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说起国产腕表,脑海中呈现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设计上多以基础款和经典款为主,几乎没有新意;品牌的影响力进存在于国内,在全球腕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走时精准度与机芯故障等问题出现较为频繁……不得不说,过去的国产腕表真的有很多这些问题。但是在这几年中国产腕表的
[腕表之家腕表品鉴] 当我们说起国产腕表,脑海中呈现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设计上多以基础款和经典款为主,几乎没有新意;品牌的影响力进存在于国内,在全球腕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走时精准度与机芯故障等问题出现较为频繁……不得不说,过去的国产腕表真的有很多这些问题。但是在这几年中国产腕表的复兴是有迹可循的,更多的品牌逐渐崛起,个性化与创新款式不断出现,机芯等工艺也在不断迭代升级,甚至一些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而目前国产腕表中,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我们国产腕表工艺的品牌,一定是贝伦斯,而且只能是贝伦斯。
林秉强所创立的国产品牌贝伦斯,品牌名称源自对于德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致敬
从2012年创立以来,贝伦斯就一直在走原创制表为基本原则的创新之路。而说起贝伦斯彻底迎来曙光还是在2020年的瑞士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GPHG)上,贝伦斯两款腕表BHR-022 转子与BHR020 无极同时入围GPHG,而这也标志着贝伦斯正是成为我们“国货之光”。到了2023年,贝伦斯更是在全球1500多个腕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了LVWatch Prize独立制表大奖。是贝伦斯的哪块腕表入围了LV Watch Prize独立制表大奖呢?没错,就是今天我们要品鉴的“主人公”——贝伦斯创想家系列BHR030 惊鸿之笏黑色11克碳纤维限量款。
贝伦斯创想家系列BHR-022 转子灰色盘腕表 和 贝伦斯创想家系列BHR020 无极(蓝色盘)腕表
贝伦斯创想家系列BHR030 惊鸿之笏入围 LV Watch Prize 独立制表大奖,右侧为品牌创始人林秉强
“惊鸿之笏(hù)”够有诗意,够有韵味。“惊鸿”直译上是受惊的鸿雁,多用于表达瞬间的惊艳,以及灵动、轻盈、飘逸的美感。“笏(hù)”在熟知古代历史的表友会明白,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象征着身份、地位和礼仪。所以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不难理解,所呈现的表款不仅轻薄惊艳更是如同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笏板的形状,弧形表壳和弧形机芯设计。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笏板 与 贝伦斯创想家系列BHR030 惊鸿之笏
就像手持笏板一样,弧形的表壳曲线能够完美贴合手腕,舒适度直接拉满。从惊鸿之笏的推出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外形的设计,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款腕表的表头仅仅只有11克。11克什么概念?一枚一元硬币的重量大约为6克,11克甚至比两枚一元硬币还要轻。超乎预料得轻,更是在发布时刷新了当时机械腕表重量的世界纪录(目前世界纪录已经被新锐品牌Ming Thein的Ming LW.01 Ultralight所取代)。11克的表头,加上表带也只有31克左右,不过约20克的氟橡胶表带重量比表头还中,就显得有点“头重脚轻”了,但30克的重量放在顶级腕表中也依旧够出彩了。
42.6mm x 38.6mm的尺寸,5.2毫米的厚度,30克的重量,还有完全贴合手腕的弧度,在佩戴上是真的能做到轻薄无物,伸缩进衣袖绝对顺滑无阻碍。表头仅仅只有11克还是得益于贝伦斯自主研发的SPSCF碳纤维材质,不仅重量轻,但是强度和耐用度上都非常高,在光线下能够呈现一种独特的光泽感和拉丝感。
除了材质的独特性之外,为了达到这样的轻薄的厚度和重量,贝伦斯选择了与伯爵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腕表一样的,将腕表机芯与表壳融为一体的方式;同时也采用了与理查米尔UP-01同样的,将极难加工的碳纤维材质或钛合金材质(灰盘白带款)一体成型而减少重量。
下面我们把视线放在这个并不规则的梯形镂空表盘上,因为机芯直接与表壳融为一体,所以通过表盘就能直接一览机芯的运作,而时间显示就融合在机芯轮系之中。大面积的镂空处理,将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完全展现出来,包括齿轮、发条、擒纵装置等精密部件。纯黑的表盘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够呈现独特的拉丝质感,也更加能够突显机芯齿轮的精密运作。纯黑的表盘和大面积银色的部件上深紫色的轴承点缀其中,更显高级和优雅。
整块腕表的时间呈现上没有使用传统的布局和时间显示,时和分均采用逆跳显示,盘面的左下角、摆轮的左侧放置的是扇形的小时逆跳显示,盘面右下角、摆轮的右侧放置的是扇形的分钟逆跳显示。小时和分钟的刻度被巧妙地安排在表盘的两侧,用白色刻度突显,同时两根黑色指针的箭头被红色凸显,能在保证整个盘面用最大化的方式呈现机械运转的美态的同时清晰便捷地读时。左上角还有同样用红色箭头标注的动力储存显示功能,在这款手动上链的机芯中,可以随时观察剩余动储的动储显示就十分重要了。
双逆跳的设计在腕表上并不常见,也多是日期和月份的双逆跳显示,但是小时与分针双逆跳显示就更为少见。这就要求机芯的结构要更加复杂。每当一个小时的重启和12小时的结束就能一览从末端跳回起点,这种动态美可以在一天中重复上演,也更加能够增加腕表的玩味。
内部使用的是贝伦斯自产的BM02型手动机械机芯,仅为4.3毫米的机芯厚度也使得机芯与表壳融为一体后把腕表的整体厚度控制在5.2毫米。搭载了品牌自产三摆臂无卡度摆轮+自产避震器,机芯的振频达到每小时28800次,动力储备能力达到38小时。更重要且出人意料的一点在于,贝伦斯为了使机芯能够更加紧密的贴合弯曲的表壳,而选择将机芯在布局做出了倾斜的角度,齿轮与齿轮的衔接之间存在4.2°的倾斜角度,细节拉满。
或许再这样一款国产表推出后大家都会对于腕表的走时准确性和性能产生怀疑,毕竟超薄腕表的精准度一直都不太敢抱有期待,但是根据表友们的自行检测结果来看,每日平均误差在6秒左右,已经是很优越的能够达到天文台的水平了!
在这款惊鸿之笏推出的2023年,全球著名的钟表博客网站FratelloWatches做年度总结时,更是将这款表与雅典表FREAK X OPS和独立制表品牌CZAPEK的镂空腕表并称为最惊艳的三款腕表。说这款惊鸿之笏是国产表的新高也好,把贝伦斯比作国产腕表的未来也好,这些都绝不是空口来风,毕竟实力真的摆在了这里。(图/文 腕表之家 YIYI)
来源:腕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