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结合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总结以下预防恶性肿瘤的实用建议:
根据《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结合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总结以下预防恶性肿瘤的实用建议:
1. 戒烟限酒
- 戒烟:任何形式的烟草(包括电子烟)均会增加癌症风险,越早戒烟越好。
- 限酒:最好不饮酒,若饮酒,男性每日不超过2杯(30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杯。
2. 健康饮食
- 多吃植物性食物:每天至少1/3的饮食为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等。
-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每周熟红肉不超过500克,避免火腿、香肠等加工肉类。
- 清淡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食物,避免发霉或过烫食物。
3. 保持健康体重
-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BMI控制在18.5~23.9(中国成人标准)。
- 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4. 坚持规律运动
-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
-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1~2分钟。
5. 防晒与皮肤保护
- 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晒:使用防晒霜(SPF≥30)、戴帽子、穿长袖衣物。
- 定期自查皮肤痣或斑点,警惕形状、颜色、大小的异常变化。
1. 宫颈癌
- 接种HPV疫苗:女性9~45岁尽早接种,优先13~15岁。
- 定期筛查:21岁以上女性每3年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
2. 肝癌
- 接种乙肝疫苗:未感染者建议接种。
- 慢性肝炎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避免饮酒。
3. 胃癌
- 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定期胃镜检查(尤其40岁以上高危人群)。
- 少吃腌制、熏制食品,避免过烫饮食。
4. 肺癌
- 避免接触二手烟、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定期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
5. 大肠癌
- 45岁起每年做大便隐血检测,每10年一次肠镜。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兰花),减少久坐。
三、疫苗接种与感染防控
- 必接种疫苗:乙肝疫苗(全人群)、HPV疫苗(女性)。
- 预防感染:注意性卫生(减少HPV传播),避免共用针具(防乙肝/丙肝)。
四、定期筛查与早期发现
- 女性:
- 乳腺癌:40岁起每1~2年乳腺X线检查,高危人群提前筛查。
- 宫颈癌:21岁起定期宫颈细胞学检查。
- 男性:
- 前列腺癌:50岁后每2年血清PSA检测。
- 通用筛查:
- 45岁起每年大便隐血检测,50岁后每5~10年胃镜/肠镜检查。
- 保持乐观心态,合理减压,避免长期焦虑。
- 减少职业暴露(如化工、辐射环境),接触有害物质时做好防护。
总结:预防癌症需从生活方式入手,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坚持运动是基础;定期筛查和疫苗接种是关键;针对性措施(如防感染、防晒)可进一步降低风险。普通人应结合自身情况,尽早行动,科学防癌。
来源:营养科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