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甜瓜自然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的水果,不仅果肉鲜嫩多汁,而且养分极其丰富,具有极好的营养保健、缓解疲劳、促进消化等功效。
甜瓜自然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的水果,不仅果肉鲜嫩多汁,而且养分极其丰富,具有极好的营养保健、缓解疲劳、促进消化等功效。
然而甜瓜在种植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病害的影响,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今年的大棚中有两块地甜瓜出现明显病害,而且两块地的症状非常相似,随后就前去查看。
到达大棚后发现两块地甜瓜的病害症状分别是一片上全部变成了褐色,并在上面布满了黏液。
这两种病害都非常严重,而且症状相似,那么是什么样引起的呢?
而且这两块地病害症状相似都非常严重,如何及时防治。
在大棚中有不同类型的病害时,往往会令人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区分这两种病害?
这两种病害又是什么呢?
这两种病害分别为:甜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
二者的初期症状非常相似,均以叶片为主,但是后期表现是截然不同的。
霜霉病主要表现为受害植物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下方布满白色霜状物质,而细菌性角斑病则主要表现为受害植物叶片上有水渍状褐色斑点,并且有粘液流出,并且很快就会导致整片叶片萎蔫并枯死。
可以看出,二者在初期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后期表现却截然不同。
然而导致这两种病害的罪魁祸首却并不是同一种。
霜霉病的主要病原为古巴假霜霉菌,而细菌性角斑则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导致的。
虽说这两种病害初期症状相似,但若是用错药,未必能够及时将二者进行区分。
这便是产生的巨大影响,因为造成损失的原因是未及时用药进行防治。
那么如何判断该使用哪一种药物进行防治呢?
又该如何有效防治?
古巴假霜霉菌主要侵染受害植物的根部及叶片导致其发生霜霉病,且最初是在古巴地区发现该种转移,在我国新疆及西北地区开始爆发。
新鲜的甜瓜果实表面很少发现古巴假霜霉菌孢子,但是当果实发生腐烂及表皮裂缝时,就会发现该孢子的存在。
此真菌分布广泛,喜湿冷潮湿环境温度适宜于15-24℃,当温度高达30℃就会停止生长。
但此菌一般不耐寒,在零下3℃时就会死亡。
(2) 细菌性角斑:
细菌性角斑病则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灼害,其属于降解类细菌中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其直径约为0.3-0.5微米,而长度一般为1.4-2.5微米。
在培养基进行培养下,其能够形成不规则粘稠而粘稠形性的黄色或浑浊的生长液。
丁香假单胞杆菌对氧气需求量不大,其新陈代谢产物属于酸类对环境的pH值要求不高,可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生存,一般存活时间可达数月以上。
其适宜生长温度约在22-28℃,并且此种细菌易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很容易传染给周围植物。
而有些植物则必须是在潮湿环境中才能生长发育起来,还有些植物则需生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所以土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节点方面一般带有或是滋生过孢子的土壤,亦或是带有细菌存在的土壤都可能成为引起植物发病条件。
(2) 甜瓜霜霉病:
古巴假霜霉菌就是上述所说发病条件中的感染源,而根据田间观察整理出6个非优良条件,会导致古巴假霉进行大量繁殖现象,这六个条件分别为:
1. 栽前的消毒处理不到位;
2. 冬季温室内不清理枯萎植株;
3. 有其他作物留下来的植株残体;
4. 种植过程中密度过大导致通风透光差;
5. 种植过程中过于追求多重土壤板结;
6. 种植后过度浇水导致土壤过于潮湿。
上述非优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大棚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还可能导致湿度过高等现象,所以应及时做好管理工作,杜绝各类诱发因素更是有效防治的手段之一。
(3) 细菌性角斑:
丁香假单胞杆菌同样是上述所说感染源,结合田间观察总结出7个非优良条件用于判断是否感染。
这7个非优良条件分别为:
1. 旋耕前没有充分晾晒;
2. 种植过程中施用人畜粪便不当或未腐熟施用;
3. 种植过程中过度追求密植;
4. 种植过程中行间未遮阳;
5. 秧苗老化黄化或生长弱小;
6. 秧苗受冻发黄 또는 탈색.
7. 秧苗受伤.
总结以上七条非优良条件,很容易导致大棚内潮湿以及过于闷热等现象,所以要及时做好管理措施并解决各种诱发因素。
上述证据表明古巴假霜霉素及丁香假单胞杆菌是导致植物发生主要原因,其能否发生生长靠三大因素,不可忽视,更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制定防治方案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工作。
1. 选择优良抗病品种;
2. 轮作换茬;
3. 科学施肥;
4. 合理用药。
上述四项工作实施合理且科学,那么就可以降低植物发生这些重大伤害风险。
此外还需及时使用药物,对一些初期发作现象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其大范围传播蔓延。
但对于不同性质家药物其防治功能不同,应根据所需作用明确使用规定,这样才能将其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实现防治作用最佳化。
来源:灵魂之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