形成了如此浓厚的形式主义氛围和形式主义文化?这或许源于权力不正确的运作模式、政治正确的压力等综合因素导致的后果。形式主义正在使得生产生活脱离真正的重心,而滑向赛道边缘的围栏,从而使得比赛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开辟了一条“形式主义赛道”,竞赛谁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多,形式更华丽、口号更响亮。当然,这方面正在改善,我看到一些央企正在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考核指标。
由于民营企业没有形式主义的负担,这产生了社会价值,那就是不再为发展之外的东西耗费宝贵的智慧、精力和资本,一心一意地追求发展。这带来了“人的解放”,也就是个体获得了精神自由和思想自由,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更大的可能性获得创新成果。我们在今天需要将一个事实作为思想成果进行确认,而且要在观念领域进行确认,那就是创新的本质是精神自由。如果精神不自由,那就有了精神桎梏,在精神戴着枷锁的情况下,最大的成果常常不过是回归常识、产生突破的勇气而已,距离创新反倒远了。中国社会的青年群体正在技术领域崛起,个体的解放带来生产力解放,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评价为何从此前的“崩溃论”变成了后来的“威胁论”?其中的关键变量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在今天,无论是在中美竞争的战场,还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民营经济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经济依然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红利有待释放,这需要持续深入地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
这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生产的技术热点,以及美国社会强烈的反响,让我们意识到,舆论宣传、技术追赶、国防重器和意识形态防守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创新性的技术产品却代表了国家的真正实力,在中美竞争中能产生“国运级”的影响力,民营经济在其中的作用有目共睹。民营经济作为“护国神器”,正在展示力量。
二、DeepSeek的出现,将重塑城市竞争的新理念
此次科技黑马deepseek的异军突起,让我们再次关注到了杭州这个城市及其创新土壤,以及长三角的城市竞争的话题。
我们此前曾经担心杭州是个高度“阿里巴巴化”的城市,在很多方面成为被阿里巴巴定制的城市,随着阿里巴巴出现了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杭州作为被深度绑定的城市,会不会也出现发展的风险?但是今天看来,杭州受益于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正在走出风险区域,进入一个创新的新领域,比如陆续跑出了“黑悟空”和deepseek这样的科技黑马。
多年以来,杭州依靠互联网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成为“直播之城”“流量之城”“网红之城”,其实就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资本、产业上下游、人才人口、文化资本、创新理念等纷至沓来,生产力要素富集,出现了网络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形成了较为肥沃的城市创新土壤,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了中国的持续发展,其中运营城市的理念,拉动了土地升值,城市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能级相近的兄弟城市之间的比拼,又部分地构成了中国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随着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正在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龙头,人们开始将目光瞄准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之间的比拼。就以长三角来说,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日益成为区域发展之锚,城市竞争的图景也在他们之间展开。
曾经缺乏存在感的合肥,因为近年来城市产业投资的成功,崛起为明星城市,“合肥模式”一度被认为在土地财政模式步入末路之际,其代表的“产业股权财政”可能会成为可资借鉴的重要路径选择。不过,接下来人们对于合肥模式可能会重新思考。
相形之下,南京由于近年来发展速度慢了下来,网络出现了一些质疑声音。但今天看来,这种声音虽然是一种鞭策,可能稍显偏颇。
2024年中国GDP十强城市新近出台,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从名单看,广东入围了深圳和广州两座城市,江苏入围了苏州和南京两座城市。广东省和江苏省成为唯二贡献了两座城市的省份。
再看另外几座城市,在直辖市之外,分别是各自所在省份全力建设的城市,是举全省之力建设一市的成果。杭州市在浙江省的首位度,和合肥市在安徽省的首位度其实是差不多的,而且两个城市近年来都实现了地理面积的大扩容。这导致了这样的感受,比如安徽省内除了合肥、浙江省内除了杭州,其余城市相对变得沉寂。众星捧月的结果,是星星黯然失色。
广东省和江苏省分别出现两个“十强城市”的现实,这或许预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方向,那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区域经济体,可能会出现“双子星”的发展格局,这样能够更为均衡而全面地带动区域发展。省会城市关注首位度,或许只是过渡性的、权宜性的发展策略,长远来看,一个省份不应该仅仅聚焦于省份城市,而应该培育更多明星城市。
这意味着,当人们认为南京相对退步的时候,需要扩大视野,更多关注南京和苏州形成的全省均衡的整体实力。实际上,拥有“双子星”城市的广东省和江苏省,它们的GDP已经多年占据国内的前两名位置。就是说,长三角四个中心城市,上海是直辖市,杭州和合肥是省内的“一城独大”,南京反倒被置于不公平的评价体系中。
回到deepseek话题,它将如何重塑城市竞争的新理念?
简而言之,合肥模式很难复制,但是杭州模式可以借鉴。
合肥模式是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其成功率和政治资源支持力度、国有资本投资风险容忍度等方面高度相关,在很多方面难以复制。实际上,一些城市的模仿做法导致了不利的后果。
反观杭州,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尊重民营经济、厚植创新土壤的做法,反倒具有可资借鉴的经验,是一种成熟的发展路径,也对现代政府进行城市治理带来诸多启示。
以我有限的观察,我的看法是,浙江省支持民营经济的优良传统,本身构成了绝佳的营商环境,他们在2024年下半年又以法律武器狙击“远洋捕捞”的行为,以实际行动保护企业家,成为这种营商环境的最新注脚。维护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顺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较好地解放了生产力。政府主要做好服务,很少自己跳到前台指指点点,他们知道只要环境改善了,资本都是聪明的,不需要政府指导就知道流向哪里。反观其它地方,领导干部成了“聪明人”,居高临下,指指点点,资本反倒变笨了。
更少的行政之手,更少的政治干涉,这种社会治理和城市治理的理念,又暗合了互联网经济追求宽松环境的需求,再叠加网络时代的新媒体红利,使得杭州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理想的创业圣地。从人口流入数量看,杭州近年来是全国人口增长最快、净流入较大的城市。资本、人才、创新模式,多种优质资源相互配套,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就出现了。比如,deepseek就是一家量化私募和一家大模型初创公司的组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
这种环境,也推动地方形成类似硅谷和斯坦福大学那样的产学研一体的科创生态。也有利于地方以反哺方式向高等教育投入更多资金,教育作为一种再生产机制,又持续输出更多人才和科技成果。浙江大学近年来在这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值得关注。
Deepseek重塑的城市竞争的新理念是,政府只要做好服务,尊重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土壤,优质的产业种子自己就会发芽、长大,城市因此会获得超乎预料的丰厚回报。发展就不再是政府单方面肩扛手提的重担,而是各种市场主体自然成长的合力结果。
三、需要更加重视股市,确保成为普惠的分配机制
各种技术热点频频爆发的背后,是技术在更多地介入和主导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ChatGPT和deepseek的出现,都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
由此我们注意到,今天出现了一个显著的、有悖于民主化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掌握了关键技术的天才人物和大人物正在主导历史。群众正在快速被边缘化,沦为围观者和粉丝群体,成为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人肉背景板。
神话时代的克里斯玛式的英雄人物,正慢慢走入今天的社会。他们占据了所有的头条。新媒体的流量和社会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被他们吸引、被他们牵制,巨大的流量反过来给他们更多地赋能赋权,从而更加轻而易举地实现他们的意志。看看美国的马斯克,正在成为这样的当代英雄。随着他更深地介入政治生活,他的影响力不再仅限于经济圈和科技圈,可能将影响地缘政治。
中国社会也在出现这样的迹象。一个大型平台公司或者明星产品横空出世之后,社会就聚焦于背后的发明者和制造者,他的一举一动就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种聚焦本身成为稀缺资源,提供了更大的能量加持。
随着个体占据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大人物和芸芸众生关系的处理,就变得至关重要。就是说,头部人物创造世界和历史,普通人在快速边缘化,那么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就不容忽视。否则,稍不注意,重要人物借助技术和人工智能,极权和寡头变得更为轻而易举。
因此,未来发展和完善股市,变得更加重要了。重要人物通过技术和社会影响力,能够创造巨额财富,但是他有责任来带动社会大众,共同进步。那么股市的机制,就是确保普通的人们能够通过购买股票,来分享重要人物的技术成果和市场成果,从而形成普惠社会的分配机制。
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日千里。在大国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竞争犹如军备竞赛,可能面临着道德失控和安全失控的风险,对于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和公正公平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确保安全可控的竞争,通过制度建设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人类社会的秩序之下,反倒是科技圈之外的人文社科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忻闻访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