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市场旅游打卡 幸福昆明有了新玩场

360影视 2025-02-01 08:40 2

摘要:掌上春城讯1月27日,除夕前一天,篆新农贸市场的热闹更胜往常。11时,市场内的通道挤满了前来购买年货的人。从外地回昆明过春节的周晴好不容易随着人群挤到卖脆皖鱼的档口,却被告知已经售罄,她便把目标换成了钳鱼。

掌上春城讯 1月27日,除夕前一天,篆新农贸市场的热闹更胜往常。11时,市场内的通道挤满了前来购买年货的人。从外地回昆明过春节的周晴好不容易随着人群挤到卖脆皖鱼的档口,却被告知已经售罄,她便把目标换成了钳鱼。

“这几年一直在外面,听说篆新农贸市场变成了网红景区,早就想回来看看,今年春节回来发现,人更多了。”周晴说,现在只要在手机上搜“昆明网红菜市场”,篆新农贸市场是最先被推荐的。

在篆新农贸市场被游客和市民追捧的同时,其他农贸市场也不同程度“出圈”,如主城区面积最大的东华农贸市场、最具生活气息的五里多农贸市场、气象路延长线农贸市场等。

菜市场成昆明旅游新名片

花椒鸡、甜白酒、豆花米线,吃的喝的样样有;羊肚菌、姬松茸、螃蟹鲍鱼,山珍海味样样全;大白菜、树番茄、辣椒酱菜,蔬菜调料一样不落;烤乳扇、包烧鱼、卤煮烧腊,各种菜肴都齐备……

在篆新农贸市场,市民和游客想买的食材,大多都有。曾执导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陈晓卿,专门介绍过篆新农贸市场,他认为“网红去了都觉得九宫格不够用。”

近年来,篆新农贸市场已经成为昆明旅游的一张名片。“篆新”作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菜市场的标杆,也开启了品牌及运营模式的创新之路。去年4月20日,篆新·滇池菜市开业,让昆明人的“篆新情结”又多了一处落脚之地。

除篆新农贸市场外,东华农贸市场也很受欢迎。东华农贸市场是昆明主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有800多户商户,上千种产品琳琅满目,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一天高达12万人次。市民蒋炳彬说:“东华农贸市场烟火味十足,价格也便宜。”

“在东华农贸市场,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品尝到地道的风味美食。”有旅游博主这样推荐东华农贸市场:官渡粑粑是市场内的一道特色美食,香甜可口、馅料丰富,刚出炉的粑粑美味无比。

此外,苞谷粑粑和水腌菜也是值得一尝的美食。

距离东华农贸市场约5公里的五里多农贸市场,则是“昆明孃孃”的另一个“心头好”。该市场2016年开业,这些年来,已经慢慢成长为昆明人心中“最便宜”的市场。在这里,不仅有各种便宜的蔬菜瓜果、山珍海味,还有品类繁多的各式熟食,吸引着居住在不同城区的市民。脆哨香脆可口,既可作为下饭的配菜,也可以作为米线等食物的调料;老式糕点则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饼干、江米条、鲜花蛋糕等糕点松软可口、香气四溢;小馄饨皮薄馅大、口感鲜美……只要走进五里多农贸市场,便可以尽情享受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近年来,五里多农贸市场管理方培育了“方孃带你逛菜市”“小段试吃”等网络品牌,并通过他们为商户提供免费广告宣传服务,帮市民挖掘市场里的“宝藏店铺”。同时,通过线上平台搭建“年货直播间”,将菜市场拓展到互联网上,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也能“云买菜”。

打造新型特色农贸市场

乘坐地铁4号线至白龙路地铁站C口出来,就是东华农贸市场。

为将东华农贸市场打造成具有“时尚”+“旅游”+“烟火气息”的新型特色农贸市场,市场管理方对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把原来位于市场门口的配电站改造成“菜篮子”形象。在具有鲜明滇越铁路文创符号的“东华站”内,市场内外经营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与优化,特色文化设计兼顾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完美融合。市场还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提供充足车位,满足买菜市民的停放需求。

“对一个在昆明生活了近20年的人来说,这里的菜市场实在是太可爱了。”市民姚薇说,这些年昆明的菜市场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农产品种类齐全,市场环境卫生好,食品安全也做得越来越好。

逛菜市场,沉浸式体验当地美食逐渐成为旅游新风尚。篆新·滇池菜市工作人员吴现吉说:“我们的目标是让农贸市场与文化旅游有机融合,结合地铁5号线,升级传统烟火气,创新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市场游’,让‘篆新’品牌走出去。”

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市场游”的具体实践中,昆明各大农贸市场推出了新举措。

篆新·滇池菜市的商铺装修极具时代气息,红砖墙、绿涂料、青瓦顶的建筑设计风格,以及富春副食商店、北门粮店、东城饭店、建设路电影院等商铺都充满故事感。在这里,甜白酒、烤乳扇、宜良烤鸭、小锅米线……各式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市场内的麒麟书局, 除了3000余册藏书,还有独家文创雪糕、云南蔬菜手绘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展示了云南的地域特色文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群体,他们追求时尚、舒适和便捷的购物体验,农贸市场必须主动求变,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发展。”五里多农博广场市场部经理李选锋介绍,市场在持续完善卫生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和管理理念的同时,还注重加入社交功能和文化属性,打造集生活、消费、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让市场朝着高颜值与智慧化方向发展。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书勇

责编:黄璐

编审:符亚丽

终审:杨艳

来源:掌上春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