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出所料,时隔6年,《哪吒2》上映口碑便爆棚!3天票房高达15亿!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
不出所料,时隔6年,《哪吒2》上映口碑便爆棚!3天票房高达15亿!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
有网友放话春节档最好的电影就是《哪吒2》!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毕业于名牌大学药学专业,但从大三起,他就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
转行三维动画时,饺子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最终,他交出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 30 多个专业奖项。
随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在2019年推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这部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哪吒1》的爆火也让饺子走进了大众视线,后来被问起曾从药学转行动画的经历时,他那段独自在家中打磨动画作品的三年时光,也频频被人提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再度饱受好评。在接受采访时,饺子回应了“啃老”三年这一话题。他说,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知名人物,哪吒在中国家喻户晓。“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故事也为人所熟知。
但饺子却在他的动画作品中,完全改写了哪吒原有的故事——哪吒的父母对他充满了包容与爱意,这也让不少网友非常感动。
对此,饺子表示,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的人生经历的映射。“因为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就这样,饺子开始了长达三年的 “啃老” 生活。
在那三年里,饺子几乎与世隔绝,每天过着 “客厅、卧室、厕所” 三点一线的生活。
为了节省开支,他很少买新衣服,吃饭以素食为主,出行基本靠步行。
没有网线,他就偶尔去朋友家下载动画素材和制作技巧;
为了节省电费,白天他利用自然光照明,晚上只开一盏小台灯。
但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
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艰苦打磨,饺子终于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时长仅16分钟的短片,凭借独特的反战主题、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一经推出便在国内外斩获30多个奖项,其中包括第26届德国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
一位评委称赞道:“这位来自中国的动画片作者非常有才华,我想把他推荐给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从医学生到动画人,饺子用行动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获奖经历并没有让他逆袭成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却给了他一点信心。
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虽说他的第一部作品大西瓜一炮走红,但第二部作品却扑街了。
2013年,第二部作品《老板的女人》正式发布,本想再创辉煌,却招致骂声一片。
但饺子没有放弃,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他一飞冲天的风口。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以近10亿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标杆。
他敏感觉察到,属于中国动画电影的春天就要来啦!
在和彩条屋的CEO易巧“会晤”半年后,他俩一拍即合,干就干一票大的!
从一开始,他就立志要打造一部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的动画电影,而哪吒这个充满叛逆精神的角色,正是他心中的最佳人选。
然而,《哪吒》的创作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只是剧本,就磨了两年。
还有哪吒的形象设计,就有100多个版本,从可爱萌系到酷炫霸气,各种风格应有尽有。
经过无数次的筛选和调整,最终那个顶着烟熏妆、扎着丸子头、笑起来带着几分邪魅的哪吒形象脱颖而出,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
大家刚看到哪吒,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很奇怪吧,这是饺子刻意要求的结果。
为了配出哪吒独特的 “小烟嗓”,配音演员吕艳婷用 “人生最低声线” 配音,甚至在那之后近乎失声了一个月。
《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最终历时3年,剧本修改66次,先配音后作图的工业流程,共有20多个外包团队,1600多位动画制作人员参与,产生1400多个特效镜头。
而直到上映的前一天,饺子还在“鸡蛋缝里挑骨头”,很多跟他混的同事都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终于上映,最终斩获了超过50亿的惊人成绩。
把还是四年前由《大圣归来》创下的,中国动画电影最高记录9.56亿,直接提升了5倍不止!
它不仅打破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成见,也让饺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动画导演。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饺子用五年的时间,死磕出了一部经典之作。
他用坚持和努力证明了,只要心中有梦,并为之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从《哪吒1》到《哪吒2》,等了五年,但每一帧都值得!”这是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心声,大家看完电影后,又开始期待《哪吒3》了。
对于《哪吒3》的计划,饺子表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他坦言,自己从未给作品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
把每一部作品,
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
2019年,《哪吒1》的成功让饺子和他的团队一夜成名。
但他没有骄傲自满,一结束路演,他便马不停蹄,开始闭关创作《哪吒2》。
他本以为三年时间就能完成,可没想到,这一投入就是五年多。
怀着 “把每一部作品,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的信念,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的制作中。
为了让《哪吒2》在特效上实现质的飞跃,他们不断挑战技术的极限。
电影中的铁锁链镜头堪称一绝,成千上万的妖族被困在海底炼狱,身上缠绕的锁链在交战时甩动,不仅要做到乱中有序,还要展现出摇曳的美感。
这一特效难度极高,此前从未有人尝试过。
特效团队为此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不断地尝试、改进,才最终攻克了这个难题。
饺子坚定地说:“观众们这么期待《哪吒 2》,预期拔得很高。机会是不能糟蹋的,必须倾其所有去实现最好的效果。”
如果说《哪吒1》是动画团队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那么《哪吒2》则是集结了“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用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在《哪吒1》中,受当时技术所限,大规模的海水制作没能实现。到了《哪吒2》,哪吒不仅能“下海”,还能“开海”“闹海”。
饺子说:“《哪吒2》如果砍镜头,都是因为时长的压力才砍掉的,而不是因为完不成特效。”
在电影结尾的 “两军对垒” 画面中,饺子大胆创新,提出了三维立体战斗的概念。
这一想法让分镜师和特效团队都感到十分迷茫,不知从何下手。
但饺子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反复研究,不断尝试。
视效总监刘欣回忆道:“两军交战时角色的数量达到了两亿,每个个体都有自主意识,运动问题非常难解决。我们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最终,《哪吒2》在春节档电影中诚意满满,一骑绝尘,燃爆了这个冬天!
他把每一部作品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
正是这种 “死磕” 精神,让他在动画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撑起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半壁江山。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这不仅是哪吒的人生信条,更是饺子导演的真实写照。
从啃老青年到动画导演,他用“死磕”二字劈开偏见,让世界看见:
所谓逆天改命,不过是当所有人都放弃时,你多扛了一秒。
3 Feb. 2025
来源:渺茫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