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发作的女儿被成功拯救,如何化解了她心中的逃避?

360影视 2025-02-03 13:06 2

摘要:小学和初中阶段,阿樱在父母任教的学校就读,虽然性格有内向,但人际关系尚可。

阿樱是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身材瘦小,一侧眼睛有些斜视。

父母都是乡镇中小学教师,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家长教育方式属于专制型,亲子关系一般,还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妹妹。

小学和初中阶段,阿樱在父母任教的学校就读,虽然性格有内向,但人际关系尚可。

考上县城高中后,阿樱住校,但在开学约两个月后由于不适应宿舍集体生活而退宿。

刚开学的一个月,阿樱情绪状态良好,有班级归属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对她的关心。

开学两个月后,阿樱提出退宿,理由是她在学生宿舍洗澡和上卫生间要等很久,晚上睡不好。

在离开宿舍以后,她开始上课发呆,天天低着头,有时候还迟到、请假,成绩逐渐退步。

后来,她坚持要求到教室后面坐,说自己肠胃不好,一紧张就会放气影响人,怕周围的同学讨厌她。

阿樱性格内向,多思多虑,以前这并没有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但最近她经常打电话回家哭诉,说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说话做事常常针对她,她想转学到一个没有熟人的学校。

阿樱处在青春期,认为自己的外貌得不到同龄人的喜爱。

当她发现周围人对她没什么交往热情时,原本自卑孤僻的性格被强化,害怕身处人群中,害怕被负面评价,情绪紧张时还会肠胃不适。

阿樱性格内向,经常没有通过事实求证就妄下判断。

阿樱胆子小,周围同学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让她以为在针对她。

她自我评价低,过度关注自己的表现,害怕被别人看出自己的缺点。

班主任关心她,她却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才找她。

同学主动来找她,她明明很开心,却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

阿樱认为自己冷漠、讨厌、会伤害人,这种认知扭曲导致她产生负面思维,也使她总是体验到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做出回避交往等负面行为。

上小学和初中时,阿樱在父母任教的学校就读,与什么人交往、该怎么交往等常常在父母指导下进行。

进入高中,在远离父母的新的人际环境中,她的交往能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于是对交往越来越恐惧,宁愿一个人缩在教室后面。

她的抑郁情绪主要是由不知怎样跟同学、老师交往引发的。

与正常的社交焦虑鉴别,大多数人都有过社交焦虑或回避的经历,但这种害怕是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不会妨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阿樱独自坐在教室后面有一个月了,刚开始她只是觉得班上的同学讨厌她,到后来她觉得外班不认识的同学也在讨厌她。

这种强烈的害怕和社交回避,与正常社交焦虑有区别。

阿樱说:“当我打电话给妈妈问舍友的一些行为是对是错时,一个舍友进屋了,我想她可能听到了,如果她传播出去,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我。”

“我的同桌在一开始时会和我说一两句话,但后来她只在课堂上跟我交流,她是不是嫌弃我,所以才不愿意跟我说话呢?后来我也就不跟她说话了。”

“我和我的同桌都有肠胃不适的情况,周围有同学说臭,我想同学们肯定认为会有臭味是因为我,而不是因为她,所以我总用眼睛瞪她。”

“我现在坐教室后面一排,每个人要从我的背后经过,总有些男生会撞到我的椅子,我想可能是我之前的一些事让某些女生不爽,这些男生替她们来报复我,我很害怕。”

我:舍友进来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阿樱:我当时想,糟糕,刚才的电话内容可能被她听见了。

我:你因此感到担心害怕吗?

阿樱:是的,我担心她跟其他舍友说这件事,传出去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我。

我:后来呢?

阿樱:后来好像没听到她们说过这件事。

我: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导致你有这种想法。你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阿樱:大家会议论我,用那种眼光看我。

我:是什么样的眼光?

阿樱:也许是愤怒,也许是讨厌,我的品质不好,会伤害别人。

阿樱:那我该怎么办?

我进行场景重建干预,通过反复练习新的社交方式,帮助她发现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掘自己的优点,从而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缓解人际焦虑

我鼓励阿樱将学习到的交往技能经验,运用到班级交往的真实场景中。

阿樱肯定自己在交往中的进步,反思自己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阿樱的状况有了改善,她上课时会把头抬起来了,她开始很认真地听课和做笔记。

在阿樱接受心理干预的同时,我对家长进行了家庭指导。

父母尽量抽空陪伴孩子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并进行饮食调理,改变以往专制型的亲子沟通模式,更多地倾听、鼓励和包容,给她更多的自主空间,这给阿樱带来很大的支持力量。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樱的病理性记忆,家里有一本书不见了,母亲硬说是她拿的,可她的辩解却根本没人听得进去。

这种被冤枉的滋味真的很难受,就像是没人愿意相信她,没人愿意站在她那一边似的。

两个月后终于水落石出,妹妹声称拿走了书。

然而母亲对此事似乎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阿樱内心的委屈却无人能体会。

我对阿樱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委屈的情绪下降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樱和同学之间开始有了交流,她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她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座位,并发现当她使用社交技能后,同学们对她友好多了,这增强了她的交往信心。

渐渐地,她能够与同学良好互动,偶尔也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感悟。

来源:记忆重组刘承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