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去世后,有平台流感类药物销量翻倍

360影视 2025-02-04 19:49 3

摘要:3日当天,多个线上售药平台流感类药物搜索量和销量大涨。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3日,流感相关用药订单量环比2日上涨101%,其中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2日提升7倍,奥司他韦环比2日提升4倍;流感检测试剂盒的搜索量和订单量环比2日增长80%。

2月3日,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流感相关话题也登上各平台热榜。

3日当天,多个线上售药平台流感类药物搜索量和销量大涨。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3日,流感相关用药订单量环比2日上涨101%,其中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2日提升7倍,奥司他韦环比2日提升4倍;流感检测试剂盒的搜索量和订单量环比2日增长80%。

医生建议,抗原检测准确率较低,想要准确检测更建议采用核酸检测的方式。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都是处方药,服用需严格遵照医嘱。

有平台流感类药物和检测产品

销量明显提升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流感引发肺炎为何会死亡”等话题登上热榜。

记者从某电商平台获悉,2月3日当天,流感类药物和检测产品搜索量、销量都有明显提升。

电商平台显示,玛巴洛沙韦目前货源充足。

数据显示,截至3日18时,某电商平台快检呼吸道病毒细菌检测订单量环比2日增长近50%,甲流乙流检测试剂盒的搜索量和订单量环比2日增长80%。

药物方面,截至3日12时,流感相关用药搜索量环比2日上涨125%,订单量环比2日上涨101%。其中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2日提升7倍,奥司他韦环比2日提升4倍。

@广东天气提醒:

广东大部处在流感风险高等级

目前正处于流感高发期

今天14时,据@广东天气 发布提醒:未来几广东天气气温起伏较大,其中7-9日有冷空气影响,广东大部处在流感风险极高等级,目前正处于流感高发期,提醒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慢性基础病患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加强保暖措施、保持健康的饮食,不让流感有机可乘。

记者获悉,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于去年推出的全国流感气象风险预报产品上线中国天气网。流感气象风险预报产品划分有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产品发布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会有防范措施和建议,公众可按照对应等级的防范建议采取防护措施。登录中国天气网,在“最新气象公告”中即可查询流感气象风险预报。

什么是流感气象风险预报?流感气象风险预报是指利用气象条件与流感样病例数建立预报模型,再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对未来流感发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预报。简单来说,当遭遇冷空气侵袭时,冷空气越强,天气变化幅度越大,流感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为什么说气象条件在流感高发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低温有利于病毒存活。流感病毒在低温环境中较为稳定,存活时间更长。在寒冷的秋冬季节,病毒可以在空气中和物体表面长时间保持活性,增加了传播的机会。其次,低湿度影响呼吸道黏膜。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通常较低,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降低了呼吸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使病毒更容易侵入人体。更为重要的是,天气变化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新陈代谢无法快速适应气温骤降带来的变化,导致免疫力降低。此外,日照时间减少,人体维生素 D 合成减少,也使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减弱。

据悉,全国流感气象风险预报平台是基于人体感知度变化来研发的。不同的气温、湿度、风速以及日照都会对人体感知度产生影响。该模型还会考虑人们对长期居住地的气候适应性、天气变化的短期影响(低温寒潮)以及流感的滞后效应等,从而建立人体感知度与流感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进行流感发病的气象风险预报。

流感≠普通感冒

据健康中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目前,引起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要注意的是,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患者发热时体温更高,病程持续时间更长,全身症状更重。严重者可能出现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坏死性脑炎、肾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流感和普通感冒区别:

图片来源于中国疾控中心

流感并发肺炎

可能出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专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视存在重症高危风险的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者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化疗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体重指数大于30的人群。

这些人群因自身特点导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此类人群可能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重症症状不怎么突出,反而表现为嗜睡、不吃不喝、精神差,容易被忽略。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广东中青年实力医生樊慧珍介绍,容易出现流感并发症、发展至重症肺炎的病人,大部分为年纪大、免疫力低,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患有肿瘤、慢阻肺、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流感病人会有什么表现?樊慧珍介绍,病人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流感并发肺炎,病人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

樊慧珍介绍,若出现流感类似症状,建议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去医院进行鼻拭子、咽拭子等检测,确认是否患流感。

重症高危风险人群

48小时内用药

“对于高危人群,需要快速检查身体,积极治疗。”谷丽教授解释,呼吸道感染从临床症状上无法判断感染了哪些病原,需要通过多重核酸检测(PCR)才能鉴别是流感、新冠还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捣乱”,从而进行积极治疗或缓解症状。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在48小时内用药治疗,如果吃药期间高烧不退,或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谷丽教授则建议,“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可居家观察、选择合适药物,没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医院排队。”

谷丽教授提醒,医院诊疗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使用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复。

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

有何区别

目前常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包括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很多人会问这两个药怎么选?

据悉,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 Phosphate)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复制。该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效,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流感的经典药物之一。

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RNA的合成,直接阻止病毒复制。该药物在治疗流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够显著降低病毒载量,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和病毒排毒时间。

两种流感抗病毒药物的详细介绍如下表:

图片来源于广州卫健委

磷酸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均为有效的流感抗病毒药物,均可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均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减少病毒数量。但两者各有优缺点:

磷酸奥司他韦适用人群广泛,价格亲民,但需要每日两次服药,依从性较差;

玛巴洛沙韦只需一次服药,依从性较高,但价格稍高。

选择哪种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流感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流感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做好个人防护

注重个人卫生,室内通风换气

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对于大家关注的流感个人防护问题,樊慧珍建议,普通人群以及并发症高危人群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若家里有人得流感,减少直接接触;避开出现咳嗽的人群。

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消毒防护;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建议在保证室内温暖的条件下每日通风至少2-3次,每次20-30分钟;增强体质,注意保持良好的休息、营养摄入。

接种流感疫苗

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在整个流行季均可接种。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基础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临床上确实遇到接种过疫苗后仍感染流感病毒的,但是相比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流感病毒风险明显降低,感染后流感症状也相对较轻、重症风险更低。例如没有高热,只有低热或者不发热,咳嗽持续时间短,可以更快康复。

另外,李侗曾提醒,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只有50%左右,打过疫苗只是降低感染和感染后变为重症的风险,并非打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打疫苗后还是要做好防护。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