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玩笑的,我当然知道咱们雷科技的读者基本都是PC老手,只是在文章开始前活跃活跃气氛罢了。
文章开始之前,我有个问题:
对于现代计算机操作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鼠标,大伙有了解过吗?
开玩笑的,我当然知道咱们雷科技的读者基本都是PC老手,只是在文章开始前活跃活跃气氛罢了。
诶?你说你对现在的鼠标市场还真不太了解?
那我姑且还是介绍一下吧。
长话短说,在上古游戏时代,鼠标曾经是有过明确的“御三家”的,那就是罗技、雷蛇、赛睿,即便在赛睿作死把自己送出了市场份额前列的当下,罗技和雷蛇也依然牢牢占据着市场出货量的前列。
说起外设大厂,多数人还是只认准罗技和雷蛇的。
不过呢,由于过去几年公版鼠标传感器性能的升级,目前市面上高性能国产游戏鼠标就像是路边的杂草一样多,国产PAW3395鼠标更是几乎做到120块出头就能买到,可以说现在买罗技、雷蛇的鼠标,基本都是冲着售后支持、配套固件与驱动的。
至于产品本身,可以说这两年的游戏鼠标间都很难拉开什么本质性区别,看多了真有种无聊的感觉。
(图源:VXE)
只看外观的话,把它们称为“罗技GPW和愉快的小伙伴们”可能都没啥违和感。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每家厂商都在执着于复刻罗技和雷蛇的成功产品,鼠标终究是一种拥有着无限DIY可能性的手持配件,可以说任何东西,任何功能,只要和鼠标结合在一起就能轻松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沙雕氛围。
所以今天,就由小雷带大家一起看看今年鼠标行业闪亮登场的科技与狠活吧。
快速提问,你现在用的鼠标有多重?
80g+?那只能算是正常的游戏鼠标。
100g+?那你一定是用复杂人体工学鼠标的设计师/视频剪辑人员。
在我的印象里,自游戏鼠标这个概念诞生开始,做到“更轻”就是每一个厂商进步的动力之源。
(图源:罗技)
早在2020年,罗技推出的G Pro X Superlight鼠标,便已经将鼠标的重量拉到了60g左右的水平。
自此,60g似乎就成为了游戏鼠标的一个锚点,不论是雷蛇推出的Viper V2 Pro,还是去年国内厂商推出的那一大批轻量化3395鼠标,基本都是锁定在这个重量范围,似乎很难再做出新的突破。
嗯......油管博主@optimum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他先是在2023年推出了量产版的ZERØMOUSE V34套件,将游戏鼠标重量降到了28g的水平。
到了2024年,Optimum更是再接再厉,凭借3D打印制作出重量仅26g的游戏鼠标套件,随后更是通过进一步精简,成功制作出一款重量仅为19克的成品游戏鼠标——ZERØMOUSE Blade。
而它的造型,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没错,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壳子。
(图源:Optimum)
为了把鼠标的重量降低至16g,Optimum不仅采用了来自finalmouse的迷你PCB,还去掉了ZERØMOUSE的大部分外立面,除了侧面的微型人体工学握垫、左键、右键和滚轮外,几乎没有任何接触面。
要用这个鼠标的话,就只能选择“抓握”。
看到后面这两块板子了吗?
就像Optimum在视频里演示的那样,你的四根手指要非常精准地夹住鼠标上仅剩的两块板子和左右键,像是用手指捏着鼠标那样用。
(图源:Optimum)
据说用上这款鼠标,就算是没练过FPS的普通人,甩枪速度都能飙升250%。
对习惯了抓握的我来说,还是算了。
从网友的反馈来看,大多数人对这款产品的疑虑还是在稳定性上。
例如,尽管看起来有两条加强筋,但ZERØMOUSE的外壳看起来依然很单薄,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易碎感;打造外壳的尼龙PA12材料耐光性较差,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会氧化变色,强度和刚性也比较低。
(图源:Optimum)
至于价格的话,ZERØMOUSE Blade目前零售价格是1183港币,为它提供PCB板的finalmouse价格其实也差不多。
挺合理,可惜我买不起。
你能想象一款自带屏幕的鼠标长什么样子吗?
不瞒你说,其实我还真想象不出来,毕竟这俩怎么看都是没什么关联,强行拼在一起那是怎么看怎么奇怪。
幸好现在的厂商路子够野,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这种根本想象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雷神在这两天推出的新鼠标——ML8星闪,就是一个挺好的例子。
(图源:雷神)
看到鼠标右键尾部的这个长条形的小屏幕了吗?这是一块0.65英寸黑白显示屏,可以显示电量、DPI、连接模式等信息。
雷神ML8星闪主打的就是在工作时也能显示当下的鼠标状态,基本上可以视作原本鼠标状态指示灯的升级版。
(图源:雷神)
然后这个鼠标还用上了PAW3395传感器,支持星闪连接,重量控制在50g以下,价格还不到200块钱。
按这个价格来看,这块屏幕根本就是白送的卖点。
至于最早走这个路子的,应该是雷柏VT960,他们在镂空的鼠标中部直接加入了一块黑色镜面OLED屏幕。
(图源:雷柏)
除了简单的鼠标状态显示,这块单色OLED屏幕还支持用户导入图片或者输入文字进行显示,算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个性化设计,也算是为鼠标这种千篇一律的产品里增加了些许新意。
除了视频主播和二线厂商在整活,如今的鼠标整活圈子里,也少不了老牌电脑厂商的身影。
在去年的CES上,联想就推出一款名为Mechanical Energy Harvesting,也就是“机械能回收”的键鼠。
(图源:联想)
这鼠标的功能正如其名,“机械能回收”。
只要拉动鼠标底下的这个拉环,将它拽出来,然后原地疯狂旋转个1分钟,你就能给鼠标“充”进30分钟的续航。
确实不多,但是聊胜于无嘛。
(图源:联想)
然后今年,联想整了个更大的活,他们带来的AdaptX Mouse几乎吸引了全场的目光,甚至被有些人称为“有史以来最大胆的创意之一”。
首先,从基础外形上看,AdaptX Mouse看起来有点像Surface Arc。
扁平的造型、中空的设计,哪怕还没上手就已经能预料到的手感,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办公鼠标。
(图源:联想)
然后,联想就把后半部分拆下来了。
AdaptX Mouse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独具特色的产品设计,实际上整个鼠标的主体部分在于前半段,里面集成了按钮、滚轮、电池和光学传感器,后半部分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随时替换。
(图源:联想)
喜欢办公鼠标?
那就可以接上这个符合人体工学的模块,尽管这只是一个空心塑料外壳,但它确实能给你一个更传统的鼠标触感。
(图源:联想)
其他模块也是同理。
其中一个可以用作移动电源,为鼠标充电,也可以为手机充电;另一个可以存储SD卡、MicroSD卡、SIM卡、TF卡等小卡;最后一个则是USB-C拓展坞,带有USB-A接口和HDMI输入接口。
在我看来,基本没有PC爱好者能拒绝“模块化”的诱惑。
除了上面这些产品,其实近年来有创意的鼠标还真不少。
比如油管博主Electronic Grenade亲手设计、打印、拼装出了一台带完整电脑功能的鼠标。
你可别看不上,理念相似的玲珑键盘主机已经在去年开卖了。
还有为了体验真实射击手感,B站有个叫马鹿blyat的UP主,直接把马达装进鼠标里,就为了体现出枪械的真实后座力。
当然我知道,有的人看完后,可能觉得这些新技术、新玩意都不切实际、遥不可及。
但如果大家关注历年科技发展的话,你就会发现,不少看似来自未来的科幻产品,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我看来,天马行空不是问题,就怕是只停留于想象,而不付诸行动。
在高度成熟的行业里,确实需要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能打破常规,哪怕这些产品现在看起来还不成熟,但只要能继续完善下去的话,谁又能说它们不会成为日后主流鼠标的形态呢?
至少我本人,还是很期待联想模块化鼠标能落地的。
来源: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