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民科信徒看了“张X前“统一场论”,漏洞比内容还多”的文字后开始疯狂撕咬和无能狂吠起来。在我看来并非恶意,他们只是代入感太强,将平时喜欢奇思幻想的自己幻化成了这场闹剧的主角和参与者,打着战为民科的旗号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他们时常将自己置身宇宙的浩渺之中幻想着
很多民科信徒看了“张X前“统一场论”,漏洞比内容还多”的文字后开始疯狂撕咬和无能狂吠起来。在我看来并非恶意,他们只是代入感太强,将平时喜欢奇思幻想的自己幻化成了这场闹剧的主角和参与者,打着战为民科的旗号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他们时常将自己置身宇宙的浩渺之中幻想着外星科技的存在,亦或将自己“幻化”成上帝,以为自己真的站在高维空间俯瞰了地球众生,而感叹、愤慨命运的不公和众生的无知。看不懂一个物理公式,却坚信他们的觉主带领他们发现了宇宙的终极奥义,真的将四大力场实现了统一。当然,这些拥趸的自嗨不无原因,毕竟精神胜利是他们战无不胜的法宝!总结起来可见若干共性:
知识层面
● 知识学历层次较低。这部分人可能由于自身学历或文化背景的限制,对科学知识和理性思维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更容易被一些未经证实的、超自然的理论所吸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声称能够颠覆传统认知的观点或理论,如张祥X前自称去过外星球并掌握了超前科技的说法。同时,这部分人可能在社会中处于较低层次,自命不凡,觉得自己被时代耽误了,总认为高手在民间,对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的人持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都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然而,并不是所有支持张X前的人都存在学历低、认知层次低的情况。有些人可能是出于好奇、探索未知的心理,或者是对现有科学体系的不满和质疑,而选择了相信张X前的理论。
● 科学素养不足。许多支持者缺乏系统的科学思维训练,不具备分辨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无法运用科学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张X前的理论,容易被其似是而非的言辞和看似高深的科学术语所迷惑。由于民科拥趸往往缺乏科学批判性思维,他们可能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在面对张X前等民间科学家提出的理论时,他们可能更容易接受而不加质疑,甚至对反驳或质疑的声音持排斥态度。
● 认为过往的都是腐朽的、会禁锢人。这些人固执的而非辩证的认为过去的理论就是在挑战与颠覆中进步的,而忽略了这个破立的过程是建立在强大而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之上的。而张X前只有初中学历,显然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并掌握系统的数学(他自己也承认数学基础薄弱)和物理理论基础。为了掩盖自己学历低,杜撰出被果壳星人通过人工场扫描而获得了先进的物理理论,多烂的桥段,无奈拥趸深信不疑,JS专科医院中这样的“大神”比比皆是,张的拥趸们是不是又该疯狂自嗨,认为无知的人类根本不懂他们的精神世界。
心理层面
● 对主流科学持怀疑态度。这部分拥趸可能对现有的科学理论或体系持有怀疑态度,认为主流科学无法解释所有现象,因此容易被一些非主流或未经证实的理论所吸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相信那些声称能够颠覆传统科学认知的观点或理论。
● 对未知充满好奇与向往。这些人普遍对外星文明、超自然现象等有着天然的兴趣,张X前声称的外星经历和独特理论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探索未知的窗口,使他们沉浸在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世界中。
● 寻求精神慰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部分人渴望生活中出现奇迹,希望有超越常规的可能,张X前的理论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压力、寻求精神寄托的“避风港”。
● 精神胜利法普遍存在。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支持张X前的拥趸们精神胜利法就体现在自我欺骗,夸大张X前的理论成就;乐观偏见,对未来持有过于乐观的态度;否认现实,拒绝接受对张X前理论的质疑和批评,以此来保持对张X前的信念和支持。
● 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心。尽管他们的方法和观点可能不被主流科学界所认可,但支持张X前的民科信徒往往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和好奇心。他们可能渴望了解宇宙的奥秘、生命的本质等深层次问题,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答案。
行为层面
● 盲目跟风传播。一些网友在没有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就随意转发、评论张X前的相关内容,使得虚假信息迅速扩散,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在传播过程中也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支持的行列。
● 有些比较极端和狂热。部分支持者一旦遇到反对的声音就急于阐述观点,自己却感觉不到所述内容逻辑极其混乱和“大白话”,完全是平时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和自创物理名词的“缝合怪”,毫不遵循科学的方法和逻辑,甚至采用人身攻击、诋毁、谩骂等方式,表现出类似宗教信徒的极端和不理性,缺乏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和理性探讨的态度。
认知层面
● 相信超自然和超能力。愿意相信张X前所说的诸如“人工场扫描”能实现人体瞬移、治愈疑难杂症等违背基本科学常识和人类认知规律的内容,对超自然现象和超能力的幻想使他们忽视了科学的现实边界。
● 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容易陷入张X前构建的虚幻世界,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难以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估其理论的合理性,被张X前的言论所蛊惑和精神控制。
● 对张X前的个人经历或理论产生共鸣。张X前自称曾被外星人带到外星球并获得了高科技知识,这一经历对于部分拥趸来说可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共鸣。他们可能将张X前视为具有特殊经历或智慧的人物,并对其理论深信不疑。
● 社群认同感。支持张X前的民科信徒往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他们可能更容易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可能通过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信仰来加强社群的联系和凝聚力。
领域层面
民科多集中在物理领域而非化学和生物领域。因为物理领域拥趸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就能开展所谓“思想实验”,认为他们想到了或曾经幻想过的恰恰是张X前的出现让他们找到了认同感。
● 物理理论的抽象性与思辨空间:物理尤其是理论物理,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高度抽象且有很多反直觉的内容,难以通过日常经验直接理解,这给人一种似乎仅靠思辨和想象就能深入研究的错觉,吸引了许多民科和拥趸。而化学和生物更注重实验数据和实证研究,理论相对更基于具体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可空想的空间较小。
● 实验条件的限制程度:化学和生物研究通常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大量的实验试剂、精密的仪器设备等,如生物基因研究需要先进的基因测序仪等,普通民众难以具备这些条件。物理领域有些理论研究从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大量专业设备,仅靠纸笔和思考就可以进行,如对一些物理概念的思考和推导等。
● 基础物理理论的抽象性和公众神秘感:像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物理理论高度抽象,难以直观理解,这既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也让民科觉得有探索空间,认为凭借自己的思考也能有所突破。
● 物理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紧密:生活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现象随处可见,民科容易接触并观察到这些现象,由此产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认为可以基于日常观察进行研究,而不像化学、生物等学科需要专业实验设备和环境。
总之,支持张X前的人,犹如一群盲目的信徒,即便面对理论的重重争议与学术界的冷淡,仍固执地将其奉为圭臬(gui nie),不惜以闭目塞听、自欺欺人之态,将一切质疑视为无知,沉浸在自我编织的“科学乌托邦”中,乐此不疲,且精神胜利。
来源:兽医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