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了,他依然是成人动漫顶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2-03 20:42 2

摘要:其一,《哪吒》第一部,其底层剧作逻辑为港片逻辑,充斥着大量三俗段落,如今,观众苛刻,对「道德」审判非常严格。《哪吒》恐怕难逃审视。

闲聊一下,过年荐片。

据相关资料显示,《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突破27亿,暂列春节档票房榜冠军。

我之前预测,《唐探1900》会是冠军,看来,是我小看了「哪吒」。

我之所以小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原因有二。

其一,《哪吒》第一部,其底层剧作逻辑为港片逻辑,充斥着大量三俗段落,如今,观众苛刻,对「道德」审判非常严格。《哪吒》恐怕难逃审视。

其二,《哪吒》第一部,改变了传统哪吒形象,传统哪吒,反「父权」「君权」,而《哪吒》第一部,将哪吒的内核改变为「反天命」,相对来说,变得更轻盈,恐怕不符合如今观众的精神需求。

如今,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如此火爆,看来,是我「想得太多」。

我在乡下,看不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便重温了一遍1979年的《哪吒闹海》

通过我的叙述,读者可以大概比较一下两类哪吒的区别。

《哪吒闹海》上映于 197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

《哪吒闹海》非常凝练,哪吒出生、自刎、重生、闹海,浓缩在60多分钟内,没有废话,如「叙事诗」一般,叙事明快,又充满「诗意」。

美术功底自不用说,风格独特,浓重的「中国元素」,领先日漫至少50年(咳咳,马上就快50年了,日漫快赶上了)。

至于《哪吒闹海》的内核,那更是丰富,其他的内涵我暂且不表,只谈「反父权」或者说「原生家庭」,哪吒那句话,「爹爹,你的骨肉还给你,我不连累你」,即便到现在,我听到这句话,依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个人看来(纯粹个人观点),80、90后这一代,多多少少有些「原生家庭」问题,咱们这一代,想反抗,但没那个勇气

咱们这一代的创作者,作品只要探讨「原生家庭」,来来去去就这么两个观点,要么是和原生家庭和解,要么就是放下。几乎完全没有哪吒那份「勇气」。

当然,这种状态也情有可原。几十岁的人了,活了大半生,难道还要和「原生家庭」纠缠,难道还要和因为小时候某个欲望没有满足的自己过不去?

面对「原生家庭」创伤,我们习惯了逃避,治愈不了,所以,只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谓「和解」「放下」,不是「治愈了创伤」,而是任由它结痂。

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出路。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其实提供了另一种出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解法,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在「原生家庭创伤」之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活在一个幸福健康、夫妻恩爱的环境之下?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无论闯了什么祸,父母兜着、护着,他自信、乐观而强大;而《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其父亲李靖,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过错推给哪吒这样一个小孩。

咱们这一代,像《哪吒闹海》中的哪吒,身后空无一人,只有一个人面对残酷的世界,而且,抬头一望,还发现,至亲还站在对面。

我多羡慕《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自信、骄傲,天塌下来,还有人替他顶着,这样的人,面对这个世界,大抵是无所畏惧的吧。

我想,这大概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如今火爆的缘由吧,观众想要看到一个自信、乐观、强大的哪吒(主角),而不再是一个「满身伤痕」的哪吒(主角)。

或许,咱们这一代,大抵是治愈不了「创伤」,也没办法治愈,就从根上治愈吧,让咱们的下一代,所谓「创伤」小一点儿再小一点儿,让他们都成为「魔童」吧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桃花岛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