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都已经打明牌了,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从去年5月29号的新闻联播到今年最难高考,所有的步骤打通后一起看教育的顶层设计,未来的教育走向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表面上看就8个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背后从21年的双减道教培的无路可走,到中考小四门都改了,再到今年高考
已经打明牌了,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教育部都已经打明牌了,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从去年5月29号的新闻联播到今年最难高考,所有的步骤打通后一起看教育的顶层设计,未来的教育走向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表面上看就8个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背后从21年的双减道教培的无路可走,到中考小四门都改了,再到今年高考反套路出题,从上到下,从粗到细,从战略到执行,透过现象看本质,未来至少10年的教育改革方向已经属于大名牌了。
家里如果有孩子正在上小学、初中的,我觉得有必要好好看一下这一系列的变化释放的信号,快速解读一下。
·1、理工科学队迎来大发展。
·2、一流大学会疯狂的不顾一切的去吸引学霸。
·3、高中难度直线上升。
直白的说就是未来高考一定要把真学霸给筛出来,输送给顶尖大学,让他们去造火箭方卫星。只会刷题没能力的别占着坑不拉屎。
小学、初中该怎么规划?家长如何应对?我觉得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什么意思?就是小学、初中的难度会降低,而且会降到想卷都没得卷。人人都考90分的年代很快就要来了,新闻联播说了不让6-15岁的孩子当考试机器。小学、初中要均衡发展就会有夺校划片就近入学,禁止考试单招,甚至学区房可能都不值钱了。但是要是抓不住重点,后面想哭都来不及。
为什么?因为会发现分数代表不了任何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大考,学习能力变成了重点,没有这个中考都是道难题。
·第二、高中难度支线上升。中考会成为一个大筛子,考察的知识点其实并没有超纲,但是会在考察知识点背后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上下组文章,也就是考察孩子思维的宽度和厚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透不透、深不深,又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思维逻辑,对原始的概念能不能灵活应用。
所以北京今年初二、初三的考试出现了大量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学校其实很聪明,用这种方式、既完成了小学和初中优质均衡的任务,人人都考了八九十分,同时又完成了高中帮助大学筛选那些具有探索和创新人才的任务,让真正的学霸都能考到95、98甚至是100分。
去年一共有18座中学被授予邱城同少年班,大学已经把人才录取天才的筛选下探讨到了初中,目的就是要把那些适合读书的、能搞研究的孩子全部送进好高中。
这次改革后,小学教育会成为大家的第一道门槛。因为均衡优质这四个字表面上难度下降了,因为分数都差不多,但是分数就会非常具有欺骗性。要知道难度下降的背后其实是把时间留给学霸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这16个字:激发兴趣、强化方法、塑造能力、培养习惯。这16个字有可能决定了孩子将来能不能够拼进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这16个字怎么去落实?下面讲的一些学科规划和培养习惯的建议想让孩子上个好高中、好大学的家长们收藏起来慢慢看。
·1、先搞明白国家要什么样的人。学霸被重新定义了,以前靠刷缇娜高分的孩子现在不仅不吃香,而且要狠狠被刷掉。因为要科技强国,你的脑子转不动,不好意思,你就只能去志高走技术流。为什么?说白了就是被国外卡脖子卡多了,要有竞争力,必须要有创新能力,靠刷题考进双一流的帮不了国家。
所以从小的科学启蒙实验探索一定要喂饱,即便他不能帮国家造火箭,生活中的科技行业也需要这些就业前景蓝海。
·2、反推考试的重点是什么?先说小学,低年级不给你笔试,高年级不给你看成绩,而且内容会越来越简单,让你别瞎期望,让每个孩子都身心健康。初中直接给你全省统一中考,目的是什么?因为不允许个地用难题偏题选拔孩子,而是出国题来考孩子,思维知识点都还是课堂上的那些,绝对不偏不超纲。
但是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超级强,就是看你脑子能不能灵活的转起来,这样就帮高中筛出一批真正聪明的孩子。未来的高中学习难度会更大,这个难依然不是题目怪,而是更加对思维能力的挑战。再一次拉出聪明孩子,保证考试名列前茅的都是脑子灵活聪明的孩子,学习能力弱的早点分流经智高,以后在正常行业中发光发热。
·三、最后就知道了给孩子怎么规划。这里主要就是针对普娃,高智商的娃咱也就不说了。首先20%的学渣不要气馁,学习渣不代表前途肯定渣,坐火箭也不都是博士,高新科技要落地少不了能动手的工程人才。
其次普娃家庭一定要抓好跨学科的能力,通俗说就是天文地理科学生物都要给他启蒙起来,大量阅读各类书,多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笔刷,那些难题有用太多,一定要搞好基础,扎扎实实的学,课内知识不搞好,只刷题那就是天方夜谭。
另外要抓好身体素养,尤其是运动,好身体才能有好心态,好心态才能有自驱力和创造力。所以未来一定要培养好这5项能力,孩子会有巨大的回报。
·1、政核能力。以后不存在什么文科理科工科,已经打破了所有学科的边界,要让孩子有跨界生存的能力,能入会贯同不同的学科,偏科单科很难生存。这是涵盖了所有学科的137部个学科纪录片清单,先陪孩子看起来。
·2、要会玩,能找到仪感。未来世界啥都不缺,只有好玩有意思的东西才会有人喜欢,整天关在房间里做题完全丧失了创造力,毕业出来没目标没理想还是没用。所以还在纠结要不要让孩子玩的家长,你有答案了吗?
·3、智能共情和讲故事。在未来10年,机器人做不到这三点,知道人的心情,换位思考,根据人心讲故事。这个时代谁都不爱听道理,而是要听有思想的人说话,放手让孩子多阅读才会有思想,多表达才会讲故事。这份3-12岁的阅读书单可以照着读。
·4、一定要多去平时不带娃去的地方,那里才能有大脑需要的新信息培养出综合思维,用好身边所有免费的资源,多去看博物馆。
·5、先找到天赋后再行动,能拿到教育投资的最大收益。这张天赋自查表拿去1分钟就能够触娃的天赋。大概找到天赋后再对赵兴祛斑的建议指南,该退就退,别再被沉没成本拖着持续砸钱。每天付的班上多久都是浪费,孩子的黄金时间也被耽误了。
以上资料都放到了擦亮眼睛资料包里面了,白给。
来源:悦悦妈育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