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3岁挑大梁,主持北京电视台的《家庭百秒十问知识竞赛》,家喻户晓。
文|西九
编辑|司徒夜
她是《北京人在纽约》中的“阿春”。
也是《大风歌》中毒辣睿智的“吕皇后”。
在影视剧中,她饰演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而又经典的角色。
她就是演员王姬。
但事业上再成功,也无法弥补她内心对一儿一女的亏欠。
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儿子出生就是个智力障碍。
因为儿子生病,又不得不让女儿帮家庭减轻负担。
王姬看似光鲜亮丽的人生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
1987年,在北京人艺待了7年的王姬,放弃一切。
只带着60美元身家,就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一个已经在国内深耕七年的演员,为何突然前往异国呢?
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人艺的“束缚”。
曾经,她的青年时期也是无比辉煌的。
14岁进入解放军文工团,接受艺术熏陶。
19岁考入北京人艺,在一千四百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与“狄仁杰”梁冠华、“小品女王”宋丹丹成为同班同学。
23岁挑大梁,主持北京电视台的《家庭百秒十问知识竞赛》,家喻户晓。
但等她名气大涨之后,人艺反而成了她的“牢笼”。
北京人艺人才济济,即使王姬在外是风光无限的主持人。
但在这里,却一直不受重视。
在很多同学已经能演主角的时候,她还在台上演配角。
“我觉得我也应该可以演主角,为什么我会在戏里面给同学跑龙套,不平衡。”
有时候主角们完成不了的戏,让她尝试她都能完成得很好。
正因如此,她心中的愤懑越积越多。
在不受重用的日子里,她经常和宋丹丹一起喝酒解闷。
“我不是那里面的主菜,不是大鱼大肉,就是调味品,有时候还是旁边的配菜。”
王姬这样形容在人艺的日子。
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王姬也一直以为,只要耐心等待就能迎来翻身的那天。
但她等到的,却是人艺的“背刺”。
她在北京电视台当主持人出名之后,有很多外面的戏来找她。
但都被人艺以“她是人艺的人,要为人艺服务”为由推掉了。
一年时间,人艺替她推掉了44部电影,以及两届春晚的主持工作。
那时候,王姬虽然不缺戏演,但每部戏都是小角色。
“我恨观众!”
在低谷时期,王姬曾这样说。
前往异国的第二个原因,是父亲的“奚落”。
他的父亲是一位支边战士,从小对她管教非常严格。
14岁去考文工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逃离父亲的管控。
王姬出生于1962年,父亲对她的评价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因为她出生于特殊的政治时期,从小没怎么读书,加上她又是跳舞的。
所以她觉得自己在父亲心中就是个“低能儿”,什么都干不好。
王姬的性格,就是典型的“你越说我不行,我越要证明给你看”。
不蒸馒头争口气。
1987年,她毅然辞职。
离开奋斗了7年的地方,到美国加州大学学表演。
不过,去的不止她一个人。
02劳累过度愧对儿子在文工团的时候,王姬就遇到了爱人高峰。
两人都是团里的舞蹈演员,还是搭档。
在青春萌动时期,两人经常一起拉手搂腰地跳舞。
时间长了,就走到了一起。
在人艺郁郁不得志的那几年,高峰都一直陪在她身边。
所以她选择去美国,高峰自然要陪着去。
但美国的生活,哪有那么容易。
每年7500美元的昂贵学费,一窍不通的语言,对未来的迷茫,都压得她喘不过气。
一天两片面包,渴了就喝口凉水。
这样的生活,王姬过了好几年。
直到高峰申请五次签证,终于成功到达美国之后,她的生活才开始变好。
1991年,两人结为夫妻。
婚后在美国做起了小生意,还拿到了美国绿卡。
生活已经步上正轨的王姬,甚至一度都没了当演员的想法。
直到偶然遇到冯小刚。
一次她回国谈生意,在饭局上被推荐给冯小刚。
接下来就出演了大众熟知的冯导和郑晓龙联合执导的爆剧《北京人在纽约》。
这部剧一播即爆,让她获得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
王姬彻底火了!
但这部剧成就了她的事业,却“毁”了她的儿子。
王姬开始这部剧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妊娠反应。
她竟然怀孕了。
但这部剧是她时隔很久重回演员行列的唯一机会,她不想放弃。
加上她1991年已经生过一个女儿,觉得怀孕生子也不是多难的事。
所以就打算咬紧牙关撑过去。
剧组的工作人员也都非常照顾她。
但即便如此,熬夜总是免不了的。
当时剧组工作人员分为两个组,冯导带一组,郑导带一组。
工作人员可以分组,轮流休息,但演员是休息不了的。
经常是拍完这一组的戏,就马上去另一个组。
戏中的餐厅戏,都是要等到餐厅关门之后再拍。
所以王姬白天照常拍别的戏,晚上十一点之后开始拍餐厅戏。
凌晨三四点收工是常有的事。
还有一次,三天三夜没睡觉。
当时王姬觉得对不起儿子,因为自己作为母亲没有休息好。
但她并不知道过度劳累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伤害。
她拍完《北京人在纽约》,已经怀孕快6个月。
去医院一检查,傻眼了。
孩子四个月里基本没怎么生长。
儿子出生之后,就被诊断为先天性的智力障碍和自闭症。
王姬欲哭无泪,一次又一次责怪自己不该那么辛苦。
不过既然是因为她才导致儿子的这个病,那她只能义无反顾担负起照顾儿子的重任。
03投资被骗倾家荡产儿子小时候,王姬还对治愈他抱有一丝希望。
所以她那几年拼命拍戏赚钱。
赚到的钱几乎都用来给儿子治病。
天南地北的医院,但凡有一点希望,她都带着儿子前去看病。
但可惜,这个病无法治愈。
渐渐地,王姬也明白了这一点。
于是她不再执着于攒钱看病,而是将钱存下来,留给儿子以后傍身。
王姬年龄渐渐增大,基本与电视剧女主角绝缘。
只能演些小的角色。
通过多年的累积,她终于攒了几百万。
可这笔钱偏偏被一个不怀好意的朋友盯上了。
那个朋友明里暗里给她介绍投资项目,再三保证一定能赚钱。
试着投资之后,王姬尝到了甜头。
所以就将所有积蓄都投进去,期待来个“大翻身”。
但她等来的,是朋友不见,项目破产的结果。
年过五十岁,所有积蓄被骗个精光,这个打击对王姬来说是致命性的。
她不敢想没钱之后,如果自己万一有什么意外,儿子该用什么生活。
这时候,她想起了女儿。
04要求女儿还债高丽雯出生在父母极其相爱的那几年,享受了两年的“独生女”时光。
弟弟出生之后,母亲由于愧疚便将更多的时间和爱,都放在了弟弟身上。
她曾经在节目中提到:
“从小上寄宿学校,非常郁闷和孤独。”
但让她更加郁闷的,估计是有一个智力障碍的弟弟。
高丽雯遗传了母亲的美貌,2011年参加华裔小姐纽约赛区的比赛,获得了“最上镜小姐”的称号。
随后就被母亲带着开始进军演艺圈。
2011年,母女俩出演电影《危情营救》。
两人在剧中饰演的也是一对母女。
2012年,母女俩出演电视剧《生死一线间》。
在娱乐圈赚钱之后,王姬也说出了她带女儿进演艺圈的初衷。
王姬如今已经年过六十岁,她深知不可能陪伴儿子一辈子。
为了给儿子留下傍身钱,她这些年也没闲过。
但她年纪大了,接到的角色有限。
所以她想让女儿也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费用。
为此,她为女儿列了一个“十年还款计划”。
工作第一年上交全部收入。
工作第二年上交90%的收入。
工作第二年上交80%的收入。
往后依此类推。
直到第十年上交10%。
儿子高晓飞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但智商永远停留在四五岁。
王姬的慈母之心,我们可以理解一二。
但这对于女儿来说,实在是一种束缚。
赚的钱要按比例上交,如果哪天母亲真的有什么意外,照顾弟弟的责任自然会落到她身上。
如此重担,不知道她能不能担得起呢?
好在高丽雯现在已经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她的另一半是著名演员薛郜文,曾饰演过《羞羞的铁拳》中的“吴良”。
如果将来高丽雯真的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也有一个人能与她分担。
结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王姬忙活半生,一直都在为儿子打算。
甚至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生活。
对儿子来说,她绝对是一位合格的母亲。
但对于女儿来说,是否合格,有待商榷。
你觉得她为女儿制定的还债计划合理吗?
部分参考资料:
央视网|爱的代价——王姬做客《艺术人生》2003年07月30日
凤凰网|王姬:曾在人艺受排挤 郁闷时与宋丹丹痛饮2013年01月21日
来源:司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