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万米征程 展百年风华——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侧记

360影视 2025-02-05 10:20 2

摘要:2月3日,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主办城市哈尔滨举行。120名火炬手,把象征力量与希望的火炬接力点燃,传递着这座城市乃至全世界对亚冬会的期盼和祝愿。

哈尔滨拥有多少美称?“世界音乐之城”“奥运冠军之城”“冰雪文化名城”……

如今,大家又叫她“双亚冬之城”,亚洲冬季运动会即将在这座城市第二次举行。

2月3日,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主办城市哈尔滨举行。120名火炬手,把象征力量与希望的火炬接力点燃,传递着这座城市乃至全世界对亚冬会的期盼和祝愿。

以体育之名展“奥运冠军之城”风采

何为体育的力量?对于运动员来说,它不仅是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不断突破自我极限的勇气和力量。

作为一届体育赛会的火炬传递,运动员和体育人当之无愧地成为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的主角。在本届亚冬会的火炬传递中,不仅有申雪、王濛、武大靖、张会、张雨婷、范可新、隋文静等冬奥冠军,还有盛李豪、汪顺、郭崎琪、李雯雯等夏季奥运会冠军前来助阵。冠军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火炬传递的方式,把自己对亚冬会的祝福和体育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作为当天火炬传递的第1棒,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花样滑冰金牌的申雪高举火炬,正式开启了全程约11公里的传递。途中,道路两旁的市民游客高喊着“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爱冰爱雪爱亚洲”“同亚洲 共未来”“中国加油 !‘尔滨’加油!”等激昂的口号,为亚冬会加油助威。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两夺冬奥金牌的武大靖,作为第50棒火炬手亮相。“能有这么多人关注亚冬会,让我这个冰雪项目运动员感到非常骄傲。”武大靖说,他很羡慕仍活跃在赛场上的这代冬季项目运动员,因为他们赶上了一届在自己家门口举办的亚冬会。

在全部120名火炬手中,第70棒火炬手——哈尔滨籍短道速滑冬奥冠军张会显得尤为特殊。她穿着冰刀,与10余名来自哈尔滨的滑冰小将们一起,在人民广场滑冰场上开始了属于自己这一棒的冰上火炬传递。张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自己知道担任了这样一项在冰上传递火炬的特殊使命时,她感觉无比自豪和激动。“作为一名哈尔滨土生土长的运动员,能在亚冬会这样一项重大赛事活动中,用家乡哈尔滨的冰上运动特色和优势把冰雪运动员的风采展现给所有人,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张会说。

以城市之名显“冰雪文化名城”风姿

对于普通人来说,何为体育精神?作为本届亚冬会第53棒火炬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闻播音部主任康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每个行业都需要不怕困难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办法,即便最终没有取得希望中的胜利,我们也都是胜利者。这也是我们作为火炬手想要传递的精神。”

哈尔滨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展现着“一城千面”的绰约风姿。“音乐之城”的婉约、冰雪运动的激情、东北人特有的豪爽,在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和历史的城市中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将哈尔滨的传统、时尚、运动、多元的城市文化内涵一一呈现。

展现哈尔滨多样的美好,也是整场火炬传递想要带给观众们最直观的体验。亚冬会火炬传递仪式总导演王征表示,在约11公里的火炬传递沿途设置了9个展演点位,把“双亚冬之城”“奥运冠军之城”“世界音乐之城”“冰雪文化名城”等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展现给世人——

中央大街上,“老街乐队”演奏了哈尔滨经典歌曲《太阳岛上》,歌声和琴声,交织出哈尔滨时尚浪漫的城市图景;

在斯大林公园西门、拥有110多年历史的江上俱乐部门前,哈尔滨的少年舞者们跳起了热烈奔放的拉丁舞,用国际化的舞蹈语言向全亚洲发出诚挚邀请,彰显了哈尔滨吸收世界各地优秀文化,并将其汇聚成时尚大气国际风范的城市底色;

在九站公园,与冰雕大师雕刻的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一起欢迎火炬手们到来的,还有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工匠,以及一群敲着架子鼓的小朋友。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出美妙的音符,吟唱出这座城市对亚冬会成功举办的美好祝福;

在哈尔滨音乐公园,伴着春蕾梦想合唱团《我在黑龙江等你》的动听歌声,第108棒火炬手林健平与哈工大团队参与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击掌庆祝,象征着科技力量与人文精神的碰撞融合,“冰城科技”闪耀新时代。

这里,还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东北抗联将士们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浴血奋战。如今,作为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后代,马继民以第29棒火炬手的身份满怀热情地跑完了他的传递全程。他说,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红色基因的城市,作为抗联英雄的后人,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好、弘扬好抗联将士们的事迹和精神,并通过本届亚冬会把东北抗联精神宣传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哈尔滨,了解黑龙江。

穿越古今让“亚冬圣火”薪火相传

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到美丽的松花江畔;从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到现代繁华的群力新区;从见证了哈尔滨历史变迁的“老江桥”,到伫立着冰城冬日使者“网红大雪人”的哈尔滨音乐长廊……近11公里的漫漫火炬传递之路,展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从开埠到今天的历史印记,讲述着这座城市不屈不挠、铿锵奋进的发展史。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传递,最后一棒火炬手、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隋文静,在从第119棒火炬手——哈尔滨市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中心原花样滑冰教练员栾波的手中接过火炬时,她用花样滑冰的最高礼仪——屈膝礼向恩师致敬、向家乡致敬。

这一刻,哈尔滨从历史到现代的转换,与新老冰雪人接力棒的交接时刻完美契合。哈尔滨的城市新风貌和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新篇,都将正式开始由这一代年轻人来书写。

在群力音乐长廊广场,隋文静高举火炬,在戴着红帽子、红围巾,胸前还有两颗红心的“大雪人”见证下,她点燃火种盆。此刻,亚冬圣火的火种正式由火种护卫队顺利迎回。2月7日的开幕式上,这颗火种将再度点燃火炬手们的火炬,直至本届亚冬会的主火炬点亮哈尔滨的夜空。

虽然火炬传递仪式暂告一段落,但线上火炬传递仍在进行中。通过来自全球数字火炬手的传递,亚冬圣火的光辉和奥林匹克精神将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亚冬会开幕式上,究竟是谁将以最后一棒火炬手的身份点燃本届亚冬会的主火炬?“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将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奉献怎样一场精彩绝伦的亚冬盛会?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将一一揭晓,而你我也将成为这段全新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