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导演︱影视拍摄初级入门,解开“概念摄影”艺术与思想的密码

360影视 2025-02-04 20:54 3

摘要:2025年,《陈波影视微电影课程》系宜昌市影视家协会三峡新媒体中心在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市老年大学、青少年宫青年夜校等学校开设课堂,今天在备课中和大家一起揭开“概念摄影”神秘的面纱。

三峡影视新媒体中心【陈波原创】

2025年,《陈波影视微电影课程》系宜昌市影视家协会三峡新媒体中心在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市老年大学、青少年宫青年夜校等学校开设课堂,今天在备课中和大家一起揭开“概念摄影”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概念摄影

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y)是一种以表达思想、观念或情感为核心的摄影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更是摄影师通过视觉语言传递深层意义的创作方式。概念摄影强调创意、象征和隐喻,常常打破传统摄影的规则,挑战观众的认知与想象力。

概念摄影的特点

1. 思想先行

概念摄影的核心在于“概念”本身。摄影师通常先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想法,然后通过摄影手段将其具象化。这种创作方式更注重思想表达,而非单纯的美学追求。

2. 象征与隐喻

概念摄影常常使用象征性元素或隐喻手法,通过视觉符号传递复杂的情感和观念。观众需要通过解读这些符号,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3. 创意与实验性

概念摄影鼓励创新和实验。摄影师可能使用非常规的拍摄手法、后期处理技术,甚至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数字艺术)来创作。

4. 叙事性

许多概念摄影作品具有强烈的叙事性,通过单幅或系列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或探讨一个主题。这种叙事性往往带有哲学、社会或文化层面的思考。

5. 观众参与

概念摄影通常需要观众的主动参与和解读。作品的意义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通过观众的思考与联想逐渐显现。

经典概念摄影作品解析

以下是几幅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摄影作品,它们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概念摄影的魅力。

1. 《人类之子》——雷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虽然马格利特主要以绘画闻名,但他的作品对概念摄影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类之子》描绘了一个戴礼帽的男子,脸部被一个青苹果遮挡。这幅作品探讨了身份、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关系,启发了无数摄影师通过遮挡、隐藏等手法表达复杂的概念。


2. 《无题电影剧照》——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辛迪·舍曼是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通过自扮自演,模仿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探讨了性别、身份和社会角色等主题。这些作品不仅是对电影文化的反思,也是对女性在媒体中形象塑造的批判。

3. 《牛奶皇冠》——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
埃杰顿通过高速摄影技术捕捉了牛奶滴落时形成的皇冠形状。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通过瞬间的凝固,让观众看到日常生活中无法察觉的美。

4. 《天空中的手》——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
哈尔斯曼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合作,创作了这幅经典作品。照片中,达利和他的画作悬浮在空中,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这幅作品通过超现实的视觉效果,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的边界。

5. 《移民的母亲》——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
虽然兰格的作品属于纪实摄影,但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表达使其具有概念摄影的特质。《移民的母亲》通过一位母亲的面部表情和姿态,传递了大萧条时期人们的苦难与坚韧。

多萝西娅·兰格的《移民的母亲》具有多方面重要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视觉表现力

- 构图经典:采用中心构图法,将母亲置于画面中心,孩子们的脸部分藏于母亲身后,形成稳定又富有层次的三角构图,突出主体的同时展现出家庭的相依关系。

- 光影动人:利用自然光线,将母亲的面部处于明暗交界处,既凸显出她的疲惫与坚韧,又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情感感染力

- 传递苦难:母亲憔悴的面容、忧虑的眼神和微微弯曲的身体,生动地传达出大萧条时期人们的苦难与无奈,能让观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沉重。

- 唤起同情:母亲下意识地用手护住孩子,体现出伟大的母爱,这种在困境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极易唤起观者的同情与共鸣。



如何欣赏概念摄影

1. 关注主题与思想
欣赏概念摄影时,首先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尝试理解摄影师想要表达的核心概念,思考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或哲学意义。

2. 解读象征与隐喻
概念摄影中常常使用象征性元素或隐喻手法。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思考这些元素可能代表的含义。

3. 感受情感与氛围
概念摄影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氛围。通过画面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感受作品传递的情绪。

4. 思考叙事性
如果作品具有叙事性,尝试理解其中的故事线索。思考摄影师如何通过单幅或系列照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5. 参与互动
概念摄影的意义常常需要观众的主动参与。不要急于寻找“正确答案”,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联想,赋予作品个性化的解读。

概念摄影的创作建议

1. 明确主题
在创作概念摄影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这个主题可以是社会问题、个人情感、哲学思考等。

2. 设计视觉语言
根据主题设计合适的视觉语言。选择能够象征或隐喻主题的元素,并通过构图、光影、色彩等手段强化表达。

3. 实验与创新
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拍摄手法。尝试使用非常规的角度、后期处理技术,甚至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4. 讲述故事
如果作品具有叙事性,确保故事线索清晰。通过单幅或系列照片,引导观众理解你的叙事逻辑。

5. 引发思考
概念摄影的意义在于引发观众的思考。在创作时,考虑如何通过作品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或思想碰撞。

赏析一些1921年前概念摄影初期的原创作品:

- 《人生的两条道路》:1857年由英国的奥斯卡·雷兰德创作。他运用了多张底片合成的技术,在一幅作品中呈现了寓意深刻的主题,一边是年轻人走向堕落的场景,一边是走向勤劳、上进等美好品质的场景,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思想性,是早期画意摄影的代表,也可看作概念摄影的一种探索,以摄影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等概念的思考。

- 《弥留》:1858年由罗宾逊创作。他通过对场景、人物的布置和拍摄,营造出了一种悲伤、凝重的氛围,展现了一位女子弥留之际家人围绕的场景,通过摄影画面传达出关于生命、死亡等概念和情感,是风俗画意摄影的代表作。

- 《终点站》:1892年由美国人雅各布·里斯拍摄。他以纽约贫民窟为拍摄对象,用摄影真实地记录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恶劣的居住环境,从社会意义层面来说,是对社会问题、贫困等概念的一种表达和揭示,引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被称为世界摄影史上“第一张现代摄影作品”。

- 《白色栅栏》:1916年由斯特兰德拍摄。作品通过对白色栅栏这一普通事物的拍摄,在构图、光影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处理,以简洁的画面引发人们对于形式、空间等概念的思考,是对摄影艺术语言本身进行探索的作品。

概念摄影对当代电影创作的作用

概念摄影作为一种以思想表达为核心的视觉艺术形式,对当代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电影提供了视觉灵感和美学参考,还在叙事、主题表达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视觉风格与美学参考

概念摄影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创意表达,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许多电影导演和美术指导会参考概念摄影作品,构建电影的视觉风格。例如:

《银翼杀手2049》:该片的视觉风格深受概念摄影的影响,尤其是对光影、色彩和构图的运用,营造出未来世界的冷峻与疏离感。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电影中的荒原美学和末世氛围,与许多概念摄影作品中对废墟、荒凉和人类生存状态的描绘不谋而合。

概念摄影通过实验性的构图、光影和色彩运用,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觉可能性,帮助他们突破传统美学的限制。

2. 叙事与主题表达的深化

概念摄影强调象征与隐喻,这种表达方式为电影叙事提供了新的维度。通过借鉴概念摄影的手法,电影可以更深刻地探讨复杂的社会、哲学或心理主题。例如:

《盗梦空间》:电影中对梦境与现实的模糊界限,与概念摄影中常见的超现实主题相呼应。通过视觉符号和隐喻,电影探讨了记忆、身份和潜意识等深层主题。
《她》:电影通过极简的视觉风格和未来感的设计,探讨了人类情感与科技的关系。这种视觉表达与概念摄影中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密切相关。

概念摄影的叙事性也为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结构。许多电影通过单幅画面或系列镜头,传递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这与概念摄影的创作理念高度契合。

4. 市场推广与品牌塑造

概念摄影在电影市场推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电影通过概念摄影风格的海报、预告片和宣传物料,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递电影的核心主题。例如:

《星际穿越》:电影的宣传海报和预告片采用了概念摄影的风格,通过极简的构图和象征性元素,传递了电影对时间、空间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寄生虫》:电影的海报设计借鉴了概念摄影的隐喻手法,通过视觉符号传递了社会阶层与人性冲突的主题。

概念摄影的市场应用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视觉吸引力,还帮助电影品牌塑造独特的形象,增强观众的期待感。

概念摄影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为电影提供了视觉灵感和美学参考,还在叙事、主题表达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借鉴概念摄影的创作理念和视觉语言,电影创作者能够更深刻地探讨复杂的社会、哲学和心理主题,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提升市场价值。

在未来,随着概念摄影与电影创作的进一步融合,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视觉冲击力的电影作品出现。这种融合不仅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也将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3. 角色与场景设计的灵感来源

概念摄影常常通过象征性元素和隐喻手法,塑造独特的角色形象和场景氛围。这种创作方式为电影的角色设计和场景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例如:

《阿凡达》:电影中的潘多拉星球生态系统和外星生物设计,借鉴了许多概念摄影作品中对自然与生命的想象。
《黑镜》:剧集中的未来科技场景和人类行为模式,与概念摄影中对科技与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密切相关。

概念摄影通过实验性的视觉表达,帮助电影创作者构建更具冲击力和记忆点的角色与场景。

影视拍摄“概念摄影”是一种充满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摄影形式。它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挑战观众的认知与想象力。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概念摄影,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思考和探索。希望这篇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概念摄影的魅力,并在摄影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原创文章】转发一定署名原作者。

来源:陈波摄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