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高发,肝胆疾病患者如何科学防护?-大S去世引发的思考

360影视 2025-02-03 16:14 2

摘要:近日,一则“大S因流感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流感虽为常见呼吸道疾病,但对免疫力较弱的肝胆疾病患者而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尤其冬季流感高发,肝胆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科学防治。

近日,一则“大S因流感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流感虽为常见呼吸道疾病,但对免疫力较弱的肝胆疾病患者而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尤其冬季流感高发,肝胆疾病患者需格外警惕,科学防治。

一、为何肝胆疾病患者更需警惕流感?

1. 免疫功能受损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负责合成多种免疫蛋白(如补体蛋白)。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甚至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2. 药物代谢受限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肝功能异常时,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的代谢可能受阻,增加药物毒性风险。例如,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急性肝衰竭。

3. 营养储备不足

慢性肝病患者常伴随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机体修复能力下降,感染后恢复缓慢。

二、肝胆疾病患者的流感预防策略

1. 疫苗接种:安全且必要

优先选择灭活疫苗:肝胆患者可接种三价或四价灭活流感疫苗,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如鼻喷疫苗)。

接种时机:每年10-11月是最佳接种时间,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感季均可补种。

注意事项:严重肝功能衰竭或急性肝炎发作期患者,建议病情稳定后接种,具体需咨询主治医生。

2. 强化日常防护

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医院、商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勤洗手: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避免接触:远离发热、咳嗽人群,家中成员患流感时应分室居住。

3. 增强免疫力

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蛋、豆制品),肝硬化患者需遵医嘱控制蛋白量;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锌(如坚果)以增强免疫。

适度运动: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活动(如散步、太极),避免过度劳累。

充足睡眠:夜间11点前入睡,促进肝脏修复。

三、感染流感后的科学应对

若出现发热(≥38℃)、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就医:明确是否为流感(可通过咽拭子检测),避免自行用药。

2. 谨慎选择退热药:

- 避免超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日总量不超过2g),肝硬化患者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布洛芬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禁用。

3. 抗病毒治疗:确诊后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但需根据肝功能调整剂量。

4. 监测肝功能:感染期间及康复后1周内复查肝功能,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四、特殊人群:肝移植患者的注意事项

肝移植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感染流感后重症风险极高,建议:

- 严格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必要时提前服用奥司他韦预防。

- 发热时立即联系移植团队,切勿自行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结语

流感对肝胆疾病患者而言“非同小可”,但通过科学预防、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这个冬季,请牢记“疫苗+防护+营养”三要素,护肝护肺,平稳过冬!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循主治医生指导。

来源:肝胆疾病专家王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