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蓝牙TWS耳机的前几面闯进来一家印度厂家,而且占据第三名,把中国的小米打下来了。这家公司最近势头非常猛。这家公司是印度的boAt,之前我就听说过,那会儿他们就出了挺大数量的智能手表。没想到TWS蓝牙耳机也做的风生水起了。
过年前在给公司来年的新产品做规划,网上查了一下其他厂家的新品和2024年全世界的一些亮眼电子产品。一个报告吓了我一跳。
TWS耳机领域,印度的boAt做到了世界第三
全球蓝牙TWS耳机的前几面闯进来一家印度厂家,而且占据第三名,把中国的小米打下来了。这家公司最近势头非常猛。这家公司是印度的boAt,之前我就听说过,那会儿他们就出了挺大数量的智能手表。没想到TWS蓝牙耳机也做的风生水起了。
消费电子行业,印度也有搅局的公司了
印度这几年出了不少明星电子企业,借着中美贸易战的东风在欧美和第三世界国家都占据了不少的份额,算是一个搅局者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印度牌子,以为是印度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研发能力,有些忧心忡忡。
不过凭我在深圳电子行业工作多年的经验看。boAt应该还是那种典型的印度电子产品贸易公司。它底下的产品虽然丰富,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国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他们就换了一个皮。
比如它最近推的全新智能手表 Wave Electra,在boAt官网以及亚马逊印度均已上线。估计销量会不错。
印度这款手表估计会卖的不错
boAt Wave Electra配备1.81英寸高清显示屏和移动蓝牙通话功能。
这个设备的拆机报告已经出来了,完全是国内方案去印度镀了一层皮。
主芯片搭载的是杰理科技二代智能手表芯片JL7012。
搭载的闪存是国产厂家普冉出产的。
boAt这款手表拆机后发现主控都是中国制造的IC
同时有着1.81英寸全触控屏幕,类金属中框搭配精致数字表冠,具有着不错的质感表现,硅胶材质的表带。还支持IP68防尘防水和7天超长续航。
蓝牙和控制芯片我之前正好接触过,还能说到几句。
目前国内的蓝牙芯片基本集中在广东珠海了。杰理、炬芯、全志、中科这些芯片公司的蓝牙方案有一堆。蓝牙音响、会议电话、领夹麦都有一堆成熟的方案。不过这几家公司侧重不太一样,杰理偏向于量大管饱,很多p dd上几块钱的蓝牙耳机很多就用这杰理的方案。
珠海的蓝牙芯片公司很多都上市了,销量这么大的杰理上市动作有点慢了
普冉的单片机和闪存也是这几年爆发的。前几年芯片荒,国内很多用st意法半导体单片机方案的公司因为单片机大涨价和交期延迟都转向国产单片机了。当时我们公司也专向了兆易,不过国内半导体一旦起势了,就卷的厉害,兆易当时对于ST物美价廉,但很快有更便宜的单片机公司崛起。普冉的单片机就是这几年爆发的,他的背后是华虹,代工价格可能相对便宜,这几年增长的很快。
印度这款手表的flash用的也是国内的方案
印度这款手表用的都是成熟低廉的国产方案,也很符合印度公司的习性。
可以这么说,中国方案成就了这款手表,不过印度人肯定是不会这么宣传的。我怀疑这款产品除了宣发,设计、研发、制造都在国内。也可能是国内各个模块全部搭好了进印度去组装的。
IDC India数据显示,光2023年一季度,印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81%,达2500万台,而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470万部,同比下降4%。印业内人士称,很大一部分可穿戴设备产能已自华向印转移。
因为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超过中国,印度媒体大书特书
早些时候,印曾进口完全组装的可穿戴设备。然而,在印政府对可穿戴设备征税后,印厂商开始以半散装形式进口这些设备并在印组装,这分流大量中国订单。”IDC India统计,印2023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1.31亿,位居世界第一。去年2024年印度的手机、可穿戴设备、低价值电子产品出口势头也非常好。
boAt一款卖的很不错的TWS耳机拆完也全是中国制造
电池是深圳金宇宙的
充电管理是INJOINIC英集芯的
虽然通过拆机看,很多印度品牌都是国内方案,但是完全说贴牌也是贬低了印度这几年的进步,boAt公司为代表的这批印度电子公司。在渠道拓展和本土化上做的其实有板有眼。海外的销售也很能抓住西方消费者的心理。这是需要正视的。
印度这个国家,可能是宗教氛围浓重,人人喜欢辩经。导致整个民族都是外向性格,在欧美的印度人不论什么阶层都极端自信,移民到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当异国他乡,全都是当成自己的地方,海外印度人基本上各个都滔滔不绝能说会道。
大量印度高管主导西方跨国企业
很多在硅谷打工的华人都觉得印度人言过其实,很多只说不做,普遍看轻印度人。但是这个性格非常适合高广告营销。你要推广一个产品,首先就要吹捧产品效果,摆一堆技术参数很少会有消费者买账的。
你自己都不说产品好用,怎么说服别人用。
而且印度人也不完全是光说不练,就boAT公司来说,我还专门看了他们的渠道建设,网站,还是有一些水平的,不是那种纯倒爷的水平。
印度人普遍的能说和自信
而且目前印度出产的这些产品,因为关税问题,不再搞成品进口。很多是攒模块发到印度组装。这其实很像我们90年代电子行业崛起前的景象。
不单单是TWS耳机,实际上这几年印度的不少低价的电子产品也卖的风生水起。这个我去年就发文讲过这个事情。
印度整个产业确实在蒸蒸日上,这个势头没办法装作看不见
如果印度有持续向上,得到正反馈现金流和越来越大的研发团队。那么印度依托本土和海外的市场,在国内培育一个竞争力不错的电子产业链。那未来对我们的威胁还是挺大的。之前印度趁着中国手机出海,用了很多手段搞了不少上下游的公司过去建厂。
中国人那么辛苦,用多少个996、低利润贴牌生产、和芯片行业卧薪尝胆才换来的电子行业全产业链。几句话就转到其他国家去。有一些是国外公司要转移贸易战风险,这多少还能理解,但有的企业冒着自己员工被绑架的风险拿着旅游签证把工程师送过去,还手把手的帮他们建厂。这种行为我是想不通的。
苹果向印度转移产能,多少能理解。但国内其他产业一窝蜂去印度就非常不明智了
不过这几年因为印度不断的挑衅、打脸。这方面终于管制了,富士康近期的产业转移和工程师派遣已经被有关部门叫停,只能从台湾地区派遣工人。
在深圳各地淘方案的印度商人很多。我们公司也有不少印度的订单和返修的机器。就我了解的,目前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印度客户,定制方案的都不多。我看过印度退回来的返修机,除了铭牌,外观、功能和国内款一模一样。但是铭牌上标记着“MADE IN INDIA”。而且就是集中基本采购的中低端的产品。
至于印度未来能不能发展出类似、华为小米这样的品牌,拥有、设计、研发、制造一体的产业能力,我谨慎乐观。
三大件曾经要花费一个中国家庭好几年的积蓄
中国电子产业是从低端干出来的,我是80年代出生。90年代印象很深的就是彩电、空调、VCD等产品突然之间国产化,然后就是大降价。央视的广告里面一水国产电视机。
90年代珠江冰箱厂
2000年以后这种国产化发展到了mp3、手机。2010年后很多国产电子产品走上了全球化和高端路线,还有大疆这种开创了一个行业的明星企业。这是一条艰辛但是成功的道路,我们深知这条道路的宝贵。
华为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非常庞大
目前印度本土厂商利用深圳华强北的方案做了不少“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然后换个标签改成“印度制造”就在海外大卖,树立自己品牌。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品牌再进一步要求器件、算法国产化。这一步印度人也能想得到。慢慢的会往产业链上游拱。上游有自己的国际大牌会极大巩固本国的产业链。
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品牌崛起就养肥了下游一大片的公司,让中国手机产业形成了集团优势。我不希望印度也沿着这条路走上去。世界上养不起两个10亿人的全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大国。
虽然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是半组装形式,和中国这种上下游产业齐全,市场驱动研发的模式还差的比较远。但是印度电子工业肉眼可见的成长起来了。这份“成功经验”是印度敢继续搞印度制造的底气。
印度获得的F414-INS6航空发动机生产许可
在如今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度吃到了一大波中美贸易战的红利。除了电子产业的大量转移,在之前美国通用电气(GE)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签署的一份联合生产F414-INS6航空发动机的有限谅解备忘录。白宫在声明中称,在印度制造F-414发动机的开创性举措是同类产品中的第一个,这将使美国喷气发动机技术的转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
美国议员担忧中国的强大造船业制造能力,甚至建议将美军军舰维护交给印度去修理(这个建议我举双手赞成)
印度目前发电量1.7万亿度,钢铁产量1.24亿吨,原油消耗2.4亿吨都是世界第三。这个工业体量已经和20年前中国一样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oppo在印度设立的工厂
国内的大厂比如小米、oppo都吃过大亏。这些厂曾经手把手的转移了不少资源和工程师帮印度建立了大半个手机产业链。虽然很多零部件因为对生产要求太高,印度还是搞不定。但是这个框架起码搭建起来了。
但是印度人是不会知恩图报的。包括小米在内的许多中国科技企业都曾在印度遭受选择性执法,花费巨大的精力应对印度地方各级部门的纠纷,应对随时而来的各类禁令、查税或罚款。
小米账户曾被印度冻结,高管被逼供
尽管大家知道印度人办事做生意是多么的不靠谱。但是为了印度这个增量市场,资本自身是没办法抵抗的。就在大家一片吐槽中,印度的制造也在一步步搭建起来。
经过前几年的教训和巨额学费,国内工商业和投资界也基本有了共识。国家层面也有了管理办法。目前的战略性工业产品,基础设施是一定要做限制。像煤电、煤化工、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网盾构机等等。之前的合同没有办法,未来的新合同会有很多审核。因为这些可以直接提高印度的工业生产力,不能挣断子绝孙的钱。
至于商品,能倾销就倾销。让印度的本土厂商挣不到钱,开不起厂才能瓦解印度正在建立的制造产业。
来源:宇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