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申请季结束啦,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对于碎片化的经历、成绩,我对申请季充满焦虑与惶恐。一年过去,我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好几个满意的offer。正如一位朋友说的:我怎么觉得你简历上百分之七十的经历都是去年的呢?申请的这一年我为了自己梦想做了很多事情,打算从标化成
申请季结束啦,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对于碎片化的经历、成绩,我对申请季充满焦虑与惶恐。一年过去,我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好几个满意的offer。正如一位朋友说的:我怎么觉得你简历上百分之七十的经历都是去年的呢?申请的这一年我为了自己梦想做了很多事情,打算从标化成绩、选校、申请timeline、AD项目、补课等几个进行申请总结。
背景介绍:
学校:985大学财务管理
三维:GPA:90.3(wes 3.91) 托福:109(S27)
GRE:330(160+170+3.5)
录取结果:
UC Berkeley IEOR Fintech| CMU BIDA |Duke MQM | Columbia MSBA
经历:
实习四段:一段审计两段互联网(战投)一段四大咨询(risk consulting)
商赛两段国家级有奖
海外经历 UC Berkeley暑校
创业经历、学生社团等
标化成绩:
我的标化成绩考得比较早,在上半年就已经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在这里我的个人建议是标化成绩一定要早考并且最好脱产考,我托福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考的,陆陆续续考了三次,在大三下考到了108,然后脱产一个月考GRE,考到了330。在这里很鲜明的对比就是前三次托福一直是一遍上学一边考,感觉学也没学好(比如上课刷TPO),考也没怎么考好,考GRE那一个月真的就是在往死里学,最后效果还不错。9月份我又脱产10多天考了一次托福,虽然只涨了1分,但是口语提高了很多,基本申请标化成绩不会拖后腿了。
关于选校
说实话,我是没有保底校的,这一点用我一位前辈的话来说就是:“我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如果读不到真正想读的项目,我宁愿全聚德不去”,在这一方面,世毕盟的导师们给予了我充分的自由和鼓励,一直跟我说:“只要你想申请的专业,你都有实力去竞争”,虽然最后还是被彩票校拒绝了哈哈,但是至少是没有遗憾的。
由于我个人是有一些名校情结的,所以选择的基本是综排比较高的学校开设的这方面的项目。这里补充一点,我申请BA其实算是有从众属性的,因为我比较想留美工作几年,结合我的能力优势和喜欢的工作,做 tech consulting和 PM是比较理想的job,而BA这个专业是相对来说近是对口、退可先做BA与DS曲线救国。
申请timeline
准备简历、WES认证8-9月
General文书9-10月
10月下旬开始网申
基本在12底写完所有文书
1月7日前完成网申2月-3月初面试
3月集中收到AD
我其实是一个有点拖延症的人,为了克服这种拖延症,我会用一些硬性的DDL要求自己,比如Duke MQM R1的DDL很早,10月23日,我当时为了push整个申请进程,所以逼着自己赶时间投了第一轮。
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在申请中很正确,一是让我在12月初就有一个自己会很开心去读的项目,丢了好几个保底项目。二是心态也平和了很多(除了交了2000刀的deposit)特别是今年BA的申请真的是异常激烈,明年还不好说,建议大家一定要尽可能早提交网申,这样即便被拒也是早出结果,后面也有补申的空间。
此外申请过程大家也要对于自己的进度非常清晰,我是自己做了一个EXCEL表格来管理每个项目的进度,大到宏观的DDL、账号密码、申请网址,小到每一版文书修改版本记录。这不仅让我在事情多如牛毛的申请季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且让我更加注重申请的过程与细节,而不是结果,最后也意料之中地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关于文书
我个人认为BA申请,文书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标化成绩大家都差不多,怎么把你的经历和思考展现在文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虽然写了一版general版本的文书,上面包含了我所有重要经历,可以提取各种段落组成新的文书,但是在更改的细节上还是本着“字字珠玑”“每句话都要有意义不然就删掉”
世毕盟的两位老师也是非常负责,每版文书不包括我自己更新的版本,与世毕盟的讨论修改基本都是在5遍以上,有时候定稿了,给GGU Native Expert Team修改后我也会挑出问题要求重新部分润色语言。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个项目DUKE MQM,当时已经把文书都写好快定稿了了,但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于是又大晚上跟咨询师小姐姐讨论了一下,最后把文书都推翻了重写,虽然又费了好大的精力,但最后定稿的文书很满意,最后我也顺利拿到了这个offer。
关于录取的项目
关于这四个项目的申请经验,先给大家献上一个timeline:
Duke MQM:10.23网申提交-11.18通知面试-11.26面试-12.11 offerBerkeley IEOR Fintech:11月中旬寄送GT-12.30网申提交-2.26通知面试-3.11 offerCMU BIDA:1.3提交网申-1.5提交video面试-3.20 offerColumbia MSBA:2.13提交网申-2.26video面试-4.2 offer
这里可以跟大家说说我对这几个项目的理解,其实都是各有千秋,主要看适不适合自己:
MQM这个项目是出了名的迷,今年申请的三维bar很高,并且很看重文书,喜欢leadership和diversity一点的学生;项目课程设置应该是BA里最不tech的,但Fuqua商学院的network非常强,如果是想要回国从事咨询或者金融的话,这个项目应该是非常适合了。(这里要说一点,MQM的留美就业其实还是不错的,听学姐说去年整个项目200人左右回国的只有个位数)
Berkeley IEOR Fintech 这个项目是在工程院下的,就业数据挺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项目只有9个月,但是可以extend一学期(去年申请extend都批了,今年应该也行?);跟硅谷科技公司的network机会挺多的,并且Fintech track的capstone是和摩根合作的。我个人是想要给自己到底去金融行业还是科技行业一个option,所以最后选了这个项目。
CMU BIDA 这个项目应该算是BA中最tech的那几所了,比如先修课程要求要有Java。这个项目就业率没得说了,并且16month还有实习,毕业想去做BA/DS应该是很好的项目了。今年BIDA应该是扩招了,发的offer比去年多很多,但是我觉得并不会影响项目的质量
Columbia MSBA 这个项目评论差异比较大,优势的地方就在于,哥大牌子好,纽约金融没的说,并且也是项目时间长有机会实习的;缺点就是career service以及哥大金融相关项目太多了,内卷比较严重。But如果我是比较坚定要做金融,仍然会选择哥大BA。
补课
前面也说到了,我的编程能力其实很弱,我也不知道这些个项目为啥录我(大概是我比较可爱哈哈哈
我的相关课程就是人均的cousera python for everybody,然后在实习中运用到了一些去做金融数据分析和建模,我是5月份开始补课的,补到了8月份,上完了 cousera的5门网课这里非常愧疚,没有很认真地去上,上了感觉就忘了。导致我实习的时候一行一行百度代码很痛苦,也导致我现在拿到了AD疯狂补课
所以我建议跟我背景差不多的上课同学要趁早开始补课,而且一定要选学校的数学和计算机课,不论是从含金量和是掌握程度(毕竟是有跟GPA挂钩的考试),都比网课高得多当然如果是已经来不及选学校的课的同学,也建议大家不要对网课浅尝辄止,多听听advance的课程。
面试
商科的面试基本都是行为面,最重要的就是展现出你的真实与自信。我在申请季进行了若干次机器面以及四次真人面。我的感悟就是“一回生二回熟”,想要提高面试的表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方面采取了准备托福口语的策略,我会把面经上重要的问题积累下来,写出逐字稿,然后一直练习到可以像自然地随口说出一样。同时世毕盟也为我每一场真人面安排了native expert进行模拟面试,这些都让我的面试有较高的通过率。
结语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小姐姐,当时就是因为她我才签的世毕盟。她是一个特别温柔又美丽,负责又干练的人。在我最焦虑最茫然的时候,她一直在鼓励我走好当下每一步,不要放弃对每一丝丝机会的努力和争取。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她的提醒,防止了重大失误的发生。并且真的是24小时在线秒回,每次解答问题都非常耐心细致,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大概这就是优秀的人吧哈哈哈)我也很感谢我的mentor,在对于我的文书特别是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建议。希望在世毕盟的帮助下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申请战绩!
来源:留学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