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360影视 2025-02-02 18:35 2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的治疗中,医生根据血糖升高情况,可为患者提供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但部分糖尿病患者未能遵医嘱,行药物规范化治疗,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心脑血管、脏器等均可能受到损伤。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的治疗中,医生根据血糖升高情况,可为患者提供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但部分糖尿病患者未能遵医嘱,行药物规范化治疗,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心脑血管、脏器等均可能受到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患者对自身病情重视程度欠佳,使得血糖反复波动,葡萄糖氧化受阻,含量增加,使机体乳酸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难度增加,出现乳酸代谢失衡,乳酸被过度堆积后,发展为乳酸酸中毒。

在临床上,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但治疗困难,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可在乳酸向葡萄糖转化过程中发挥阻碍作用,抑制乳酸升高,但很难使乳酸恢复至正常水平。且该病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为隐匿,临床诊断时容易漏诊或误诊,因而易导致患者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产生休克。若乳酸水平在 13mmol/L 以上,会导致98%左右的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死亡。已有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造成的病死率约为 50% 以上,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血糖可正常或升高;血清乳酸≥5 mmol/L(严重时可达20-40 mmol/L);动脉血气分析 pH

乳酸性酸中毒根据组织是否缺氧分为两类。

组织缺氧型(A型):体内组织缺氧、氧利用障碍或组织灌注不足所致,如脓毒症、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等;

无组织缺氧型(B型):体内无缺氧因素,由细胞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乳酸产生过多,包括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某些药物的使用、乙醇中毒、过度运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组织低灌注:如心力衰竭、休克等。

2.组织缺氧:如严重贫血、呼吸衰竭等。

3.某些与葡葡糖代谢相关的酶的先天性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丙酮酸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的缺乏。

4.其他增加丙酮酸合成或减少其利用的药物或物质:如水杨酸、乙酰氨基酚、儿茶酚胺、甲醇、乙烯乙二醇等。

5.肝肾功能不全:导致乳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发病较急,其临床表现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似,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易被原发病或各种诱因中相关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应注意避免误诊或漏诊。

一般轻症者仅有乏力,食欲降低、头昏、呼吸稍深快等表现。

中至重症者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酸软、口唇发绀,无酮味(烂苹果味)的深大呼吸、血压下降、脉弱、心率快,可有脱水表现,意识障碍,四肢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瞳孔扩大、深度昏迷或出现休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1 补液:如果患者伴有血压偏低,脱水和休克,应积极使用生理盐水补液扩容,纠正休克,以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和心排出量。同时给予利尿,以帮助乳酸的排泄。由于此类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补液过快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加重,有条件时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补液速度,必要时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休克。

02 血糖控制:患者通常血糖升高不明显。但应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物,特别是双胍类药物,使用胰岛素治疗。因患者通常伴有组织灌注不足,故不使用皮下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建议使用静脉胰岛素输注,以控制血糖,注意补充能量供应,有利于机体对乳酸的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3 纠正酸中毒:轻度的酸中毒并不需要使用碱性药物,但中度的酸中毒应及时补碱治疗纠正,可用5%碳酸氢钠缓慢静脉滴注。同时监测血钠、血钾,及时纠正血电解质紊乱。

04 吸氧: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机械通气等,糖尿病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大多偏低,吸氧有利于提高组织供氧量,促进乳酸的氧化,从而纠正乳酸酸中毒。

05 血液净化: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低血压、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血液净化治疗可以通过滤过和吸附,清除水和乳酸。因为乳酸是小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血液滤过器,短时间内清除乳酸性酸中毒往往效果欠佳,持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更佳,同时还可通过血液净化调整患者全身组织灌注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综上所述,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且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糖尿病乳酸酸中毒重在预防。糖友应积极控制血糖,监测血糖,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定期体检。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来源:肾友之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