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Key问题?如何解决热Key问题?

360影视 2025-02-05 21:22 3

摘要:热Key问题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分布式系统中,是指某个数据项Key由于某些原因,遭到了异常频繁的访问,导致其访问请求过于集中,负载过高从而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讲,在一个缓存系统中,如果某个键值数据被用户频繁访问,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这个键值成为一个热

 热Key问题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分布式系统中,是指某个数据项Key由于某些原因,遭到了异常频繁的访问,导致其访问请求过于集中,负载过高从而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讲,在一个缓存系统中,如果某个键值数据被用户频繁访问,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这个键值成为一个热Key,由于其请求过于集中,就会导致慢慢拖慢整个的系统响应,或则由于频繁访问导致某个节点过载,进而可能会引发缓存击穿、服务雪崩等一系列问题。

  某些情况下由于某个天然的热点问题,例如某个超有关注度的话题、某个超有关注度的热搜词、某个新闻热点、某个秒杀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Key问题,如下所示,分析一下比较常见的热Key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某些天然原因导致如热门商品、热点新闻、某个活跃用户的行为等,这样的操作会在短时间内导致某个关键词被大量请求,导致这些数据的Key值变成热Key。在进行数据缓存的时候,没有对缓存数据进行分片、哈希等操作,导致某些数据集中到了少数的节点上,导致节点产生类似热Key的问题。流量激增,可能会因为某个直播活动、某个电商促销场景,导致某些商品数据请求量激增形成热Key问题。数据建模设计缓存不合理,由于没有考虑到访问量激增问题,在设计Key值的时候设计的不合理,也会导致某个Key值成为热点数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热Key问题往往会出现在一些高并发高流量的时候,例如秒杀、直播、热搜等场景中,可能就会导致某些关键词被大量的访问,这种情况下不但要关注技术解决方案,还要关注业务解决方案。例如,在电商大促场景中,商品的详情页,商品的库存等都有可能会成为热Key,随着库存的变化,系统要适时的更新评判热Key的标准,来进行分片、哈希、Key调整等,如果在业务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某个节点产生热Key问题。

  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在不同场景下产生热Key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都有所不同。又比如,在某些社交平台上,某些新闻、某些话题也会引起大量的流量进入,导致用户的动态或者是相关话题信息成为热点问题。当然这种情况下,热Key对于系统造成的影响也会非常大,如下所示。

  由于某些热点Key可能会造成某些服务的处理能力过载,增加了系统响应的时间,在分布式微服务系统中,这种影响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正常请求的处理,会导致服务雪崩等问题。

  当多个请求集中到了某个缓存节点上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这个缓存节点服务过载导致节点崩溃从而影响到整个的系统节点以及数据节点的可用性。

  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专门为某个热Key去调整服务器资源,所以,当某些数据成为热Key之后,CPU、内存等资源会向这个热Key倾斜,导致占用了大量的CPU内存资源。系统无法处理其他业务请求,导致系统瘫痪,无法提供服务。

  还有就是因为热Key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平衡的负载均衡操作,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当缓存节点宕机之后,可能压力就会传递到后续的其他服务中。从而影响到以其他服务的扩展性。

  解决热Key问题的核心思路就是避免流量集中,减少对于分布式缓存的直接依赖,系统要有服务降级的能力,以及提前预测热Key的能力。具体的解决方案有如下一些。

数据分片(Sharding)

  根据业务情况,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片,划分为多个部分,然后分布到不同的节点上,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某些数据会被集中缓存到同一个节点上,可以减少单节点热点数据的压力。例如可以通过业务Key的哈希值来分配缓存服务器,或者是按照某个Key的时间范围来划分时间片进行分片处理,避免某个时间段的数据集中访问。

缓存优化

  一般使用缓存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数据库的访问压力,但是对于热Key来讲,可以设置较长的缓存过期时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缓存失效而带来的数据库访问压力,另外,就是可以通过布隆过滤器、缓存预热等技术来避免缓存失效、未命中缓存等导致的数据库访问压力激增的问题。

负载均衡

  上面提到了有一些情况下热Key问题是因为负载不均衡导致,也就是说在做负载均衡的时候,请求没有均匀的分配到每个服务节点上,而导致某些节点的访问压力过大。负载均衡操作不仅是在请求层面上的支持,还可以做深度存储层面上的分片支持,这样通过两次负载可以有效的减少单节点数据访问压力。

流量控制与限流

  对于一些大促或者是直播带货等场景,本身因为流量激增系统肯定是有限流策略的,例如通过通过令牌桶、漏斗算法限制请求速率,避免对某些Key的请求过载。然后通过实时监控流量和负载情况,动态调整限流策略。比如,当某个Key的访问量过大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的节点或服务。

数据建模优化

  在设计系统之初,为了避免过于热门的数据集中到同一个Key或者是节点中,可以按照某些特性来进行热门Key分组例如如果系统中有新闻热点,可以把新闻根据分类、时间、地域等分开存储,避免某个新闻文章成为过于集中的热Key。或者是如果有时间序列参与,可以按照时间段对Key进行拆分,例如按小时、按天进行存储避免某个时间段的数据请求集中。

异步处理与队列系统

  引入异步处理和消息队列系统的目的其实就是避免高并发造成的瞬时流量压力,通过消息队列(如Kafka、RabbitMQ)来缓存请求,然后将请求按顺序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瞬时请求峰值,对系统造成的冲击,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流量消峰,因为这种流量并不是持续的,所以通过消息队列的方式进行消峰处理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数据预热与热点数据提前加载

  上面也提到了,如果系统有预测热Key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定时任务对热Key提前进行预热,这样可以避免用户首次加载数据的时候的请求延迟,也是防止激增流量导致数据库压力的有效手段。

  热Key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问题,它本质上与业务场景、系统架构和数据设计密切相关。要深入理解热Key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例如分片、缓存优化、流量控制等,还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调优。在面试时,展现你对业务需求的理解、系统架构的思考以及技术实现细节的掌握,能够充分体现你的技术深度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从程序员到架构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