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弃OpenAI单飞,转向全自研机器人AI模型

360影视 2025-02-05 13:13 3

摘要:2月5日,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考克(Brett Adcock)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协议,完全自主研发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接下来30天内,Figure将展示一些“从未在人形机器人上见过的东西”。

人形机器人明星初创公司Figure与OpenAI“分家”。

2月5日,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考克(Brett Adcock)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协议,完全自主研发端到端机器人AI模型。接下来30天内,Figure将展示一些“从未在人形机器人上见过的东西”。

Figure和OpenAI的合作维系了不到一年。2024年2月末,Figure官宣,OpenAI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下一代AI模型。与OpenAI合作13天后,Figure旗下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得益于OpenAI视觉语言模型的加持,能和人类进行语言交互,并自主完成指令动作。整个过程中,OpenAI的大模型负责视觉推理和语言理解,而Figure AI的神经网络处理快速灵巧的机器人动作。

但双方合作有了罅隙。阿德考克接受科技媒体TechCrunch采访时称,此次合作的关键问题在于整合。OpenAI是一家规模庞大、业务广泛的公司,其智能模型也与之匹配。而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机器人等物理实体的具身智能,并非OpenAI的核心关切。相反,正确的解决方案是构建一个端到端(End-to-End)AI模型,专注于为特定硬件提供动力。

所谓端到端AI模型,是指从问题输入到结果输出一气呵成,无需对问题进行分解和分析。

阿德考克意识到:“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地解决具身智能的问题,就必须实现机器人人工智能的垂直整合。我们不能外包人工智能,正如我们不能外包硬件一样。”

Figure成立于2022年5月,去年2月筹集到一笔高达6.75亿美元的B轮融资,吸引了包括英伟达、微软、OpenAI、贝索斯等在内的明星机构和投资人。公司估值随后攀升至26亿美元。

去年8月6日,Figure推出第二代机器人Figure 02,重新设计了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提升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电池、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关键技术。Figure 02的头部和躯体前后嵌入6台RGB摄像头,用于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借助内嵌的视觉语言模型(VLM),Figure 02搭载的摄像头能快速进行常识性的视觉推理。其搭配的灵巧手拥有16个自由度,负载能力与人类相当,可以抓取25公斤的物体。

这款人形机器人被部署到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宝马斯帕坦堡工厂。据宝马官网去年8月一份新闻稿介绍,在为期数周的测试中,Figure 02成功将金属板零件插入特定夹具中,并将其组装为底盘的一部分。宝马正在与Figure合作测试和评估人形机器人如何安全应用到汽车生产。不过,宝马未制定正式采购Figure机器人的具体时间表。

Figure 02在宝马工厂实训。图:Brett Adcock的X账号

阿德考克去年11月在社交平台称,通过汽车生产线上的测试,Figure 02的执行速度提升4倍,准确度提高7倍。他说:“随着我们部署更多机器人,收集更多数据以改进AI模型,情况将只会变得更好。”

从今年年初开始,Figure迈开机器人商业化的步伐。1月以来,阿德考克先后透露,Figure 02已完成两笔商业交付。但他并未公布这两笔交易的采购方、售价、销量等细节,仅称“最新客户是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

“在商业方面,我们的策略是专注于少数几个客户。”阿德考克说,在初期阶段,比起广撒网式地拓展众多客户,Figure更倾向于在精选客户群体中实现纵深发展,这种垂直深耕的模式能带来更高运营效率。

OpenAI除了此前和Figure合作,还在2024年1月领投了挪威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1X Technologies。今年1月31日,OpenAI向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 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列出了“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和“具有通信和学习功能,用于协助和娱乐人类的人形机器人”。此举被外界解读为OpenAI有意直接下场研发人形机器人。

OpenAI也正在重建其机器人团队,去年11月聘请了Meta的前硬件负责人Caitlin Kalinowski来领导公司的机器人和消费硬件业务。OpenAI曾在2020年解散了机器人团队。

今年1月11日,Caitlin在社交平台宣布OpenAI正在招聘首批机器人开发岗位。其中包括一名系统集成电气工程师,帮助设计机器人的传感器套件;一名机械产品工程师,负责制造机器人的齿轮、执行器、电机和连杆;以及机器人团队的一名技术产品经理(TPM),负责带头开展数据收集实验室的后勤工作。

采写:南都记者 杨柳

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