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大概率会怀疑自己进了平行宇宙——前排小孩笑得从椅子上滚下来,后排中年大叔对着申公豹偷偷抹眼泪,散场时年轻人举着手机狂拍“小爷是魔鬼,那又如何!”的台词发朋友圈,角落里还有一群爱国者,举着放大镜在银幕上找美元符号......
走进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大概率会怀疑自己进了平行宇宙——前排小孩笑得从椅子上滚下来,后排中年大叔对着申公豹偷偷抹眼泪,散场时年轻人举着手机狂拍“小爷是魔鬼,那又如何!”的台词发朋友圈,角落里还有一群爱国者,举着放大镜在银幕上找美元符号......管你是6岁还是60岁,进来都得被它摁头灌一口特调鸡汤。
要说这片子为啥能火到预测60亿票房?
根本不用扯什么电影工业、文化输出的大词,就凭它能让全国观众各取所需——小孩看个乐,家长看教育意义,年轻人看反叛热血,中年人看职场暗喻,显微镜党看政治彩蛋。甚至有人二刷就为了验证“玉虚宫地砖花纹是不是美联储标志”,这种全民参与的疯狂架势,票房不炸才怪!
我所在的那一场,座无虚席。小朋友们整个场的笑点都一样,齐刷刷得笑,可见饺子是懂得孩子笑点的。尤其是哪吒和敖丙使用冰火合体,放出雾的时候,和几个龙王打斗,孩子们都乐开了花。小朋友们喜欢哪吒这样调皮活泼的孩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喜欢里面各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哪吒简直成了全国熊孩子的精神领袖,听说有宝妈吐槽:“现在孩子走路都学哪吒扭屁股!”
你以为家长是来当人形钱包的?错!他们才是隐藏的VIP用户。
当李靖夫妇送别哪吒,多少老母亲在黑暗里抹眼泪。当哪吒母亲抱着全神都是针的孩子告别的时候,我身边的大叔都哭得稀里哗啦。
家长从动画片中能看到小哪吒的勇敢,讲信用,另外就是孝心。
这个片子就是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小哪吒真是一个十分爱父母的孩子。如果孩子想看第二篇,家长当然愿意带去再看一遍。
很多家长说,这部片子直接让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连夜召开和解大会,有家长在抖音晒票根配文:“看完电影,娃主动给我捶背了!”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老登电影,哈哈哈,太形象了。
这部电影年轻人或者受压迫的中年人能从中看到一个反叛精神。推翻那些老登们建立的旧秩序,建设一个新秩序。
那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
简直就是年轻人的呐喊!
年轻人估计看得热血沸腾。
电影院里的00后集体颅内高潮,B站弹幕秒变大型职场吐槽现场:“元始天尊给哪吒贴标签的样子,像我那PUA下属的领导!
”“敖丙背着全族希望活得小心翼翼,本社畜狠狠共情了!”
有人说他从里面看到了申公豹作为小镇做题家的无奈。
好不容易爬上了上层社会,可是自己依然改变不了命运。自己练就的一身本事,只能被人当作枪用。
当申公豹说出“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全场中年人突然集体沉默。
这个结巴豹子精修炼千年比不上关系户太乙真人,像极了985学霸给领导儿子当垫脚石;
东海龙王全家996给天庭打工三千年,最后连编制都没混上,分明是中年打工人的悲凉写照。
小红书连夜冒出《从哪吒学中年自救》的爆款笔记,中年观众们表面淡定,实则偷偷把微信名改成“东海在编龙王”。
显微镜党眼里的《哪吒2》:全民来找茬大赛
当#哪吒2美元符号#冲上热搜时,这部电影正式晋级为全民智力闯关游戏。玉虚宫弟子腰牌上的“$”符号让微博炸锅,美分党骂“文化入侵”,战狼派赞“讽刺美帝”,历史考据党翻出商朝贝币考证三天三夜;
有人说龙宫立柱神似华盛顿纪念碑,技术宅用CAD对比出87.53%相似度;
连哪吒吼的“打破天命”都被解读成政治隐喻,豆瓣吵架楼盖了三千层。
观众二刷三刷就为验证“玉虚宫地砖缝里有没有藏二维码”,逼得影院经理哀求:“求你们别抠银幕了!”
60亿票房的终极密码:把所有人变成“自来水”
当猫眼预测票房要冲60亿时,这部电影早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是小孩的游乐场、家长的教育片、年轻人的热血番、中年人的职场镜、显微镜党的解谜书。
每个群体都在疯狂安利:“带孩子看的说可以教孝道,年轻人说能治精神内耗,中年人说看懂职场潜规则,连退休大爷都说在龙宫看到了国际形势......”
这种全民当“自来水”的盛况,让影迷自信:“60亿不是终点,我们已经等不及看哪吒大闹好莱坞了!”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