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大学的DEEP项目,以及其它交换项目均不接受个人自主申请,申请必须通过与东北大学有合作协定的高校进行。如有意愿申请,应当多关注自己母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部门发布的相关通知。
笔者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间参加了日本东北大学的本科交换项目DEEP。回国后直到最近才有可以堂而皇之使用的空闲时间。
在申请时发现网络上公开的DEEP项目的经验信息非常少,因此在当时申请时遇到了不少问题,很难找到确定性答案,故在此简略书写一下申请中的记忆点与相关经历。
参与DEEP项目的国际本科生可以与日本学生一起上课。一般参加日语授课,不过在开设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参与英语授课的课程。
DEEP | Tohoku University东北大学的DEEP项目,以及其它交换项目均不接受个人自主申请,申请必须通过与东北大学有合作协定的高校进行。如有意愿申请,应当多关注自己母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部门发布的相关通知。
川内校区 校门工学部青叶山校区 工学部综合研究栋附近青叶山校区 青叶山站附近申请流程与申请条件语言要求
每年参加DEEP项目的学生非常之少,大部分本科生会参加JYPE项目。其原因也不难理解,DEEP作为一个仅针对理工类专业的项目,有着JLPT N1的极高语言门槛。但不难发现,其官网的书写方式是JLPT N1 or equivalent certification issued by the student's home university。实践上来说,笔者自己和同校申请项目的同学在申请时都不具有任何JLPT或其它日语成绩(也有客观因素,受相关政策影响,2022年7月与12月的JLPT考试均未举行),依托本校日语教师的证明(证明应当明确指出该学生具有N1水平,而非其它说法。)笔者在本校修习过日语课,因此请求授课老师出具了证明。N1或相关证明为硬性条件,不满足条件不能成功申请,会得到教务明确反馈需要N1水平的日语能力证明。若没有N1,不用尝试用N2证书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尝试获取本校教师的证明书,或改换其它项目。
申请流程
即便获得了学校的推荐,项目的申请也并非一定成功的!与笔者同学校同期报名的同学中就有未申请成功的案例。
项目的申请是在一个叫做TAO申请平台上进行的。账号确认相关的需要通过原学校相关机构完成,似乎不能自己独立操作。在常规申请材料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一封学术推荐信和希望选择的指导教师及选择该指导老师的理由,可以填3个志愿。
学术推荐信需要由和自己有学术联系的老师撰写,本人在申请平台上仅提供撰写者邮箱,由撰写者提交到系统。
意向指导教师的选择非常重要。不仅决定了你在东北大学交换期间会被分配到哪个研究室,从事什么样的研究,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是否能够成功申请交换项目(笔者和其它申请者的硬性条件相差无几,只能推测学校意向指导教师的影响力很大)。申请理由尽管不需要写很长,应当好好斟酌撰写。学校指出不必提前联系教授,笔者就并未联系,现在看来事先确认教授对交换生的接收意向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奖学金申请
同步申请的还有JASSO奖学金。需要填写依据JASSO算法下自己的GPA,需要自行计算。JASSO奖学金额度是每月8万日元,需要在每月初签到才能获取当月的奖学金。笔者交换期限为1年,JASSO提供了10个月的奖学金。东北大学似乎在奖学金的提供上相当大方,有约四分之三的DEEP项目的学生都获得了奖学金。以至于在考虑奖学金的情况下,在日本和中国的生活成本相差无几了。
申请完成后请耐心等待。学校会给出期限,一般不到期限的最后并不会有任何反馈。(参考:学校网站显示将会在5月中旬(middle of May)给出结果,实际略晚于5月20日给出。)奖学金的筛选通知会略晚于接收结果通知。
赴日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可以参考学校网站:
Preparing to Arrive | Tohoku University除此以外的可供参考的信息:
宿舍选择与基本情况
会有邮件通过表格收集宿舍申请信息。交换生一般都可以申请到宿舍。笔者优先申请的是青叶山宿舍(University House Aobayama)。那是一个比较新的宿舍,宿舍位于青叶山校区内(其他宿舍似乎都不在校区内),东北大学的理工农和药学部几乎都在青叶山校区。八个人一个unit,unit内厨房,客厅和洗衣机淋浴室洗手间等共用,每人有自己一个小房间,小房间有个小阳台。每周更换床具和毛巾等。周围环境很贴近自然,除了学校的校区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但有地铁可以到达仙台市中心和川内校区,约10分钟出头能到仙台站。
青叶山宿舍 笔者不是很爱拍照片 没有更好的照片了宿舍周围环境生活费用
交换项目不需要额外的学费。网站中提到每月生活费8万日元,实际情况是仅凭8万日元不太容易生活。个人感受,在宿舍费用之外再有8万日元可以保证相当的生活质量。(参考:学校食堂用餐,午餐/晚餐约500-600日元,早餐不常设,非工作日食堂不营业。仙台物价可以参考中国的2-2.5倍(个人感觉,无数据支撑)。)青叶山宿舍的每月实付在44000日元左右(是包括水电网的价格)。住宿费的支付仅限VISA/MASTERCARD,JCB不可。
在留资格认定许可书/COE
关于在留资格认定许可书/Certificate of Eligibility(COE) 的申请,COE是申请日本长期签证的必要文件,在完成COE申请之前并不能申请签证。COE的申请通过东北大学的网站进行,需要有学校代为提交。COE的申请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只能耐心等待。在申请完成后,学校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你,没有邮寄的原件,打印的电子邮件就作为正式的COE使用。(参考:笔者的COE在8月下旬才下发)签证的申请自行前往相应的大使馆/领事馆进行。
在日本的必要手续学校网站:
Getting Started in Japan | Tohoku University学校会统一引导前往区役所(区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如果从仙台机场等较小的口岸入境,不会拿到在留卡,需要之后在区役所获取(不过当入境时在留卡已经是有效状态了,只是卡片尚未到手,如果此时需要在留卡号,可以参考入境时贴在护照上的上陆许可,上面的几串数字中符合在留卡卡号格式(12位,首末各2位为字母)的就是在留卡番号)。
关于保险
可以参考网站:
Student Insurance国民健康保险是必须的,在区役所完成手续后就可以拿到保险证。缴费可以通过将邮箱中收到的卡片状邮件带到便利店,通过店员完成。关于其他的保险,东北大学的相关部门会指导完成保费的支付(似乎是在邮局邮储银行完成的,利用自动化的机器)。顺带提一下:Required Insurance for All Tohoku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中包含的“Comprehensive Insurance for Student Lives Coupled with “GAKKENSAI”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bound futai-gakuso”)”这一部分,仅在个人实践上感受,可以报销在日本期间在诊所、医院的国民健康保险负担部分以外的(也就是个人实付部分)所有花费,包括必要的治疗和药物费用,真正做到全免费医疗。不过大部分学生似乎并没有耐心去详细了解这个保险的报销范围,且不愿意填写它繁琐的申报表,而笔者由于不幸意外受伤,在日本医院急诊产生了相对较高的费用,因此花时间研究了报销流程,并成为了很少数能够在这个保险中回本的学生。
银行开户
学校同样有引导服务前往邮储银行开户。不过开户获得的是储蓄卡(Cash Card),而非借记卡,无法刷卡支付,仅能在ATM上存取现金和汇款,如果获得奖学金就会发到这张卡上。因此,请一定要在国内就准备好有效的VISA/MASTERCARD带来日本,以便在签约手机号,缴纳住宿费等不能使用现金的情况下能够支付。(笔者不幸没有准备,打算仅使用现金,最后不得不请家人发国际航空件寄送了信用卡。不过,在有在留卡之后,也可以尝试完成实名认证后使用一些手机应用程序上的预付卡(Prepaid Card),没有实体卡但有虚拟的VISA卡号,可以在便利店ATM存款,可以应付一些支付场景。笔者当时用的是line pay,不过它现在要终止服务了。)
交通
交通方面,如果在青叶山/川内校区,地铁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仙台市中心并不大,故而虽然仅有两条地铁线,地铁加步行已足够达到市内大多数区域。Suica等公交卡也在仙台适用,但仙台有自己的交通卡。利用学生证可以在仙台站(地铁站)购入学生月票“学都仙台フリーパス”,注意不要和其它通票混淆,这种通票相比于其他通票价格便宜且允许区间宽松,只是需要检验学生证才可购买。有不同线路的选择,价格不同,可参考仙台市交通局网站:
此外,学校有沟通校区之间联系的校区间巴士,也可以作为前往其他校区甚至市内一种手段(市内有片平校区)。此外在青叶山校区内还有校区内巴士,可以方便地从宿舍楼到教学区域。这些巴士都是免费的。
仙台市学习好了,想到哪里写到那里,写了这么多,总算写到正事了。
作为本科生参加交换学习,主要是修习课程,其次是在研究室进行一些初步的工作。
选课
在选课方面,选课自由度很高。整个学部的课程都在选择的范围内,(笔者属于工学部,为了水一些学分和拓展一些知识面,选过工学部其它专业的课程,与本专业课程的选课并无二致)有部分专业会提供一套的英语授课的课程(例如笔者所在的机械工学专业),但仍有很多课程仅有日语授课。日语能力并非仅仅门槛而是需要实际使用的。(仅就笔者所在的工学部而言)交换生不能通过选课系统选课,而是需要从网上查阅课程开设情况和自行规划自己的上课时间表,自行向老师发邮件确认是否可以选课,并将自己规划好的时间表和教授的同意回复邮件的纸质稿递送给本学部的教务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协助选课。东北大学的2学分的课程指的是16周,每周一节,或者是8周,每周2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安排,例如机械工学科的几乎所有课都是8周完成的,一个学期有明显的两个8周的小学期之分,而有的学科没有,大部分课程是16周的课。
选课登录完成后可以在教务系统看到自己的选课,请核对一下,教务工作人员并非不会犯错。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学期与中国的学期不一致。4月开始的学期是上学期,而10月开始的学期是下学期。对于我这样整个学年交换的学生而言,有时不得不在没有修习前置课程的情况下修习后置课程,再在下个学期补修前置课程,这会给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只能尽量通过合理的学习规划和自学缓解问题。(例如:笔者曾在没有学流体力学II的情况下学习飞行器设计,幸而后者还有一些不太依赖流体力学的知识板块才没有挂科。)
研究活动
DEEP项目的学分是通过修习课程取得的,计划内并没有通过研究取得的学分,也没有必须完成需要答辩的科研项目。学分转换政策是原学校决定的。但学校仍然会为学生分配导师和研究室。如果有意向于科研,特别是有意向于跟随指导教师继续深造的话,积极地在研究室内工作和研究相比会大有裨益吧。不过笔者由于计划另找发展方向,花了不少时间在其他事情上,并没有非常积极地参与科研,也没有发表的成果。也就没有办法多做介绍了。笔者所在的研究室有一些外国留学生,因此组会交流的语言是英语,但也有研究室是使用日语交流的,如果有意愿参与科研,可以在选指导教师时多做一些了解。
就这些了,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信息,不过我还是想自己当时遇到的一些困惑问题和找到的答案经验简单总结一下。
细节的感受就不多言了。不过,如果还在考虑要不要选择进行交换的话,我会说:
这是一项你很难完全预料的冒险,这是一段与过往完全不同的经历。遇到的人和事在行前都不得而知。这个选择或许需要你支付一些机会成本,而无法换回什么学历证书或其它能被呈现在文书上的东西,但经历与记忆本身也会伴随一生的,仅此,就值得说一句“不虚此行”了。
遗漏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指正补充。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