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玲:AI医疗的未来:四大原则和两大倡议助力全球健康

360影视 2025-02-05 10:53 2

摘要: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Airdoc联合创始人、国际部总裁陈雪玲在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欧合作的前景与挑战”为主题的分论坛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Airdoc联合创始人、国际部总裁陈雪玲在以“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欧合作的前景与挑战”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以下演讲:

谢谢大会的邀请。Airdoc是今天大会上唯一的AI医疗公司。在过去十年发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全球化的问题,想借此机会也与现场的大家分享。

全球AI治理的国际合作有四个核心点。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上的宗旨,符合全体人类的共同价值。第二,确保各国AI技术的发展和治理必须拥有权利,机会平等。第三,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遵循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合作。第四,整合中欧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加快研发AI医疗和技术水平。

在这四个核心前提下,身为AI医疗企业的代表,今天我们有两个倡议,也希望听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第一个倡议是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全球医疗数据联盟。即将举行的巴黎行动峰会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我稍后也会提到,早在2019年,在马克龙总统的提议下,法国就已开始朝着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一些步伐。因此,作为第一部分,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数据联盟。这个平台将能够整合临床数据、科研机构的数据等各类资源。例如,几年前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率先分享了病株和临床实验数据,但仍旧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如果能够有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平台,全球各方就能够共同合作,协同抗击疫情,并有效减缓疫情传播。我相信,AI技术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第二个倡议是,在全球数据联盟框架下,我们希望建立一个AI模型的开发与共享保护机制。该共享保护机制包含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开发通用的疾病诊断模型,利用收集到的全球数据,开发基于AI的疾病诊断模型。我非常骄傲地说,Airdoc拥有全球最大的视网膜数据库,涵盖了3000万人的数据。单独依靠一个数据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够与欧洲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实际上将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视网膜影像已经被证实可以做糖尿病筛查,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癌症和脑中风心血管病症,近视、黄斑病变等因为电子产品衍生的眼部疾病。大家认为近视过去在亚洲高发,事实上因为电子产品的盛行,在欧洲也越来越严重。我们刚才提到在法国的部分,法国议会在2019年提出了审议医疗改革方案,这个法案就是希望通过AI解决医生短缺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认为可以帮助到的地方。

最后,我们建议中国、欧洲和全球共同可以有一个所谓的合作基金,这个基金是会用来支持平台建设,数据收集及模型开发,对于共享数据事实上可以有所谓的加密保护和专利知识产权的分享。

最终我代表Airdoc公司希望AI必须以人为本,利用AI提高医疗效率,造福人群,才是人民所向。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全球化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