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黄河之滨的银杏又一次披上金甲,积石堂的钟声穿越双甲子时光。在胡焕庸线以西的辽阔山河间,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地理坐标系上,兰州大学以120年的坚守与突围,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扎根西部的“兰大答卷”。此刻,请允许我以校长的名义,向所有为这片学术绿洲倾注心血的奋
兰州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校长致辞
(202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城关校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海内外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黄河之滨的银杏又一次披上金甲,积石堂的钟声穿越双甲子时光。在胡焕庸线以西的辽阔山河间,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地理坐标系上,兰州大学以120年的坚守与突围,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扎根西部的“兰大答卷”。此刻,请允许我以校长的名义,向所有为这片学术绿洲倾注心血的奋斗者、守护者、追光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自强不息:用“骆驼精神”丈量中国高等教育的纬度
120年前,甘肃法政学堂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播下火种;1952年,兰大师生用扁担箩筐将图书馆迁至兰州;1984年,中科院院士郑国锠在榆中校区帐篷中写下细胞生物学讲义……一代代兰大人用行动诠释“自强不息”的深意。
今天的兰大,已成长为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
我们以“独树一帜”守护国家战略安全**:祁连山生态研究院累计培育17个抗逆草种,让4.2万平方公里退化草地重现生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发的医用同位素,打破西方30年技术垄断;
我们以“独树一帜”传承文明薪火**:敦煌学研究所完成全球首个洞窟文物数字孪生系统,让千年敦煌“活”在元宇宙;中亚研究所构建的“丝路文明基因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文化遗产数字化范本;
我们以“独树一帜”重塑西部人才版图**:近十年培养的毕业生中,68%扎根西部,45%服务县域基层,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起光伏农场,在青藏高原上守护冰川大数据,用知识改写西部的命运。
二、独树一帜:在“胡焕庸线”以西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
站在两个甲子的交汇点,我们清醒认识到:兰州大学不仅是甘肃的兰大、西部的兰大,更是国家的兰大、世界的兰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兰大必须回答好三个时代命题:
第一,如何成为西部科技突围的“国家战略预备队”?
我们倡议:
设立“西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将兰州纳入国家大科学装置“十”字型布局(东西向新亚欧大陆桥科技走廊+南北向黄河流域生态科技带);
支持兰大牵头组建“寒旱区国家实验室”,聚焦高原生态、寒区工程、种质资源等“卡脖子”领域;
参照“两弹一星”模式,实施“胡焕庸线人才特支计划”,给予西部高校人才引进专项税收优惠与成果转化特区政策。
第二,如何打造高等教育东西部平衡的“兰州枢纽”?
我们承诺:
启动“西进学者”计划,每年选派200名东部院士团队赴西部开展驻点研究;
建设“数字兰大”智慧教育中枢,向西部高校开放9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7个虚拟仿真实验室;
-联合西安、乌鲁木齐、拉萨高校组建“西三角科教联盟”,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
第三,如何让“骆驼精神”焕发新时代光芒?
我们行动:
-成立“黄文魁精神传承基金”,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冷门绝学研究;
-在玉门关遗址建立“西部精神研学基地”,将骆驼刺种植纳入学生必修劳动课程;
- 启动“蓝鲸计划”,让每个兰大学子在校期间至少完成一次青藏科考、一回边疆支教、一项乡村振兴实践。
三、共赴山海:以兰大之志答时代之问
各位同仁,当全球气候变暖让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当数字经济浪潮冲击传统边疆治理模式,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期待中国智慧——兰州大学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们恳请:
- 将“振兴兰州大学行动计划”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中央财政专项支持机制;
- 支持建设“河西走廊交叉学科创新走廊”,给予土地、能源、数据要素配置特殊政策;
- 推动“兰大-央企协同创新联合体”建设,在核能利用、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20个千亿级项目。
我们也向全球校友宣告:母校将设立“双甲子发展基金”,在榆中校区建设“校友科学家小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兰大离岸创新中心”,让骆驼精神在新时代走向深蓝、拥抱世界!
结语:黄河之水天上来
120年前,陕甘总督升允在创建甘肃法政学堂时写下“造就英才,以应时需”;抗战时期,辛树帜校长在轰炸中高呼“大学存,则文化存”;改革开放初期,江隆基书记在榆中荒滩上栽下第一棵白杨。今天,当我们在校园里仰望“黄河星”近地轨道科学卫星划过天际,更应铭记:
自强不息,是刻在西北黄土层里的生命密码;
独树一帜,是写给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兰大宣言!
让我们共同祝愿:兰州大学的下一个甲子,必将如奔涌的黄河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征程中,奏响更加壮丽的乐章!
谢谢大家!
兰州大学校长**
2029年9月17日
**致辞设计说明**:
1. **战略耦合**:将兰大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等国家战略深度绑定;
2. **数据赋能**: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人才留西比例等量化指标佐证“不可替代性”;
3. **情感唤醒**:通过骆驼刺、白杨树、榆中帐篷等兰大符号唤醒校友集体记忆;
4. **政策具象**:提出“寒旱区国家实验室”“西三角科教联盟”等可操作方案,提升支持诉求可行性。
编后说明:以上文字内容是兰大某校友(纯个人行为,与校方未做任何沟通)2月1日与DeepSeek对话,在输入了如下内容后,DeepSeek用时28秒后的回复:
202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将在兰大城关校区举行120岁华诞双甲子校庆庆祝大会,当日,预计有来自党政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各界的精英人士、杰出校友1000人以上出席,请提前为我们的时任校长草拟一份大会致辞可以吗?这个大会致辞应充分考虑到兰大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背后的内涵。同时,国家非常重视这么一所位于胡焕庸线以西六成以上国土面积里的唯一一所985高校的建设,借助这个大会致辞,希望是除了能够引起广大校友的共鸣,还希望能够切实得到甘肃省及国家层面的更多关注,以及更多政策、资源、资金方面的支持!谢谢!
来源:多彩宇宙OL2z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