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收入差距断崖:22年2800亿,23年2710亿,24年令人意外

360影视 2025-02-01 23:08 2

摘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2023年总营收是2710亿元,这个数字似乎和2022年相差不大,面对外界如此复杂的环境,雷军和集团的各位合伙人开始转变方向。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要说这几年科技圈最火的话题,小米造车绝对算一个,从手机界“卷”到汽车圈,雷军和他的小米,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根据小米科技近几年在官网上公布的年收入来看,起伏不定。2021年总营收为3283亿元,可到了2022年就又降至2800亿元,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2023年总营收是2710亿元,这个数字似乎和2022年相差不大,面对外界如此复杂的环境,雷军和集团的各位合伙人开始转变方向。

在提高手机性能以及质量的同时,开发一款小米汽车业务,因此雷军在这一领域上投了大量资金,据报道,2023年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方面,总投入了67亿元。

在未开售前,这款小米SU7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首先不管从性能、配置还是体验感非常的出色,其次它的外形非常好看,不管男士还是女士都适合。

如今这款汽车也在2024年正式开售,那么有了SU7汽车的加持,小米科技公司在2024年的收入又有多少呢?接下来雷军就会有怎样的计划和目标?

进入2022年,小米遭遇了不少挑战,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地缘因素影响下,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小米也未能幸免,全年实现总收入人民币2800亿元。

智能手机业务作为小米的主要营收来源,受到的冲击最大。

2022年,小米手机在全球的出货量降到了1.5亿台,整整少卖了4000万部手机,宏观经济下行和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疲软,让小米也感受到了寒意。

不过,小米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求变,在影像技术上持续发力。

小米12S Ultra首发1英寸传感器IMX989,搭配快速拍照体验和讨巧的成像质量,再加上与徕卡的合作,快速拉近了小米跟专业影像之间的距离,彻底扭转了小米手机缺乏影像亮点的原有形象。

除了智能手机业务,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也受到了影响。2022年,该业务收入为798亿元,同比下降了6.1%。

这一年,也是小米自上市以来首个营收、利润双双下跌的财年,为何会这样说,先来看看2021年的总营收就知道了。

2021年是小米高歌猛进、全面丰收的一年,总营收达到了3283亿元,净利润也相当可观,达到了220亿元,如此耀眼的成绩,背后是小米在各个业务板块的全面发力。

一直以来智能手机业务是小米的支柱。2021年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9亿台,同比增长了30%。其中,高端智能手机的表现尤为亮眼,全球出货量超过了2400万台,

为了提升手机竞争力,小米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他们把重心放在了硬件规格提升方面,不断优化影像和计算技术,努力让小米用户们对手机拍照录像的认知。

小米手机之所以深受网友们的喜欢,自然也离不开技术研发,在这一块,雷军也是下了血本,据他说,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人民币1000亿元。

2021年,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了132亿元,同比增长了42.3%。这一年和2022年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下降速度怕也是超出了预想,所以2022年是小米最低迷的一年。

不过好的是,雷军从始至终都在技术上加大扶持,2023年也是重新制定了计划。

2023年,小米继续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这一年,小米总收入271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

看到付出的努力在逐渐得到回报,也让小米重新找回了信心。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小米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虽然营收从2022年的1672亿元同比减少5.8%,至1575亿元,但小米在高端化的道路上继续迈进。小米数字系列不断冲高,MIX Fold 2则扭转了小米在折叠屏市场的口碑。

研发方面,小米继续推进“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研发投入达到了191亿元,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上,投入进一步加大,达到67亿元。

2023年12月28 日,小米举办了汽车技术发布会,这次发布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优势进行了阐述,

这五大核心技术分别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座舱方面。同时,小米SU7也同台亮相,它一出场,让无数网友欣喜若狂,没想到比预想中的还要好。

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上,小米也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小米电视虽然在行业中的声音变小,但仍在销售数字上领跑中国电视行业。

还有就是小爱音箱、小米路由器等产品也在创新道路上稳步前进,小爱音箱跟进家庭智能屏概念,打造高端音箱产品,音质表现得到认可;

小米路由器新品则以极致性价比和跟进高端芯片为卖点,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一年,小米集团经营业绩表现出色,取得了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69.01亿元,

单单第三季度这一季度的总营收就高达925亿元,这个数字也是创造了单季度的历史新高,据了解,经调整以后,净利润能达到63亿元。

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小米SU7的上市,2024 年,小米汽车交付 13.50 万辆,其交付速度大幅超越管理层预期。

虽然小米2024年一整年的总营收还没有公布,但有专业的数据分析师曾粗略计算过小米第四季度的营收。

他预计小米汽车在第四季度的交付总量是69697辆,那么按照车的销售价格来算,预计当季的总营收为168亿元。

按照这样的前景继续稳定发展的话,那小米汽车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盈利,甚至还表示,到2027年,小米还真有望突破9170亿元这一大关。

小米SU7的成功,不仅让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随着汽车交付规模的逐步扩大,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也将得到更深入的推进。小米汽车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58座城市,拥有超过200家门店。

虽然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有亏损,但随着汽车的交付量增加,这些亏损也预计会被逐渐稀释收窄。

在智能手机业务和研发上,继续保持高投入,这一年小米在研发投入上支出了24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00亿元。

在奖励员工方面,雷军也毫不吝啬,为了激励公司工程师们的创新热情,小米把“百万美金大奖”升级为了“千万技术大奖”。

这个奖励从2019年就开始实行了,每年一开年,雷军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公司工程师颁发技术大奖,而且这种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永远不会有上限。

2024年获得这一殊荣的是小米超级电机V8s项目,该项目完全由小米集团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其转速达到了27200rpm,位列全球量产电机转速第一,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的天花板。

雷军在2025年1月7日的小米集团最高技术荣誉颁奖典礼上表示,过去五年,小米集团共颁发了7个技术大奖,累积金额超5000万元。

2024年,“百万美金大奖”重磅升级为“千万技术大奖”,奖金投入增加至1000万元。这意味着,2019年以来,小米集团奖励工程师资金累计达到6000万元。

如今2025年已经正式步入正轨,雷军也在新的一年立下了新的目标。2024年12月31日的跨年直播中,他表示:

在汽车业务上,将立下2025年交付30万辆的目标。

看到这个目标,很多人对雷军持怀疑态度,就拿比亚迪来说,交付30万车辆这个目标也是他们用了10年的时间才做到的。

而SU7也才刚起步,想达到此标准属实是不容易也很困难,但话又说回来,小米在技术研发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还有不断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上没有掉过链子,实现这个数字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语

回望过去几年,小米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既有高歌猛进的辉煌时刻,也有遭遇挑战的艰难时刻。

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小米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

正是这种坚持和努力,让小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公司,相信在未来,小米会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自己的目标。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在2023年3月25日发布关于“一年少卖四干万台手机,小米经营策略迎调整,要规模利润并重”的报道

《湖北长江商报》在2025年1月8日发布关于“小米重磅升级干万技术大奖 5年累投1050亿研发”的报道

《界面新闻》在2024年3月20日发布关于“科技早报|小米2023年营收2710亿元;蚂蚁集团启动新一轮组织变革”的报道

《京报网》在2024年11月19日发布关于“小米季度营收925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的报道

来源:Maple汗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