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北国还在银装素裹中迎接新春时,海南三亚的凤凰花已含苞待放。这座中国南端的滨海城市,以其冬季22.5℃的平均气温拥抱八方来客,成为这个春节黄金周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25年春节长假,三亚共接待游客256.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7亿元,这两组数字背
南海网记者 沙晓峰
当北国还在银装素裹中迎接新春时,海南三亚的凤凰花已含苞待放。这座中国南端的滨海城市,以其冬季22.5℃的平均气温拥抱八方来客,成为这个春节黄金周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25年春节长假,三亚共接待游客256.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7亿元,这两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避寒天堂”的天然魅力,更蕴含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密码。
春节假期,游客在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旅游区游玩。通讯员 黄庆优摄
暖冬避寒:从地理优势到消费场景革命
三亚湾椰梦长廊绵延约20公里的海岸线上,清晨七点已布满晨跑者的身影。来自哈尔滨的退休教师张建国夫妇,正跟着三亚市中医院的一位老医生练习八段锦。“这里连空气都是甜的”,张老师笑称自己已是连续三年“南迁过冬”的候鸟族。数据显示,三亚春节期间60岁以上游客占比达37%,康养旅居正催生“银发经济”新业态。海棠湾高端酒店群推出的中医理疗、温泉疗愈套餐预订率超过90%,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旅游区的负氧离子监测屏前,总围满拍照打卡的游客。
位于海棠湾的三亚国际免税城则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消费图景。晚上9点的三亚国际免税城依然灯火通明,GUCCI门店前蜿蜒的队列里,00后情侣黄晓珊正用手机计算着“离岛免税+政府消费券”叠加的优惠幅度。三亚市商务局年前发布消息称,在离岛免税方面,2025年三亚计划发放1.2亿元消费券,春节期间将发放5100万元,设置多挡位满减券,单笔最高立减3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1月24日,备受期待的“机票+免税”活动上线,配置10000张价值258元“爱我吧”无门槛离岛免税消费券,为三亚的旅客送上一份消费大礼,助力开启免税购物之旅。
有游客表示:“三年前我们抢机票回家过年,现在全家飞来三亚‘扫货'过年。”这折射出消费升级背景下“旅游过年”理念的深刻转变。据了解,春节假期前五天免税城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大年初四单日客流突破7.6万人次。化妆品、腕表、酒类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货“新三样”。
春节假期,游客在三亚体验海上娱乐项目。记者 沙晓峰摄
文化解码:民俗传统与时尚表达的碰撞
大年初三的三亚红色娘子军景区,由三亚市文化馆与该景区携手打造的非遗购物街区里,传承人董小慧正在演示黎锦“双面绣”绝技。经纬交织的棉线间,龙腾祥云的图案逐渐显现,围观游客中突然传出惊叹——某国际品牌2023春夏系列的同款纹样,竟与眼前千年黎锦高度相似。这场跨越时空的“撞衫”,恰是三亚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
在三亚中央商务区举办的“对话与融合——中意艺术家交流展”上,100余件中国与意大利知名艺术家的精彩绘画作品正在展出。沿着精心布置的展线漫步,仿佛置身于一场美轮美奂的中意当代油画梦幻长廊。这些作品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又彼此联系,通过艺术家们富有个人色彩的创造,呈现出一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对话与融合——中意艺术家交流展”还融入了科技元素。艺术家和嘉宾们通过远程操纵机器设备,实时远程分享现场,虽然远隔千里,但可以同步感受此次中意艺术交流展的精彩。
夜幕下的三亚亚特兰蒂斯,以“龙蛇换守 七子贺岁”为主题的灯会嘉年华正在上演。这场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夜间文旅体验,成为海南夜经济的新亮点。
主办方介绍,此次灯会嘉年华所有灯组均采用“非遗技艺”制作,工匠们沿用传统的纯手工制作技艺,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一场盛大的灯会嘉年华。这不仅传承了中国灯会灯彩文化艺术,还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蕴、环保性和创新性,让传统灯会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而在三亚湾,书法大师在沙滩上以树枝为笔、海浪为墨创作的百米“福”字,成为最抢镜的蛇年春节背景板,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正在创造无限可能。
舌尖经济:从地方风味到全球厨房
当牙齿咬破焦黑酥壳的刹那,“咔嚓”声清晰可闻,滚烫的酱汁裹着热气从蜂窝状孔隙中迸发。外皮炸得极薄脆,而内里却保持着豆腐脑般的绵软质地,形成强烈的口感对比。
“就是这个味道,跟老家一样的!”大年初六的晚上7点,正在三亚海虹广场持续进行的2025年三亚新春湘味好物节现场,下班后的湖南妹子黄丽正在品尝来自故乡的美食——长沙臭豆腐。
从春节前“味道长沙 寻鲜三亚”美食嘉年华在大东海启幕,到持续进行的2025年三亚新春湘味好物节,蛇年春节,三亚大步迈进,让长沙美食与本地风味碰撞出独特火花。
“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茶苑、三亚珊瑚湾文华东方酒店-FRESH海角轩餐厅成功斩获黑珍珠一钻餐厅殊荣,成为海南率先登榜、三亚独有的两家黑珍珠餐厅;海南东榕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朱武明的糟粕醋火锅配鱼生雕刻作品亮相新加坡‘行走的年夜饭’现场。”聊起三亚舌尖经济带来的殊荣,三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娓娓道来。
三亚,这座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热带海滨之城,能够率先在黑珍珠榜单崭露头角,其背后的美食资源优势不言而喻。海鲜,作为三亚绝对的主角,以其新鲜肥美、品种繁多,引得各地“老饕”纷至沓来。琼菜美食,则以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技艺,成为三亚餐饮文化的基石。近年来,各地菜系在此汇聚融合,让三亚美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三亚第一农贸市场的海鲜摊位前,重庆游客李女士正在对着镜头直播砍价:“这只和乐蟹从150块讲到130块!”摊主林阿婆笑着配合镜头摆出“成交”手势,她的微信里已新增了20多个“回头客”。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交易场景,正通过短视频平台裂变传播,让三亚美食突破地域限制。当天,网红餐厅“嗲嗲的椰子鸡”单日消耗椰青超过1000个,创始人说:“我们要把海南味道做成像重庆火锅那样的地域IP。”
更有令人惊喜的是,三亚河畔的疍家海鲜餐厅里,德国主厨弗兰克将海南黄灯笼辣椒与法式鹅肝结合,创作出“琼味惠灵顿牛排”。弗兰克坦言:“三亚正在重新定义热带美食的边界。”从大排档到美食实验室,从地方小吃到世界厨房,三亚的餐桌革命正在重构旅游消费的深层价值。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