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安静的氛围如轻纱般将人包裹,教师遨游在文化的海洋里……在巨野一中的读书分享会上,教师放下粉笔,捧起书本,让心灵在书页间游走,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安静的氛围如轻纱般将人包裹,教师遨游在文化的海洋里……在巨野一中的读书分享会上,教师放下粉笔,捧起书本,让心灵在书页间游走,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近年来,该校定期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每月举行一期并常态化进行。在教师自愿参加的基础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梁勇为每名参会教师准备了一些用心挑选的书。这些书涵盖了文学、社科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阿勒泰的角落》《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他乡》《陈行甲人生笔记》《反智的年代》等佳作。
40分钟的静心阅读时间结束后,活动进入精彩的分享环节。教师纷纷发言,畅谈读书心得。毛雯老师被《阿勒泰的角落》中质朴纯真的边疆生活打动,深情分享了那些让人会心一笑又引人深思的段落,仿佛将大家带到了那片遥远而迷人的土地;刘道强老师是跑步爱好者,结合自身坚持跑步锻炼的经历,与《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产生强烈共鸣,讲述了书中关于毅力、自律与人生思考给自己带来的启发;任艳芹老师在《他乡》的文字里找到了自己对漂泊与归属感的全新诠释,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境遇的深入探讨;苏航老师说《反智的年代》促使教师反思当下社会现象,提升思维深度;副校长王毓品分享的《走出孤岛》则让大家重新审视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意义。
在教师读书分享会的带动下,学生每天在晨光熹微中以《少年中国说》的激情诵读拉开学习的帷幕,领略文中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日复一日的诵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感知,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风格的鉴赏能力。
用阅读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以此为切入点撬动学校整体成长。除了有自己的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外,学校建设了多功能高标准图书馆,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文化氛围,创造了阅读活动空间。
学校综合楼的大屏幕每天更新“沁心一言”,学生三五成群驻足观看、细细品味,浸润在“追梦的少年最抚人心,奋斗的日子犹如跨越了时光”这样的书香氛围中。
学校通过展播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时刻接触这些充满智慧的话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校园增添一份浓厚的文化气息。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