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本应是阖家欢乐、共享天伦的温馨时光,可当人们拿起手机,想在短视频平台寻得一丝放松与乐趣时,却被铺天盖地的无聊短剧“霸屏”,实在是大煞风景。这些短剧内容千奇百怪,猎奇、低俗、擦边、色情、穿越等元素扎堆,毫无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宛如网络空间里滋生的“毒瘤”,尤
春节本应是阖家欢乐、共享天伦的温馨时光,可当人们拿起手机,想在短视频平台寻得一丝放松与乐趣时,却被铺天盖地的无聊短剧“霸屏”,实在是大煞风景。这些短剧内容千奇百怪,猎奇、低俗、擦边、色情、穿越等元素扎堆,毫无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宛如网络空间里滋生的“毒瘤”,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低俗短剧的内容常常突破道德底线,以低俗趣味吸引眼球。一些擦边球情节频繁出现,演员穿着暴露、动作暧昧,充满暗示性的画面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觉。色情元素也在部分剧集中若隐若现,通过隐晦的台词和情节传递不良信息。这种低俗内容会扭曲青少年尚未成熟的价值观,让他们误以为这些行为和观念是被社会所接受的,从而影响其对道德和伦理的正确判断。当青少年过早接触这类低俗内容,容易沉迷其中,分散学习精力,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猎奇和毫无逻辑的穿越剧情也屡见不鲜。为了博眼球,一些短剧编造出荒诞离奇的故事,比如毫无缘由的时空穿越,主角在古代或异世界开启莫名其妙的“开挂”人生,既没有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这种脱离现实、一味追求刺激的剧情,会让青少年儿童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削弱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长期观看这类毫无逻辑的短剧,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混乱,影响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正常发展。
平台在这场低俗短剧的泛滥中难辞其咎。为了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平台对这些不良内容充耳不闻、放任自流。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平台只看重短剧带来的点击量和播放量,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它们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容审核机制,对低俗短剧大开绿灯,甚至还通过算法推荐等方式将这些短剧推送给更多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这种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社会责任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环境,也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
流量时代虽已过去,但低俗短剧的创作者们并非真的“无路可走”,只是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他们放弃了对内容质量的追求,放弃了通过创新和艺术价值来吸引观众,而是一味地迎合低俗趣味,试图通过走捷径来获取流量和财富。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观众,也让自己陷入了创作的困境。真正有出路的创作者,应该回归到内容创作的本质,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与真实,用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来打动观众。
要整治低俗短剧,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平台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对低俗、不良内容坚决说“不”。同时,要优化算法推荐,避免将这类不良短剧推送给用户。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平台和创作者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力的震慑。家长和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他们自觉抵制低俗短剧的诱惑。
低俗短剧的泛滥是当前网络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不能让低俗内容继续侵蚀网络空间,要共同努力,让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的平台,让青少年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茁壮成长。
来源:三楼的故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