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 | 做自己的财神

360影视 2025-02-02 09:29 2

摘要: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

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

迎财神,就是迎接更好的自己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

但我们要知道,改善物质生活并不是花钱的唯一途径,也不是使财富发挥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为人敬重的却不多。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财富。

如果我们拥有财富而无理财之道,那么,十分财富或许只能发挥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们为其所害。如何合理支配我们的财富?佛陀也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指导。财富应分作四份。

第一份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

第二份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三份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份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而我们能从中收获的,决不是有限的财富所能比拟的。

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追求财富的增长,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的贪欲,而是为了要得到一种行善的工具。”只有将财富当作“行善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那么,人间就会充满温暖,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财富就不再属于我们所有;一味积蓄财富,财富也未必能属于我们所有,因为货币会贬值,股票会下跌,银行会倒闭,即使将财产紧紧地锁在保险柜中,又能有几分保险系数?

所以佛法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就像播下的种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也会为我们带来百倍千倍,甚至千万倍的收获。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既是收获者,也是播种者。只有不断地播种和耕耘,才能使我们“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为当下人生和未来解脱积累足够的资粮。

摘自《佛教的财富观》

作者:济群法师

来源:云水三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