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经典的瓜子、花生,到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开心果、巴旦木、夏威夷果等,一度作为点缀的坚果如今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主角,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传统的糖果、巧克力等休闲零食,成为春节年货的“新霸主”。
曾经不被注意的坚果,是如何上演“配角掀桌”的?
作者:朱末
“今年过年什么火?送营养!送坚果!”不知何时起,新年的年货礼单里,悄然兴起了一股“坚果热”。
从经典的瓜子、花生,到近年来备受追捧的开心果、巴旦木、夏威夷果等,一度作为点缀的坚果如今已成为备受瞩目的主角,凭借一己之力打败传统的糖果、巧克力等休闲零食,成为春节年货的“新霸主”。
南北新年,就没有坚果治不好的“众口难调”。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行为洞察报告》显示,坚果产品位居2024年中国新春礼盒消费者计划购买类型第一名,占比高达46.3%。
无论线上线下,坚果礼盒都卖的相当火爆。今年“年货节”期间,据抖音电商罗盘策略数据显示,仅12月28日全天,三只松鼠就在抖音渠道实现总销售额1.35亿元;良品铺子的坚果礼盒产品同样出现了部分断货的情况;领跑下沉市场的洽洽坚果礼盒也被抢购一空。
与此同时,坚果炒货市场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坚果炒货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9%,突破3000亿;2025年,坚果炒货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同比增长10%-15%左右,有望突破3500亿元。
显著的增长率,不仅反映了消费者对坚果炒货产品的持续青睐,也凸显了其在休闲食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坚果炒货的消费群体也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26-35岁的消费者构成了坚果炒货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高达56.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年轻消费者仍然是主力军,但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70年后乃至60后的消费人群也开始热衷于坚果消费,使得坚果炒货的目标受众变得更加广泛。约10%的消费者每天食用坚果炒货,39%的消费者每周至少食用两次,这种频繁的购买频次,越发反映出坚果炒货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不被注意的坚果,是如何上演“配角掀桌”的?
01
健康与美味兼得
坚果的普及推广
很少有食物能将“高热量”和“健康”这两个完全矛盾的属性结合起来,但坚果可以。
早在2007年,坚果和籽类便被美国FDA认定为B级营养食品。有资料表明,坚果与籽类食品大部分原料脂质含量达50%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占总脂质总量的70%左右,富含的单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不仅如此,坚果中所含有的人类必需的磷脂、多酚、黄酮等,均可对人体健康起到功能性作用。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每天28g坚果干预,各项血脂指标都会显著下降。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指出要适量吃坚果,坚果无论作为菜肴还是零食,都是食物多样化的良好选择,建议每周摄入70g左右(相当于每天10g左右),让坚果高营养密度、天然美味的良好形象扎根在了国人心中。
事实上,从史前人类磕上的“榛子”到明朝吃货发现的“腰果”,从大清皇帝开辟的“御臻园”到如今大众喜爱的“每日坚果”,中国人对坚果的爱已经绵延数千年,但“坚果自由”却是近些年才得以实现。
目前市面上的坚果种类繁多,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坚果可大致分为籽类坚果和树坚果两大类,其中籽类坚果即籽类炒货,主要包括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蚕豆等;树坚果即坚果果仁,包括核桃、山核桃、碧根果、开心果、松子、巴旦木、夏威夷果等。
虽然坚果在我国不乏种植区域,但由于我国快速提升农民收入的需要,土地受限于种植收益快的作物,因此种植周期长达十年的坚果树并未得到广泛推广。这导致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端坚果的来源都主要依赖进口,数量有限且价格较高的进口坚果,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
为了改变现状,农学家们通过不断培育和试种后,新的树坚果栽培模式终于在我国扎下了根,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例如原产于澳洲的坚果,现如今在中国的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居世界第一,澳洲本土反而位列第三;作为核桃的最大生产国和夏威夷果的第二大生产国,我国生产的树坚果约占世界总量的12%(以果仁计),并且产量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43%,为坚果行业的繁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坚果行业在70年代初成规模,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货物市场的流行性差,坚果只能在各地自产自销;直到千禧年之后,坚果行业才迎来转折期,中国的坚果品牌逐渐建立,商超销售模式兴起,洽洽食品、良品铺子等企业成为主导。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改变,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健康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天然健康”为核心的食品新消费潮流正加速形成,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味与营养兼得的“坚果”,自然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
天时地利人和,坚果行业走向高速发展期。
02
从零食到日常膳食
坚果的演变升级路
电商的蓬勃兴盛,又为坚果行业添了一把火。
2010-2015年,随着互联网渗透率急剧扩张,电商模式成为坚果行业扩大规模的主要推动力量。2010年,前期以线下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百草味关停所有线下店铺,全面转型线上;2012年,“三只松鼠”强势崛起,踩中了线上渠道的红利,并且通过碧根果这种爆品和IP运营,让预包装的坚果品类走红。
而2015年,沃隆坚果将坚果进行剥壳,和蔓越莓等其他果干混合,推出混合坚果“每日坚果”品类,既平衡了成本,又符合膳食平衡的理念,引领了坚果小包装的潮流。
每日坚果的推出给沃隆带来了极高的收益,2017年沃隆销售额突破了10亿,占据了每日坚果品类近50%的市场。
在坚果炒货行业中,渐渐形成了为以洽洽食品为代表的传统坚果炒货企业;以三只松鼠、百草味为代表的依靠互联网崛起的行业巨头;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的依靠线下自有门店崛起的连锁巨头;以沃隆为代表的行业黑马以及一些地方性小微企业,共同构成了当前国内坚果炒货市场的整体格局。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小小坚果也在不断变化、升级。一方面,各大品牌争相围绕产品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比如洽洽将瓜子品类做到极致,除了最先的水煮香瓜子外,又相继推出葵珍、茶瓜子、芝士瓜子、藤椒瓜子等,以多种类型的供给驱动消费需求。
百草味则力求将消费者喜好与各种风味相结合,一口气推出香菜牛肉味、韩式酸辣、芒果等多个口味的脆皮夏威夷果仁,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多次消费。
良品铺子的畅销款香烤紫衣腰果,则用烘烤取代传统盐炒,纯净零添加,保留腰果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原汁原味,用户爱称它为“紫衣白胖子”。
另一方面,各大品牌都在产业链建设、研发投入上持续发力。恰恰、沃隆、来伊份、三只松鼠等品牌都已拥有自检工厂,在把控产品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也更有利于与“依靠代工厂和供应商”的品牌区隔开来。
洽洽选择全产业链模式,侧重坚果“保鲜”,在全球范围内自建种植基地,通过16道新鲜监控和237项检验检测项目,借此实现从原料端到产品端全流程把控,确保每一步都领“鲜”;三只松鼠则在自主研发之外,另外采取了平台化合作研发模式,联合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及奇华顿、嘉吉、杜邦等公司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机构,共同开展行业共性技术攻坚研发,以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
今时不同往日,坚果早已跳脱了传统范畴,变得“可咸可甜”,百搭多变。特别是每逢春节,坚果的身价便水涨船高,各类坚果每斤涨幅3到5元不等,成为家家采购的重点年货。
03
春节之争争放大招
各大品牌谁是赢家?
相比双十一等电商节,春节前才是消费者释放出的真实购买力的体现。
据京东超市《年货中国系列报告——30万精华帖里的年货选购数据指南报告》分析显示,在用户选择的年货特点上,好吃和健康成为关注重点,占比高达82%。年货品类上,坚果呼声最高,达到25%。
正因如此,各大坚果品牌使尽浑身解数,希望拔得头筹。沃隆推出数十款坚果礼盒,注重健康搭配和精美外观设计,其中,“新年快乐”礼盒作为畅销爆品,融入了俏皮的生肖蛇元素与汉字“春”,年味十足。
此外,礼盒内配100%纯坚果,配料表干净,且有多款风味坚果,如麻辣火鸡味扁桃仁、芥末夏威夷果仁等,满足了消费者对口味多样化的需求。
百草味作为与过年场景深度绑定的品牌,已连续十二年推出“年的味道”礼盒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亿盒。今年年货节,百草味不仅升级了“年的味道”、“坚果有礼”、量贩灌装坚果系列礼盒,还携手自然造物IP、永乐宫IP,创新性地推出了“福禄呈祥”、“福禄东方”及“财源滚滚”等国潮民俗风格的坚果礼盒,原料精选自全球黄金产地,确保坚果的品质与口感。
三只松鼠主打的每日坚果礼盒包含了开心果、核桃、腰果等多种精选礼盒,三只松鼠“心机”的地方在于包装设计,每年都会推出应景的限量版礼盒,巧借中华传统美学,将年兽、孔明灯等文化元素融于包装,新年氛围感拉满;洽洽则以丰富的坚果种类和实惠的价格,成为消费者置办年货的“热门”。
坚果类年货之所以受捧,原因也很好理解。一来是因为它的“体面”,如果说高端年货需要高昂的价格来支撑其档次感,坚果礼盒的包装都设计感满满,可圈可点,不仅可以在人际往来中“不掉面子”,更适应了“精致”的消费趋势。
二来是因为它的美味各具千秋。夏威夷果有浓郁醇厚的奶香;巴旦木有着独特的香甜味道,无论直接食用还是搭配酸奶等,都能带来绝佳的味觉体验;榛子的香脆口感扎实而饱满;开心果那独特的清香和清脆的口感,更是让人一颗接一颗,欲罢不能。
三是因为健康,相较于其他传统年货,如糖果、腊肉等高油高糖的零食,坚果显然更为友好,再者,对比水果、食材这些易腐物品,坚果的耐放性更能应对春节长假的储藏需求。
从有壳到无壳,从单品到复合产品,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美味坚果,既为新年餐桌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男女老少皆宜,成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人气王”。
话说回来,今年春节,你买坚果礼盒了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
参考资料:
1.中国糖果《坚果备战新年季,谁会成为蛇年的“爆款王”?》
2.零食快报《旺季将至,谁是年货“顶流”》
3.东方证券研究所《坚果零食:一颗坚果的流转》
来源:快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