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最常见的毛衣原料——绵羊毛,获取方式相对简单。把羊放倒,肚皮朝上,技术娴熟的话,一边翻转羊身,一边用剪刀就能剪下羊毛。绵羊性格温顺,不怎么反抗,熟练工人一天能薅大概25只羊。
在寒冷的冬日,一件温暖的毛衣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但你知道吗,这看似普通的毛衣,从羊毛到成品,背后竟藏着这么多有趣又神奇的知识!
羊毛,大多来自温顺的绵羊
我们最常见的毛衣原料——绵羊毛,获取方式相对简单。把羊放倒,肚皮朝上,技术娴熟的话,一边翻转羊身,一边用剪刀就能剪下羊毛。绵羊性格温顺,不怎么反抗,熟练工人一天能薅大概25只羊。
每年5-6月份是最佳薅羊毛时期,早了羊易着凉,晚了羊会被热到。如今大型羊场常用剪毛机,一天能薅光150只羊,但无论是剪刀还是剪毛机,操作不当都可能弄破绵羊皮肤。
在澳大利亚这样的养羊大国,绵羊养殖规模巨大,羊毛产业更是重要的经济支柱。这里的牧场主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薅羊毛流程,从羊的挑选、场地准备到人员分工,都有严格的规范,目的就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羊的伤害。
不过,即便如此,每年因薅羊毛受伤的绵羊仍不在少数,这也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更人道的薅毛方式。
山羊绒,获取不易但更优质
相比绵羊,薅山羊的羊绒可费劲多了。山羊脾气暴躁,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它顶飞。而且山羊绒藏得深,需要把山羊扑倒在地,固定羊角或羊脖子,用铁梳子紧贴皮肤,从头梳到尾反复几次,才能薅下约150克羊绒。并且要注意,只有粗毛底下的细绒才是生产羊绒毛衣的原料,粗羊毛得给山羊留下。
山羊绒的珍贵不仅在于获取难度大,还在于其卓越的品质。山羊绒的纤维直径极细,一般在14-16微米之间,而绵羊毛的直径通常在18-30微米。
这使得山羊绒制品更加柔软、轻盈,保暖性也更强。世界上著名的羊绒产地有中国的内蒙古、蒙古国以及伊朗等地,这些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了高品质的山羊,产出的羊绒备受全球时尚界的青睐。
传统薅毛方式
传统的剪刀或剪毛机薅羊毛,虽然效率尚可,但存在伤害羊身的风险。一不小心就可能剪破绵羊皮肤,这对羊来说是一种痛苦的伤害。而且,剪毛过程中如果羊挣扎得厉害,还会影响羊毛的质量,剪出的羊毛长短不一,不利于后续的加工。
为了减少伤害,一些经验丰富的薅羊毛工人会在剪毛前先安抚羊的情绪,给羊喂一些喜欢的食物,让它们放松下来。同时,在操作时也会格外小心,尽量顺着羊毛的生长方向剪,避免拉扯。不过,这种方法依赖工人的个人经验和技巧,难以大规模推广。
药物脱毛
1968年,人类意外发现环磷酰胺这种抗癌药能让绵羊的毛和皮肤连接变脆弱。把它注射到绵羊体内,等一个多星期,羊毛就能轻松脱落。只要抓住羊毛往上一拽,就能像脱毛衣一样把羊毛薅下来,而且不会伤害羊,几天后羊毛还能恢复生长,简直是薅羊毛的“神器”。
药物脱毛技术的出现,无疑是羊毛产业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提高了薅羊毛的效率,还极大地减少了对羊的伤害,符合现代动物福利的理念。然而,这项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
首先,药物的使用成本较高,对于大规模养殖的羊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药物的安全性和残留问题也备受关注,如果药物残留超标,可能会对羊毛制品的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目前药物脱毛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仍处于研究和改进阶段。
毛衣缩水的原因:
毛衣缩水主要是因为羊毛纤维的特殊结构带来的定向摩擦效应。绵羊毛内部由两种不同结构的细胞组成,使其天然卷曲以存储空气保暖,外部还有一层鳞片。顺着鳞片方向手能轻易滑动,逆着则会带动羊毛。
当毛衣在洗衣机里反复揉搓,羊毛纤维会朝摩擦力小的方向运动并收紧纠缠,水分和高温会加剧这一过程,导致毛衣缩水,柔软性和保暖性降低。
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羊毛纤维的微观结构,发现鳞片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对定向摩擦效应有着重要影响。鳞片越尖锐、排列越紧密,毛衣就越容易缩水。此外,不同品种的绵羊,其羊毛的结构也有所差异,这也导致了不同品牌和款式的毛衣,缩水程度不尽相同。
解决缩水的办法
选择山羊绒:山羊绒的鳞片结构排列不紧密,更加光滑均匀,定向摩擦效应弱,缩水程度轻,而且直径比绵羊毛更细,保暖性更好。不过,山羊绒制品价格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山羊绒的产量稀少,一只山羊一年的产绒量仅为150-200克,而且采集难度大,所以价格自然不菲。但对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来说,仍然让他们愿意为之买单。丝光处理绵羊毛:既然缩水是因为羊毛表面的鳞片,那就把羊毛泡进氧化剂溶液,利用化学反应破坏或剥除鳞片,避免定向摩擦效应,这种处理方法叫丝光处理。它不仅能防止毛衣缩水,还能让羊毛纤维更光滑,处理后的羊毛就是丝光羊毛。丝光处理后的羊毛,不仅手感柔软,而且光泽度更好,染色性能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染出更加鲜艳、持久的颜色。从可爱的小羊身上获取羊毛,再将其变成温暖又不缩水的毛衣,这背后的知识是不是很有趣呢?你还想知道哪些冷知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来源@柴知道的视频内容
来源:贾老师说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