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春节档“闹海”启示录:旧时的“思维”与今日的“神”

360影视 2025-02-03 18:35 2

摘要:2025年1月30日,即春节档第二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排片比例为25.3%,票房占比为35.4%。从1月31日开始,《哪吒2》的以上两项数据开始逐日走高,2月1日至今,该片收获了每日市场大盘一半以上的票房。此外,据媒体报道,在国内部分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当春节档开启仅仅3天,市场的走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5年1月30日,即春节档第二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排片比例为25.3%,票房占比为35.4%。从1月31日开始,《哪吒2》的以上两项数据开始逐日走高,2月1日至今,该片收获了每日市场大盘一半以上的票房。此外,据媒体报道,在国内部分城市,即使是在深夜凌晨放映的《哪吒2》,也座无虚席;甚至部分城市不得不将闲置的礼堂作为临时的放映地点,以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可以说,2025春节档完全变成了《哪吒2》的个人秀。业界对2025春节档的猜想也从“‘最强春节档’的冠军会是哪部电影?”变成了“《哪吒2》究竟能创造多高的新的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哪吒2》是否会在票房和观影人次两个层面都创下有史以来的第一”?

“可以说,在此前的任何一个档期,都没有出现过今日的情况。”一位影院管理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我们必须承认《哪吒2》的影片质量很出色,但是过去几年豆瓣评分超过《哪吒2》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个片子如此火爆的市场表现背后绝不只是内容质量。”

记者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观点,总结该片成为现象级影片的原因如下:一是过硬的内容质量,这是影片获得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基础;二是影片的内容有多处与现实生活的相通之处以及暗喻,引发了多个年龄段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三是相比同档期的多部影片,《哪吒2》的IP是最年轻的,这也意味着其束缚最少,创作思维也是最容易贴近当前时代潮流与居民需求的;四是同档期其他影片的表现不佳,进一步助推了《哪吒2》的“一飞冲天”。

截至记者发稿时,2025春节总票房为82.97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纪录,其中《哪吒2》票房为39.9亿元,占比近一半。

《哪吒2》的市场“战力”

“在档期开始前,以及春节档的第一天,我们公司内部都认为,这会是一次相对‘势均力敌’的春节档,毕竟每一部来头都不小。但是根据市场表现,在1月30日,市场表现其实就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表现分化体现在上座率、场均人次、观众画像、各平台传播情况等几个方面。

首先在上座率方面,记者从猫眼专业版了解到,自2025春节档开始后,《哪吒2》的上座率便一直保持在50%以上,其他5部影片则均处于逐日下滑的趋势;在场均人次方面,《哪吒2》自2025年1月29日开始便一直处在第一的位置。“这两项数据可以反映出观众对《哪吒2》的市场认可度更高,毕竟这是观众用脚投票、花了真金白银的最终结果。”该人士说,“影院从市场供需的商业层面考虑,必然会增加《哪吒2》的排片供给,但之后的几日数据显示,观众的观影热情不减,那么影院就会一直增加排片,直到供需达到平衡。”

在购票的观众方面,《哪吒2》也处于最均衡的位置。“虽然说,目前国内的观影主力是女性群体,春节档的家庭观影占比高,但并不代表男性的观影需求不被各方考虑,往年的《流浪地球》《红海行动》《飞驰人生2》这些春节档的爆款影片,就是男性观众占比较为突出。”该人士说,“《哪吒2》的优势在于全面,片中的殷夫人、石矶娘娘等角色与内容吸引了女性观众,动画与合家欢的属性也稳固了家庭观影的票仓。同时,在一些社会议题上也引发了男性观众的共鸣。李靖夫妇与东海龙王让为人父母的观众深感触动,哪吒与敖丙的角色性格,也让年轻观众感到热血。可以说,在观众层面,该片做到了真正的包容,即使不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放在任何一个档期,《哪吒2》都会成为年度乃至影史爆款。”

在2025年春节档开始前,“熊出没”系列被视作春节档的标尺,也是最有合家欢属性的春节档影片“常客”。“但‘熊出没’在很多观众心中,仍有‘低幼向’的表现,其他春节档影片也有一定潜在受众群体划分,但《哪吒2》本身的全年龄属性,更符合春节的欢快气氛。”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如是说。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此前向记者分析6部春节档影片的竞争重合度时表示,《熊出没:重启未来》的最大竞争者就是《哪吒2》,此外,《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下简称《射雕》)、《唐探1900》、《蛟龙行动》的同档期竞品中,《哪吒2》的排名不是第一便是第二。

在传播层面,猫眼专业版显示,从2025年1月30日开始,《哪吒2》在全网的日增曝光传播人次方面就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其余5部影片。若从累计的曝光传播人次数据来看,到2月2日,《哪吒2》也完成了对映前热度最高的《射雕》的反超。

截至2025年2月3日下午6时许,《哪吒2》的累计票房已超过39.9亿元,猫眼专业版预测到2月9日,该片上映12天时,将冲击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位置,且最终有望斩获68.17亿元的票房。灯塔专业版在2025年1月28日对《哪吒2》的最终票房预测为43.51亿元,随着该片每日刷新不同的中国影史各项纪录,灯塔专业版每日都在商调最终票房预测值,截至记者发稿时,灯塔专业版的预测为70.98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看,《哪吒2》在2025年1月29日至2月4日的春节档票房必然会突破40亿元。而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多影片在春节假期结束后还能继续收割票房。按照后续定档的影片名单来看,除了2月14日上映的《美国队长4》外,暂时还没有有力的竞争者,这也意味着,《哪吒2》的后续窗口期还很长。”上述影院管理公司人士说,“《哪吒2》打破《长津湖之水门桥》保持的中国影史票房纪录是大概率事件,但悬念在于,最终数值会有多高,以及在观影人次上能否打破由《战狼2》创下的、尘封6年的1.59亿人次的纪录。”

过时的大片

在2025春节档开始前,6部影片因特效影片多、IP基础雄厚、类型丰富、主创号召力强等原因而被业界称为“有史以来最强、竞争最激烈的春节档”。然而,从档期首日开始,就陆续有影片在竞争中不断掉队。

最先掉队的是《蛟龙行动》,首日排片占比仅7.7%,票房占比仅4.1%,截至记者发稿时,累计票房为2.6亿元,猫眼专业版与灯塔专业版对该片的最终票房预测分别为3.6亿元与4.08亿元。作为映前热度最高的《射雕》,其排片与票房在上映首日也出现了倒挂,随后便一路走低。猫眼专业版与灯塔专业版对其最终票房预测均在6.5亿元上下。春节档“常客”——“熊出没”系列,其每日排片都在9%上下,在2月1日更是反超了《射雕》,排在档期第四位。不过其日票房呈现逐日走低的态势,已从1月29日的1.38亿元减少至2月3日的约4000万元。《封神2》的首日排片占比与票房占比保持一致,但从第二天开始,也出现了排片占比高于票房占比的现象。两大平台对该片的最终票房预测均在12亿元左右。暂列票房榜第二位的《唐探1900》直至2月1日才出现排片与票房的倒挂,但在1月30日,《哪吒2》的日票房就高出《唐探1900》近1亿元,此后这一差距每日都在放大。

“从事后复盘其实可以看到,除了《哪吒2》之外的5部影片中,有两三部虽然是续作,但是要么前作的时间隔着有点远,要么筹备立项时间远,换句话说,是电影市场上一个阶段的产物。”从事电影制片的金妍分析认为,“在2018或者2019年之前的一段时间,业内一度认为,只要是视效大片,就能够给观众带来小屏幕所没有的感受。此外,在此之前,业界对流量过度追捧,在2017年的《战狼2》后,又掀起了一窝蜂的拍主旋律影片的热潮。所以有一段时间出现了重特效、重流量、重题材,却相对轻内容的现象。在2025年春节档的几部影片中,我们仍能看到这些现象的影子。”

记者了解到,“封神”系列于2018年便开机拍摄,原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陆续上映,但因主控方北京文化暴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其后期制作受到影响,上映时间一拖再拖。《蛟龙行动》是2018年年度票房冠军《红海行动》的续作,在博纳影业于2022年8月在A股上市后发布的第一份半年度报告中,就提及《红海行动》(原名《红海行动:虎鲸行动》)已立项。目前《封神2》的豆瓣评分是所有已开分的春节档影片中最低的,为6.2分,《蛟龙行动》则是6.5分。此外,《唐探1900》是“唐探”系列第四部院线长片,首部于2015年贺岁档上映,虽然第二部与第三部的票房持续增长,但豆瓣评分却从第一部的7.7分降至第三部的5.3分,《唐探1900》的口碑则有所回暖,截至目前为6.5分。

“此前过度爆炒个别影片,带来了预售狂欢,但在观影上各种低于预期,带来了观影者的票房转移。”张书乐表示,“同时,视觉盛宴也有审美疲劳,往年票房虹吸,要么是视觉盛宴,要么多少带有一定的思辨,而2025年的春节档大片,大多走向视觉盛宴的极端享受,《封神2》也好《射雕》也罢,在战争场景上甚至无法和此前国产视觉大片相媲美,这也让审美疲劳进一步爆发。”

据灯塔研究院与中国电影家协会于2024金鸡电影节期间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观影动机方面,有吸引力的故事或题材、视觉特效冲击感强、有刺激有爽感是排在前三位的观影动机,在此之外,有情感共鸣的内容虽然不是观众进场的第一动力,却是被广泛讨论的内容,这是支撑影片长线趋势的基础。此外,口碑评分差、(剧情内容)俗套狗血、题材故事没有吸引力、制作粗糙是排在前列的阻碍观众进场的主要原因。

“在好的内容基础上,观众需要足够吸引眼球的故事、极致的情绪释放、强话题共鸣。”《报告》最后总结道,“观众对内容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内容创作将变得越来越‘卷’。”

“《哪吒2》创下的市场奇迹让人咋舌,但是周期长达5年,这对于志在建立工业化的中国电影行业来说,仅有一个《哪吒2》或者《流浪地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并调整创作与制作,提高上游制作效率。”金妍说,“春节档的盛况告诉我们,不是观众不看电影了,而是一部分供给是过剩的、与观众需求不太匹配的。”

来源:贝果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