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年人的现状是,能打开内心的人越来越少,诚心给你添堵的人越来越多。”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
“成年人的现状是,能打开内心的人越来越少,诚心给你添堵的人越来越多。”
深以为然。
人生这条漫漫长路,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带来的不是温暖,而是无尽的疲惫与内耗。
那些看似关切,实则真假难辨的问候,还有忽冷忽热、让人捉摸不透的关心,实在是让人疲惫不堪。
在成年人的社交关系里,并非付出真心就能收获同等的热忱,不是掏心掏肺就能换来感恩。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深交,也不是每段关系都值得倾尽所有。
其实,你在对方心里究竟重不重要,那些聊天的细节早就给出了答案。
01
敷衍
《秒速五厘米》里有这样一句对白:
“也许我们之间发了1000多条信息,可我们的心却没有拉近1厘米。”
这话真是让人感到无比扎心。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看到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想分享给那个特别的人,还精心修图,反复编辑文案;
散步时,内心满是欢喜,就想着在网上找些优美的句子,和对方分享此刻的心情;
心情不好时,对着屏幕敲下一大段心里话,满心期待能得到对方的安慰。
可等来的回复,却只是一句干巴巴的“哈哈”“不错”,甚至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表情包。
那一刻,所有的用心准备,都像是一场笑话。
山田宗树说:
“所有迟到的安慰、喜欢和温暖,在错过了那个需要的时间点再出现,都是一样的没有意义,我想要的是及时的拥抱,及时的回复,以及每一点点的细节。”
那个敷衍你消息的人,不是不明白你的期待,而是打从心底里不想靠近你,抗拒和你交流。
他不在意你的情绪,也不顾及你的感受。
我们早就该明白,敷衍其实就是冷漠,搪塞就是拒绝。
一段不用心维系的关系,真的没必要再投入精力,放手才是最好的选择。
02
扫兴
艾默生曾讲:
“一个人的品格应由他日常行为来衡量。”
微信上那些一开口就扫兴、说话毫无礼貌的人,我们应当尽早远离。
你兴高采烈地分享新上映的电影,他却冷冷地回一句:“我早就看过了!”
你倾诉最近压力大,他一脸不屑:“多大点事啊?”
你发张自拍,他却阴阳怪气:“真会P啊!”
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在世,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分享的人不是玻璃心,只是期待每次表达都能被温柔以待。
花了心思、投入了精力分享,是希望得到积极回应,而不是被无情地泼冷水。
这世上,最伤人的并非直白的攻击,而是那些不经意间透露出鄙夷和不屑的话语,瞬间就能把满心的热情与欢喜浇灭。
再炽热的心,被冷落久了也会变得冰冷。
真正善良的人,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需求,愿意小心翼翼地呵护对方的情感,给予温暖与鼓励。
而那些扫兴的人,内心藏着恶意,总想通过贬低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平衡。
对于这样的人,你多付出一分时间和精力,都是对自己的折磨。
与其纠结内耗,不如干脆拉黑,从此不再往来。
03
不回消息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
“有一种悲伤是,我回你消息是秒回,你回我是轮回。”
但其实,比轮回更伤人的,是压根不回。
“你一直不回我消息......”
“我忙啊!”
但实际上,所谓的忙,大多时候只是一个借口。
亦舒说过:
“有没有空百分百是人为的,天下没有匀不出的时间,只有不想出席的约会。”
在乎你的人,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回复你,不舍得让你在等待中胡思乱想。
而不在乎你的人,即便有大把时间,也不会分给你。
朋友晓妍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她和一个认识很久的男生在微信上聊天。
发出去的消息一直没有回应,她还以为对方在忙,心里满是愧疚,觉得自己打扰到人家了。
可当她打开朋友圈,却看到男生一连更新了好几条动态,有帅气的自拍,有美丽的旅照,却唯独没有回复她的消息。
他不是真的忙,只是对你“很忙”;
他不是没空回消息,只是没空回你的消息。
一个人在不在意你,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及时回复消息,是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如果一个人真的在乎你,那么你的消息他定会及时回复,即便不能及时回复,事后也会向你解释原因。
对于那些没有礼貌、不在意你的人,尽早远离,别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才是明智之举。
04
作家苏芩说: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人生短暂,不过三万天。余生珍贵,不可浪费。
人这一辈子,你是谁或许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身边陪伴着谁。
如果身边的人总是在消耗你,一定要学会及时止损。
敷衍你的人,不必再维持关系;泼冷水的人,不要与之纠缠;忽略你的人,不必为之遗憾。
愿你步伐轻快,眼中有光;朝着心中向往的方向前行。该放下的就放下,该忘记的就忘记,在人生的旅途中悠然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生活的明朗与万物的可爱!
来源:时光轻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