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上班建议先发呆5分钟”上热搜!复工第一天,建议你发呆5分钟!

360影视 2025-02-05 15:36 3

摘要:在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中曾提出,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节后复工第一天,

你的状态如何?

相关词条冲上多平台热搜榜,

引发热议↓

忘记开机密码

手忙脚乱地处理“节后再说的工作”

完全无法专注

眼睛也睁不开…

这些“症状”你中了几个?

状态不对?

那就快来试试这个方法,

没准能帮你调整回来!

↓↓↓

发呆5分钟!

国家卫健委也曾表示:

建议每天发呆5分钟!

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

在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项目中曾提出,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发呆还有这些好处

集中精力

当你出现无法集中精神的状况时,不如发发呆,让大脑有所“缓冲”,有助于后续精力更加集中

激发创造力

放松入静后,人的脑电活动以α波为主。处于这种脑电活动下,个体会感到放松舒适。特别是中间α波(9赫兹-12赫兹)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

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让人更富于创造力。

减轻疲劳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

松弛反应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加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引起生理觉醒水平的明显下降,由此产生深度的放松。在这种状态下,大脑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

如何正确发呆?

什么时候适合发呆呢?

根据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及需求不同,其实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呆。例如,当遇到连续加班感到累的时候,可以适当停下来歇一歇,把自己放空冥想放松一下,舒缓紧张的身心,后面做的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

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人,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发呆,例如坐地铁、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上的时间,一个任务结束后或两个任务间的空档等零星时间。但注意开车等红灯或排队前进期间不要发呆,容易出危险。

发呆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发呆时的姿势不限,如果头部可以靠在后面或者由手臂支撑更好,头颈部肌肉的放松更有利于产生充分的松弛反应。发呆时如果不能尽快地放松下来,可以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轻松愉悦的场景,比如置身于温暖舒适的海滩。

腹式呼吸解析图

还可以配合进行深度的呼吸,特别是腹式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肌肉上,主动地收缩或舒张腹肌,进行5-8次缓慢腹式深呼吸,不但可以减压,也可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