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可把手机累坏了

360影视 2025-02-04 17:05 2

摘要:一方面还是那句老话,大过年的,让孩子放松一下也没问题,在家族群里抢个红包,跟亲人拜个年啥的。

春节假期,大人们该休息休息,该聚会聚会,麻将搓到冒火星子,开心得不亦乐乎。

全国的孩子们也解锁了统一的娱乐休闲方式,那就是——刷手机。

不少家长反映,这几天,家里的孩子简直和手机成了连体。

你叫他吃饭,他“嗯嗯啊啊”敷衍你;你让他写作业,他“马上马上”糊弄你。

结果呢?一抬头,天都黑了,他还在沙发上“葛优躺”,手指头在屏幕上划拉得飞快。

刷短视频,玩儿游戏,手机都发烫了也舍不得放下,还要一边充电一边玩。

孩子们放个假,可把手机给“累”坏了。

不管平时管控多严,不给看手机的家长,到了这个节日,都会选择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方面还是那句老话,大过年的,让孩子放松一下也没问题,在家族群里抢个红包,跟亲人拜个年啥的。

另一方面,大人们为了能安静地吃饭、聊天,统一动作就是:“手机拿去,别喊我!”

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短短几天时间,孩子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手机控”。

早上起床,两眼一睁,就是摸手机;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放手机。

吃饭,走路的时候,都忍不住低头看手机,甚至就连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

如果家长把孩子手机没收了,他们也会很委屈,同学都在玩儿,凭什么就我不能玩儿?

有的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了,带着孩子去走亲戚,想着一大家子小孩一起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

可光大人们聊得热闹,十几个孩子全程零交流,每人一部手机,都低头在玩。

下面这个场景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玩手机的危害,狐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咱们大人看多了脑袋都懒得转弯了,更别说孩子们了。

还记得以前我们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那时候过年,都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爬山,捉迷藏,过家家……

而现在的小孩子似乎把手机当成了朋友,他们虽然在虚拟世界中与他人 “紧密相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家人、朋友渐行渐远。

因为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减弱,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帮助,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真的不能全怪他们自制力差。现在的手机就像一个潘多拉的魔盒,游戏、短视频、社交软件,随便一个都能让人欲罢不能。

别说孩子了,咱们大人不也经常刷手机刷到忘记时间吗?孩子自然有样学样。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家庭陪伴的缺失,手机反而成了“电子保姆”。

有多少家长把手机当成了“带娃神器”。当孩子哭闹时,顺手递上手机,播放一段动画片,或者打开一个小游戏,孩子瞬间就变得安静乖巧。

还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陪伴照顾孩子,为了让孩子不打扰自己休息或者工作,就干脆给一部手机当“玩具”。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对手机逐渐产生了依赖,一旦拿走,就会大哭大闹。

所以,与其一味责怪孩子,不如咱们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毕竟,家长的言行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想孩子孩子放下手机,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

不能自己一边刷抖音,一边吼孩子“别玩手机了”,他们心里肯定会不服气。

而是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来个“无手机日”。比如,带孩子去户外走走,放风筝,逛庙会,一起做点更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是不现实的,毕竟手机也是学习和社交的工具。所以,咱们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合理的玩手机时间。

比如,每天写完作业后可以玩 1 小时,超时就要扣掉第二天的“额度”。

孩子沉迷手机,很多时候是因为无聊。所以,咱们得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什么唱歌,跳舞,画画,骑行……多多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让他们发现玩手机以外的乐趣。

手机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它。

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可能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但放任不管,又会影响学习和健康。所以,咱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平衡——既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又不被手机“绑架”。

当然,除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还要看好他们不要玩烟花爆竹。

最近,四川内江某地,一个熊孩子点火炮,扔进了下水道爆炸,掀翻多辆豪车。

这件事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家长估计要赔到倾家荡产,都打算卖房赔钱了……

其中涉事的雷克萨斯的车主,趁着热度开启了直播,观看人数达到了 10 万+,涨粉 20 万,也是有点魔幻。

男孩奶奶发声道歉,说自己没把孩子看好,希望大家嘴下留情。

最后,官方辟谣,天价赔偿是谣言。根据保险公司的预估,涉及车辆受损金额总计约 28.5 万元。

说来说去,这件事最大的责任还是在于家长,没有尽好监管的义务。

这个假期,无论是防止孩子沉迷手机,还是防止他们惹事儿。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花时间,陪他们聊聊天、做做游戏,创造一些属于你们的温馨回忆。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又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呢?

来源:科技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