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碘盐的普及显著提升了美国人智商

360影视 2025-02-01 17:38 2

摘要:如今,碘盐在美国几乎是家庭的常备品,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个添加剂的存在,甚至没有再多想它的作用。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简单的碘对美国人在20世纪认知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研究表明,自1924年起,碘盐的普及显著提升了美国人智力,尤其在低碘地区。碘的补充不仅改善了健康,还可能推动了20世纪智商的普遍上升。

如今,碘盐在美国几乎是家庭的常备品,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这个添加剂的存在,甚至没有再多想它的作用。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简单的碘对美国人在20世纪认知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碘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即我们无法自我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自1924年起,碘便被加入到盐中(以碘化钾的形式)。最初,碘盐的引入是为了减少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但此后研究表明,碘在大脑发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孕期。

如今,碘缺乏已成为全球可预防的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饮食中碘摄入不足,而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在欧洲,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碘缺乏的问题(即便在欧洲,碘盐的普及程度仍未完全实现)。

有鉴于此,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一个天然的实验机会,他们决定比较1924年前后出生的美国儿童的智力差异,也就是碘盐开始普及的年份。James Freyer、David Weil和Dimitra Politi使用了20世纪初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男性和女性报名参军的时代。

这些征兵者在入伍时都要参加一个标准化智力测试。虽然研究人员无法直接获得这些测试的分数,但他们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替代办法:那些智力较高的征兵者会被分配到空军,而智力较低的则会被分配到地面部队。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根据征兵者被分配的军种,推测出他们的智力水平。

智力数据与出生日期和家乡信息相结合,因为碘的含量在不同地区有显著差异。为了估算哪些地区天然含碘较高,哪些地区较低,研究人员参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收集的关于甲状腺肿大普及率的全国性数据。

总的来说,研究人员获得了大约200万名1921年至1927年间出生的男性征兵者的详细数据。

研究发现,在碘含量最低的地区,也就是研究人群中的最底四分之一,碘盐的引入带来了显著变化。1924年或之后出生的这些地区的男性,更有可能进入空军,且他们的平均智商比前辈高出15分。

全国范围内,碘盐普及导致智商平均上升了3.5分,研究人员在《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篇论文中报告了这一发现。

尽管碘盐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并非没有负面影响。对于本就缺碘的人群,突然补充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相关的死亡。研究人员估算,在1924年后几十年里,约有1万人因碘盐补充而死亡。

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碘缺乏及其相关症状几乎一夜之间被消除。而且,碘的精神益处可能能解释“弗林效应”(Flynn Effect)。弗林效应指出,20世纪发达国家的智商每十年平均上升约3分。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和营养的改善是这一现象的驱动因素。但如今,似乎碘的补充仅仅是推动这一智商飞跃的一个关键因素,可能就占据了其中十年的变化。因此,这更应该成为全球推广碘盐、消除碘缺乏症的理由。

本文译自 Discover Magazine,由BALI编辑发布。

来源:煎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