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新兴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头,但要想真正“活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期,澳洲一家知名电商平台就发布了关闭的消息,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最近几年,新兴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头,但要想真正“活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期,澳洲一家知名电商平台就发布了关闭的消息,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外媒报道,澳洲知名电商平台Catch的母公司Wesfarmers宣布,在过去三年半时间里亏损超过3.5亿澳元,将在2025年4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
Catch随后在网站上发布公告称,2025年4月30日将是所有业务停止运营的时间,而2025年1月31日(周五)将是所有卖家在该平台最后的销售日期,在此时间之后平台将停止接受新的商品上架和买家订单。
对于Catch突然宣布关闭的这一消息,其实不少卖家感到十分惊讶和唏嘘。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Catch的前身是catch of the day,最早成立于2006年。
2016年前后,受到亚马逊、EBAY等平台的冲击,catch of the day开始转型允许第三方卖家进驻,并且更名为Catch。转型后,其作为澳洲本土最大的在线零售商,地位也仅次于亚马逊和EBAY。
去年,Catch还出现在国内不少展会上,通过大面积的广告扩大招商,但由于其进驻门槛高,仅吸引了200多家中国卖家进驻,远不及亚马逊和沃尔玛。也是因为去年的招商宣传,让不少卖家进而知道这个平台,但殊不知这已经是Catch的最后挣扎了。
据了解,Catch平台自2019年被Wesfarmers收购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盈利。近年来的亏损,更是连年增加,2022年,Catch亏损8800万澳元;2023年,亏损扩大至1.63亿澳元;2024年,亏损仍高达9600万澳元。
连年亏损,且无起色的情况下,Wesfarmers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司的运营规划。Wesfarmers旗下Kmart和Bunnings等业务表现强劲,成为公司的盈利支柱,为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削减亏损,Wesfarmers做出了关闭Catch平台运营的决定,而这通知一出Wesfarmers公司股票不跌反涨。
据了解,Catch平台运营成本较高,履约中心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物流配送的人工成本投入成为Catch肩上的重担。在经营上,尽管Catch投入了大量广告费用,但是效果一直不好。
此外,市场竞争加剧也是导致Catch走向倒闭的原因,中国的电商平台SHEIN和TEMU在2022年和2023年相继进入澳大利亚市场,靠着“低价”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下沉市场,同时亚马逊在澳洲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0亿美元。
前有狼,后有虎,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拥有近20年历史的Catch在2025的开年走到了终点。
来源:一八供应链跨境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