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山河锦绣又一村丨走进云南红河阿者科村

360影视 2025-02-03 08:27 2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是一个哈尼族古村落。2024年,阿者科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特别策划《文化中国行·山河锦绣又一村》,2月3日,我们一起走进“围着火塘喝咖啡”

央广网北京2月3日消息(记者李腾飞 张如尧 云南台记者袁晓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是一个哈尼族古村落。2024年,阿者科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为“最佳旅游乡村”。特别策划《文化中国行·山河锦绣又一村》,2月3日,我们一起走进“围着火塘喝咖啡”的阿者科村。

位于哀牢山顶、梯田云海深处的阿者科村,只有六十多户人家。森林环绕着村庄,出门就是绵延的梯田,这样的风景,阿者科人看了一代又一代。

阿者科完整保留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在耕作历史中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的生态系统。跟随00后哈尼族姑娘高花走在村里,随处可见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

高花大学毕业后,选择从大城市回到家乡,成为阿者科村最年轻的一名导游。她向游客介绍蘑菇房、梯田和村寨的点滴,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热爱的生活。

高花:现在我们站的位置就是三层,是我们平常晒粮食的一个地方。这是我们的茅草顶,是用水稻秸秆一层一层铺起来的,下雨的时候,雨水能够顺着坡度往下流。

在保持村落原真性和遗产完整性的基础上,阿者科对村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周边梯田生态资源进行梳理、保护和利用。游客来到阿者科,既能赏梯田、看山水,又能深度探索哈尼族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

陕西游客赵先生:我去过不少古寨,它整个房屋的结构类似于吊脚楼,底下是石和土泥混着的,强度肯定要比吊脚楼强,但吊脚楼所具有的底下养动物上面住人的功能,它又满足了,防潮也满足了。非常好,很神奇。

2024年,阿者科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村里的游客更多了。高花说,为了接好这一波热潮,村里孵化了更多旅游项目和业态。

高花:这里称为火塘咖啡,一边围着火塘,一边喝着咖啡。我们平常就拍点小视频,发各种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阿者科。

阿者科的发展,让村里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元阳县政协副主席朱文珍说,现在大家尝到了生态文明的甜头,也想更好地去保护和传承幸福美好的家园,让村寨的树常绿,梯田的水长流。

朱文珍:我们栽水稻原来亩产值有三千元左右,到现在达到五千元,成了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产业。哈尼梯田是我们的生活空间,更是我们的生产空间。老祖宗留下的这片宝贵遗产,我们要代代相传,让老百姓在长期的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中,不断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