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掀起春节档票房热潮,成都式“慢生活”中踏出了动漫产业崛起的“快节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2-04 10:07 2

摘要:在2025年的春节档,一部地道的“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这部“成都造”动画电影打破了16项影史纪录,涵盖了过去三年春节档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以及中国影史动画片首映日的票房纪录。作为“哪吒”系列的续作,这部电影不

在2025年的春节档,一部地道的“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这部“成都造”动画电影打破了16项影史纪录,涵盖了过去三年春节档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以及中国影史动画片首映日的票房纪录。作为“哪吒”系列的续作,这部电影不仅延续了前作的精良制作与深刻主题,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创新氛围与安逸生活。

成都“慢火”炖出了动画精品盛宴。成都动画产业的崛起打破了人们对“悠闲”与“高效”相互对立的固有认知,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快节奏不同,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以其悠闲的生活节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都的“慢生活”哲学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灵感和氛围,在这里创作者们可以更加从容地思考、创作,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同时,近年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动画企业和人才的聚集,全市拥有近600家动漫游戏企业,超5万名动漫游戏相关从业人员,预计2024年文创产业增加值超2800亿元。悠闲的创新氛围和政府的高效支持双重“buff”叠加,让文创企业能以“慢火细炖”的方式创作,让《哪吒2》在视觉、剧情、情感等多个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成都式”地域文化元素点亮了动画的灵魂。《哪吒2》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除了精湛的制作和动人的故事外,更在于将成都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了动画之中。比如影片中古色古香的街道、悠闲的茶馆、热闹的市集,还有那地道的四川方言,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成都的大街小巷,特别是影片中那热气腾腾的火锅场景,更是将成都的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与性格特点,也与成都人的性格气质不谋而合,哪吒“毛焦火辣”的叛逆与勇敢、敖丙“镇定自若”的善良与温柔,都是成都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生活场景外,《哪吒2》还巧妙地将成都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角色设计和剧情之中。如太乙真人的形象设计就充满了成都的幽默和风趣,他的“椒盐普通话”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影片中的三星堆文化元素,则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种将现实生活与动画创作相结合的手法,不仅让影片更具真实感,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成都味道。

成都的快慢交响曲奏出了动漫产业的“天府节奏”。成都的“慢生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让人们懂得享受生活、珍惜当下,也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哪吒2》的创作过程中,导演饺子和他的团队就深受成都“慢生活”哲学的影响,他们不急于求成,而是用心去感受生活、去挖掘故事、去打磨作品,以5年的时间让《哪吒2》的细节处理、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让观众看到许多关于成长、关于友情、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创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成都动漫产业的快速崛起,从打造出票房超80亿的《哪吒》系列动画电影,到荣获官方认可的佳作《那年那兔那些事》,再到坐拥千万级粉丝的热门动画《遮天》,不仅诞生了一系列叫好叫座的动漫作品,还出现了跻身头部的动漫企业,孕育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动漫人才,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凭借一连串爆款佳作,

“成都造”动漫产业奏出了独具特色的“天府节奏”。《哪吒2》的爆红不仅仅是一个动漫IP的成功,它证明的是“成都式”地域特色+技术赋能+全球化叙事=国际化的文化话语权,当哪吒踩着三星堆纹样的风火轮掠过影院的大银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逆天改命的英雄,更是一座城市如何把“安逸”变成生产力、用“麻辣”美学征服世界。或许正如网友在弹幕里刷的那句:“这回不仅是国漫的崛起,也是成都动画的全面雄起!”。下一次,当你在好莱坞大片里听到成都的“椒盐普通话”,别惊讶——那可能是成都动画人打造的又一款爆款动漫作品。

来源:三国部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