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常有人问我:“你们脊柱外科医生,天天研究脊柱疾病,自己肯定不会得腰椎病吧?”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虽然对腰椎的结构和疾病了如指掌,但在日常工作中,同样面临着腰椎受伤的风险。
医生也怕腰受伤?
常常有人问我:“你们脊柱外科医生,天天研究脊柱疾病,自己肯定不会得腰椎病吧?”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虽然对腰椎的结构和疾病了如指掌,但在日常工作中,同样面临着腰椎受伤的风险。
就拿我自己来说,每天的门诊要接待大量患者,长时间坐在诊室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患者多,连起身活动的时间都很少。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腰椎承受的压力可不小。腰椎就像一个任劳任怨的 “苦力”,一直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坐姿不正确或久坐不动,它就会不堪重负,容易出现劳损、疼痛等问题。
而在手术台上,我们又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操作。一台脊柱手术,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五六个小时甚至更久。在这期间,腰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腰椎要承受身体前倾带来的额外压力。这就好比一根橡皮筋,一直被拉伸着,时间长了,弹性就会下降,腰椎也是如此,长期的过度负荷,会让它变得脆弱,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疾病。
所以,即便我们是脊柱外科医生,也深知腰椎的重要性,可工作的特殊性还是会给腰椎带来不小的压力。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保护腰椎的重要性,只有自己的腰椎健康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久坐不累的秘密
既然久坐和久站对腰椎都有这么大的压力,那我是怎么在忙碌的工作中保护腰椎的呢?其实,我的秘诀就是 “见缝插针” 地活动。
在门诊的时候,患者之间会有一些短暂的间隙,这个时候我就会抓住机会,站起来活动一下。简单地伸个懒腰,双手向上伸直,尽量拉伸身体,感受脊柱被拉长的感觉,这能瞬间缓解腰部的紧张。然后再左右转动一下腰部,活动一下腰椎关节,就像给机器上润滑油一样,让腰椎保持灵活。
查房的时候也是,在从一个病房走到另一个病房的路上,我会有意识地挺直腰背,迈大步走路,这不仅能锻炼到腰部肌肉,还能让心情更舒畅。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动作,它们就像给腰椎注入了 “活力剂”,能有效减轻久坐带来的压力。
我还会利用上厕所、接水的时间,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比如双手撑在墙上,身体前倾,感受腰部和背部的拉伸,每次保持 15 - 30 秒,重复几次。这些零碎的时间加起来,就能让腰椎得到很好的放松。
如果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我会专门抽出 2 - 3 分钟,做一套简单的腰部保健操。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叉腰,先顺时针转动腰部,再逆时针转动,动作要缓慢、平稳,每个方向转动 5 - 10 圈。然后做几次弯腰动作,尽量向下伸展,拉伸腰部肌肉。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只要坚持做,就能给腰椎带来很大的好处。
给腰部的温暖呵护
你知道吗,寒冷可是腰部健康的 “隐形杀手”。当腰部受到寒冷刺激时,腰部的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就像道路堵塞了,车辆通行不顺畅一样,腰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肌肉和组织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就容易变得僵硬、紧张,从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对于本身就有腰椎问题的人来说,寒冷还会加重病情,让疼痛更加明显。
在冬天,我会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出门的时候,我一定会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最好是那种长度能盖住腰部的,这样可以全方位地为腰部阻挡寒风。回到家后,如果感觉腰部还是冷冷的,我会用热水袋或者暖宝宝热敷一下。把热水袋放在腰部,暖暖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腰部的肌肉也会随之放松下来。
在空调房里工作也是一样,空调的冷风直吹腰部,很容易让腰部受凉。所以我会在办公室备一件薄外套,觉得冷的时候就穿上,或者准备一个小毯子,盖在腰部。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给腰部带来大大的温暖,让它时刻保持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搬重物的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搬重物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但你知道吗,错误的搬重物方式对腰椎的伤害可不容小觑。直接弯腰搬重物时,腰部承受的压力会大幅度增加。有研究表明,当双下肢直立,膝关节伸直状态下,弯腰提取 20 千克重物时,腰椎间盘的压力可以达到重物的 4 倍 。这就好比给腰椎压上了一座 “小山”,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甚至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严重问题。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他平时身体还算不错,有一天帮朋友搬家,看到一个很重的箱子,想着自己年轻力壮,就直接弯腰去搬。结果刚一用力,就感觉腰部一阵剧痛,当时就直不起腰了。送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了神经,只能住院治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错误搬重物姿势而导致腰椎受伤的案例。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搬重物这个动作,它对腰椎的影响可大着呢。
为了保护我们的腰椎,在搬重物时,一定要遵循 “量力而行,姿势正确” 的原则。如果物体太重,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不要强行搬运,最好找他人帮忙,或者借助推车等工具。如果是自己能够搬动的重量,也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先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缓慢向下蹲下,尽量让腰部保持挺直,用双手稳稳地抱住重物,然后利用下肢和臀部的力量平稳起身,过程中不要扭动身体。
放重物时,也不要直接弯腰放下,而是先将重物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比如桌子上,然后再慢慢调整到最终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腰椎在短时间内承受过大的压力,减少受伤的风险。
腰背肌锻炼的魔法
除了上面这些日常的小技巧,我还会定期进行腰背肌锻炼。腰背肌就像是腰椎的 “保镖”,它们强壮了,腰椎的稳定性就会大大增强,受伤的风险自然也就降低了。
我最喜欢的锻炼动作之一就是 “小燕飞”。趴在床上,把枕头拿掉,双手放在身体后面,然后用力把胸部和头部抬起来,让它们离开床面。同时,把膝盖伸直,两条大腿也用力往后抬,离开床面。这个时候,身体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小燕子。保持这个姿势 3 - 5 秒,然后放松肌肉,休息 3 - 5 秒,这就算完成了一次。一开始可能做不了太多,没关系,慢慢来,每天坚持做几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腰背肌会越来越强壮。
还有 “五点支撑” 这个动作也很不错。平躺在床上,把枕头去掉,膝盖弯曲,然后用两个肘部、双脚和头部这五个点支撑住身体,把腹部和臀部用力往上抬,就像一座拱桥一样。同样保持 3 - 5 秒,再放松休息。这个动作对于增强腰背肌的力量也很有帮助,而且比较容易上手,适合大多数人。
我一般会在早上起床后或者晚上睡觉前,花 10 - 15 分钟的时间做这些锻炼。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累,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腰部越来越有力量,久坐和久站也不会那么容易感到腰酸背痛了。这些锻炼动作就像是给腰椎上了一层 “保险”,让它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护腰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在长时间站立手术时,佩戴护腰可是保护腰椎的一个重要手段。护腰工具就像是给腰椎请了一个 “小助手”,能帮我们分担腰部的压力。
先说护腰带,它是最常见的护腰工具之一。市面上的护腰带种类繁多,从材质上看,有棉质的、聚酯纤维的,还有添加了弹性橡胶的。棉质的护腰带透气性好,佩戴起来比较舒服,适合日常短时间佩戴;添加弹性橡胶的护腰带则支撑性更强,能更好地分担腰部压力,更适合长时间站立或进行重体力活动时使用 。
在选择护腰带时,要注意尺寸合适。太紧了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太松了又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可以根据自己的腰围来选择,一般护腰带的尺码表上都会有详细的说明。另外,支撑强度也很重要,如果腰部已经有损伤或者疼痛,就需要选择支撑强度高一些的护腰带,里面带有金属支撑条的那种,能更好地稳定腰椎,减轻腰部肌肉的负担。
还有支撑护腰枕,它也是保护腰椎的好帮手。特别是在久坐的时候,把它放在腰部后面,能填补腰部和座椅之间的空隙,让腰部得到很好的支撑,保持自然的生理曲线。市面上的支撑护腰枕形状各异,有传统的圆形、方形,还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 S 形。S 形的护腰枕能更好地贴合腰部曲线,提供更均匀的支撑力,缓解腰部疲劳。
在选择支撑护腰枕时,要注意它的材质和弹性。材质要柔软舒适,有一定的透气性,不然长时间使用会感觉闷热。弹性也要适中,太硬了会不舒服,太软了又起不到支撑作用。可以亲自试一下,感受一下它的支撑力和舒适度,再做选择。
这些护腰工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腰椎,但也不能过度依赖。它们只是辅助手段,结合前面提到的日常腰部保护方法和腰背肌锻炼,才能让我们的腰椎保持健康。
护腰,从现在开始
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我深知腰椎健康的重要性。腰椎就像我们身体的 “顶梁柱”,支撑着整个上半身的重量,一旦它出了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通过分享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护腰椎的经验,希望能让大家对腰椎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现在开始,保护好自己的腰椎。
保护腰椎并不难,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正确的护腰方法,就可以大大降低腰椎受伤的风险。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无论是一个小小的起身活动,还是一次正确的搬重物姿势,都能为我们的腰椎健康加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挺直脊梁,拥抱健康生活!
来源:脊柱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