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科技网观察]回顾刚刚过去的小长假,不难发现,继2024年的火热之后,在2025年的开头,家电“以旧换新”继续作为这个春节的特别内容。带动品质换新、提升生活体验,这是家电“以旧换新”的要义,同时,它应该也在成为家电市场产品结构变化的助推器之一。一个明显变化的
[丁科技网观察]回顾刚刚过去的小长假,不难发现,继2024年的火热之后,在2025年的开头,家电“以旧换新”继续作为这个春节的特别内容。带动品质换新、提升生活体验,这是家电“以旧换新”的要义,同时,它应该也在成为家电市场产品结构变化的助推器之一。一个明显变化的品类是智能电视盒子。
根据洛图科技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盒子市场全渠道销量为249万台。这个规模,相比2023年下降20.4%,相比5年前的2019年下降在50%左右,相比10年前2014年则已不足当时的20%。
(数据及图:洛图科技,单位:万台,%)
智能电视盒子整体的走势不难理解,就丁科技网观察,从根本上说,智能电视盒子自诞生之初,就带有“过渡性方案”的标签。
在智能电视盒子出现的几乎同时间,带有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已经出现。智能电视盒子的推动者以内容平台为主,推出盒子产品,主要是作为向家庭场景推广流媒体业务的出口,扩大服务范围,工作方式是配合“传统”电视使用。毕竟,在当时,部分智能电视还有相当高的溢价,而“传统”电视中,还有相当数量远远没有到达换新年限的产品,这是“机会窗口”。
然而当前,电视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功能机”向“智能”的迭代,这就让越来越少的产品才需要智能电视盒子配合使用。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广电和运营商推出的竞品,对智能盒子零售市场形成的挤压。
另外,丁科技网注意到,还有两个趋势性原因:一是与电视从“传统功能机”向“智能”迭代类似,“研发推广插入式微型机顶盒、推进机顶盒内置化”成为一种趋向。
二是,大量的电视产品来到了需要换新的时间点,特别是,大屏化尤其在驱策换新意向,此外还有高清化的趋向。
以去年的市场变化为例,彩电消费及创新进一步凸显“唯大不破”定律,75吋领先,85吋高增,100吋扩容。例如,根据奥维云网数据,75吋及以上产品份额持续提升,十一促销期中国彩电市场增长最快的是85吋,其中线上市场85吋产品销量份额为13.0%,同比增长6.7%;线下市场85吋产品销量份额为17.8%,同比增长7.5%。75吋产品销量份额遥遥领先,线上市场销量份额为24.8%,同比增长5.2%;线下市场销量份额为30.4%,同比增长3.0%。
至于高清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智能电视盒子支持4K解码,但“传统”电视可能不能支持4K播放,如果有4K观看需求,仍要换电视,而新电视基本就是不怎么需要智能电视盒子的智能电视。
“以旧换新”,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以大屏化为代表的消费趋向的深入,毕竟,更大的显示尺寸理论上能够提供更具震撼的沉浸式视听体验,这让它能够作为电视品质换新的重点。
不过在丁科技网看来,智能电视盒子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有市场,问题只在于时间长短。
就丁科技网所做的了解,除了部分坚持使用“传统”电视的消费者可能会购买智能电视盒子外,还有两类用户有购买倾向,一类是部分外资品牌电视的用户,另一类是部分“性价比”产品的用户。
部分外资品牌电视用户,购买智能电视盒子,为的是良好的系统和内容体验,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外资品牌采用了原生安卓系统,有定制系统的,体验也要弱于国内品牌;部分“性价比”产品用户,购买智能电视盒子,考虑的则可能是性能,因为有部分“性价比”电视,虽然是新型号,却是旧配置,甚至可能不及一些新上市的智能电视盒子。
不过,在越来越卷的国内电视市场,部分外资品牌已经在做更深刻的本土化优化,国产品牌们的部分“性价比”产品,也在为争取市场提升性能。特别是,第二种情况随着“以旧换新”的持续展开,也有逐渐弱化的可能。
或许,这也是智能电视盒子主流品牌在近年来热衷于布局新品类产品的原因。根据洛图科技数据,线上市场的TOP3品牌为腾讯、天猫魔盒和小米,合并市占率为52.1%,较2023年上涨2.4%,前十中也包含当贝等品牌。而从品牌动态来看,天猫等品牌关注移动智慧屏,当贝等则重点投入投影领域,这应该都是出于对市场前景的判断。
不过,在丁科技网看来,智能电视盒子未必不可以有新的机会。与智能电视盒子类似,智能音箱也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性产品”,此前市场也有收缩,但部分品牌尝试进入更多具体的垂直场景,看起来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智能电视盒子或许可以做类似的改变。(丁科技网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丁科技网”)
来源:钉科技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