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很多网友,在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时,会到豆瓣看评分。那么多评分软件,豆瓣相对来说是比较权威的。
相信很多网友,在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时,会到豆瓣看评分。那么多评分软件,豆瓣相对来说是比较权威的。
今年春节档电影,堪称“神仙打架”,到底哪一部更好看呢?
这时候就有必要,参考豆瓣评分了。
豆瓣评分春节档电影,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闹海》8.6分,《唐探1900》6.6分,《封神第二部》6.3分,《蛟龙行动》6.6分。
《哪吒》评分最高,口碑票房双丰收。
《射雕》上映到第四天,依然没有给出评分。
《射雕》未上映前,是最被看好的一部电影,各种采访花样不断,而且也是第一个春节档预售票房过亿的,整个预售期间卖出三亿多的票房。
相对比其它春节档预售票房,《射雕》赢麻了。
前景无限。
但是上映三天后,出现了反转。《射雕》并没有像之前表现的那么强悍,而是直线下降,总票房才4.6亿多。排片占比也下降到10%以下,拍片占比是可以决定票房,也是能看出电影好坏的标准。客户看的多,拍片占比就高,反之就低。
通过上面的数据来看《射雕》的表现并不怎么好,这部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呢?
为何豆瓣迟迟不给评分呢?
这和豆瓣的评分机制有有关,既然豆瓣的评分相对权威,当然对评分有要求了。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上来评论一番,就会被采纳的。
大家都知道一部新电影,若是上映了,会有大量的粉丝。粉丝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会给电影刷高分的。不要说刷评分,票房他们也会刷。
为了防止粉丝这种作弊行为,豆瓣给出评分前,会考察打分人。比如,新上映了一部电影,有人用刚注册的豆瓣号,给这部电影都是五分好评,或者都是差评。
这种情况不予采纳。
也就是说,你即便是打分,也不会被收纳到系统中,只是自嗨而已。
这就杜绝了粉丝作弊行为,让更多的人看到更为客观的评分。《射雕》没有出现评分,可能就是和这个有关。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
豆瓣很看重一个账号的权重,他会综合这个账号,这一年来给出的所有影片的评分,是否恰当?只有符合标准的账号,靠谱的账号,他们的打分,才会被系统采纳。
才会有最终的评分出现,才能被我们看到。
截至目前,《射雕》上映三天,仍然没有评分,这是很罕见的。当然了我们说豆瓣是看影评,看评分,相对权威的一个地方,不代表没有其它猫腻。
只要是人能控制的东西,有利益可赚的情况下,都有作弊的可能,只是多少而已。
对于《射雕》未出评分,有的网友发出这样的评论:
“比较公允,网上一片乱像,还是豆瓣比较客观,不过,射雕是啥意思,玩不起吗?后台太硬?”
还有网友说:“豆瓣迟迟不给出射雕评分,这个就已经很诡异了,背后无人操作是不可能的。
也有网友说,豆瓣分高的也许不合你胃口,分低的别侥幸,一定烂片。不管是电影制作人,还是观影的观众,都很在乎豆瓣评分。
若是评分高了,去看的就多,认为是好电影。
若是评分低了,去看的就少,花钱看烂片,认为不值得。
可是,到如今《射雕》都没有给出评分,让网友无法参考。当然了网上有很多影评文章,对于《射雕》的评价,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
两极分化严重。
甚至有人吐槽黄蓉,说她演傻姑比较合适。
总之,不管《射雕》的评分,出现或者不出现在豆瓣上,都不影响《射雕》最终的结局。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哪吒》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若是好的东西,大家一定会为此买单,并且广泛传播的。为何《哪吒》能够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呢?因为人家五年磨一剑。
4000多人的团队,做了五年才最终成片,被我们看到的。剧本也是通过反复打磨出来的。所以,卖座又叫好,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了我们并不是说《射雕》不好,但是各方面和《哪吒》相比,应该是逊色了不少。还有就是这个故事,大家已经很熟知了,拍不出什么新意了,所以对客户的吸引没有那么强烈。虽然《射雕》有请流量演员,但是票房的好坏,和流量演员关系不大。
导演编剧都可能出问题了。
来源:汉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