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两年的开放式耳机的强势崛起,几乎成为耳机赛道的主要增量来源,仅在2024上半年,就拥有同比超过300%的增长(IDC数据)。在开放式耳机成长历程中,总有一些品牌在引领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韶音,不仅是最早涉入开放式耳机行业的厂商,而且其产品在开放式耳机的两种技
前言
近两年的开放式耳机的强势崛起,几乎成为耳机赛道的主要增量来源,仅在2024上半年,就拥有同比超过300%的增长(IDC数据)。在开放式耳机成长历程中,总有一些品牌在引领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韶音,不仅是最早涉入开放式耳机行业的厂商,而且其产品在开放式耳机的两种技术方向——骨传导和气传导上,均有布局。
韶音前年的一款名为“舒适圈”的耳机突破并跨出了自己在骨传导产品线阵营的舒适圈,这款纯粹以气传导为基底的OpenFit也首次以耳挂式设计,进一步拉高了开放式耳机的入门门槛,相对以往的产品,OpenFit以更加舒适的佩戴感征服了“运动圈 ”之外的广大用户,更加适合作为24小时日常佩戴之用。
高通的《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其实已经揭示了韶音进一步拓展版图的底层逻辑:当消费者将佩戴舒适性作为购买驱动因素首位时,就已经说明了消费者更看重耳机类产品的实际体验。尽管塞住耳道易于构建更好的声场,但不能听到外界声音的危险,以及塞住耳道带来的健康隐患,都是影响人们改变传统选择方向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如今开放式耳机已经进入到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我们所指的实际体验并非舒适性的单一维度,每一次技术纵深上获得的成果都会在开放式耳机的竞争中进一步拉开差距。开放式耳机强势增加的未来,是一个胜者通吃、弱者退场的时代。
韶音的“技术自信”的形象在圈内一向毋庸置疑。在OpenFit发布以来,韶音都在力图拓展这条产品线的深度:去年发布的OpenFit Air算是在性价比上一次市场反馈非常不错的尝试;2025一开年,韶音立即发布了全新的OpenFit 2 ,新一代“舒适圈”旗舰的加冕,究竟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由外到内、美学升级
韶音的老用户一定记得韶音的来路——的确,韶音早期是以运动耳机在消费市场中立足的。早在OpenFit发布之时,我便将其与Oladance、Cleer等主力产品作了比较,OpenFit当时便以最佳的运动特性、中频人声的细腻解析,以及最佳的佩戴舒适感取胜,不论是登山、跑步等轻度运动,还是越野跑、健身、网球等重度运动,OpenFit都展示出极佳的佩戴稳定性。
所以当我第一次拿到OpenFit 2之后,第一时间便是想拆包看看,新一代“舒适圈”升级后,当初那些出色特点是否被新的功能所覆盖,是否依旧优秀……
应该说,OpenFit 2的变化是从外到内的,舒适圈的包装与以往两款产品都不相同,采用了更为简约、更为环保的包装盒,这是与去年下半年推出的OpenRun Pro 2是统一的。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有责任的大企业纷纷在CSR上目标落实上产品之上,OpenFit 2的包装盒全部采用再生纸构成,也更加轻薄了;其中除了盛放着耳机的充电盒之外,也仅提供了充电线与说明书。
包装上的简约并不影响韶音在OpenFit 2上的设计作出的努力,新一代“舒适圈”更具美感:首先,充电盒更加圆润扁平,也更为精致,入手触感保持细腻的同时,还丝毫不粘指纹。为了让外观更加完美,以往产品材质、标注上的标识都放在了充电盒内部侧面,外壳外部除了金属蚀刻的Shokz LOGO外,内部还蚀刻了OpenFit 2的字样。充电盒的操作依旧未变,保留了蓝牙配对键和指示灯,但伴随充电方案的升级,触点由三个变为了两个,它的快充性能也升级成了“充电10分钟、使用2小时”。而耳机电量可连续播放11小时,搭配充电盒整机续航提升为48小时。
令我非常喜爱的是OpenFit 2的配色,这次新耳机提供了羊毛白、阑夜黑两种配色,黑色自不必说,想在黑色上玩出层次感并不容易,而这次的羊毛白就与前两代产品的暖日白和冰川白均不相同,在色轮上的取值算是前两者居中吧,既不像冰川白一样不耐脏,又比暖日白更加清新耐看。
适如无感、轻若停云
OpenFit 2的耳机本体,依旧贯穿了韶音的美学设计,虽然第一眼看上去变化不大,但实际上进一步加深了“舒适科技”的产品定义。大家还记得OpenFit的独特佩戴方式,韶音为了让发音单元深入到耳甲艇位置,特意订制了发音单元,为了带来舒适的佩戴感,在耳挂设计上采用了硅胶+钛丝的材质;而且在深入耳甲艇的位置,加入了韶音独创的双层零度硅胶材质……
陪伴着OpenFit 2,这些舒适性设计都得到了升级:首先,OpenFit 2耳挂的曲线进一步优化,韶音经过多种耳形的采集,最终设计出了这一黄金佩戴曲线,其特点是耳挂的拐点位于整机曲线的黄金分割点位上,而这一形态更加适配各种耳形,韶音也为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海豚弧”耳挂。在保证耳挂的舒适性的同时,也增加耳机本身的佩戴稳定性。
其次,韶音还升级了耳机一体化包裹的硅胶材质,入手触感温润细腻,而且还调整了摩擦力,兼具防滑效果,特别是长时间佩戴,与耳部接触从来没有过敏或其他不适感。当你以为韶音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事实上它带来的惊喜才不止于此——之前触耳的双层零度硅胶,如今同样做了升级,新材料被命名为Shokz Ultra-Soft Silicone 2.0超零度硅胶,这同样是韶音自研的独创材料,“超零度”并非唬人的噱头,韶音也从不玩嘴炮,这是根据邵氏硬度测量得来,该种硅胶材料硬度低于邵氏硬度的0度,触感比婴儿皮肤还要柔软。
真要说说入手一周以来OpenFit 2的真实佩戴感,首先是整体超越前代OpenFit,也比调整耳挂设计后的OpenFit Air更佳。轻柔的佩戴感一方面出自开放式耳机的佩戴方式,它对耳廓、耳道的“压力”远小于那些标注4、5g的入耳式耳塞,而且还不易掉落;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海豚弧”耳挂曲线的优化与超零度硅胶材质的升级。
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应该是“轻若停云”般无感,借用那句歌词稍改一下——好像一朵浮云轻轻柔柔来到你耳上,所以我真是把OpenFit 2一直作为24小时全天候耳机来使用的,经常晚上也是戴着它就睡了,侧睡也并不会磕着耳朵。当然,这只是个人习惯,我们还是测试了耳机在运动场景下的体验,还是选择跑步与羽毛球两个项目,前者能体验长时间运动出汗后佩戴稳定性与舒适感是否变化;后者则有大量的急转、弹跳等剧烈动作,测试结果印证了硅胶与钛丝材质的升级效果:两年前测试OpenFit时跑步全程未掉落,羽毛球仅有一次扣球时掉落(半小时测试时间);如今OpenFit 2则是全程没有掉落情况。
悦音悦已,如遇清欢
如果说,大家对OpenFit 2的舒适性还有一定预期,那么在听音体验上,相信老用户会更感兴趣,毕竟韶音一直在开放式耳机中,一直在音质方面的探索是走在前面的,前代OpenFit的中频人声解析度在我们测试过的所有开放式耳机中是做得最好的。
尽管在心理上做了铺垫,但OpenFit 2在听音上给我的惊喜却不仅仅是可用语言来形容,这样说吧,它与前代相比完全就是两台完全不同的耳机。以往OpenFit的确存在低频下沉后继不足的情况,而OpenFit 2直带来的便是温润满溢的低频声场,而且人声、乐曲的解析度丝毫没有下降,这一点与早期的日系耳机调校非常接近。而且在音量全开的情况下,低频量感进一步拉低,但也丝毫没有“模糊”的感觉,低频处理得非常干净,而且动感十足,像《Numb》这样的经典摇滚乐曲听起来非常带感。而在高频上,没想到OpenFit 2依旧拥有极为亮眼的表现,在《Going home》等高频乐曲表现上,萨克斯等乐器还原度很高,高频音场开阔立体。像《Fade》这样的电音、《D调卡农》这样的轻音乐,OpenFit 2在不同乐曲风格下都能够轻松拿捏,怎么说呢,我觉得OpenFit 2总体还是走的人声高解析度的路子,低频增强明显,声压级也有所提升,频响范围有了不错的瞬态表现,总体调教还是一款偏音乐欣赏的耳机。
在我看来,OpenFit 2的听音得分几乎是一次性提升了两个层级,所以也希望从耳机的升级变化找出答案。从耳机外观来看,OpenFit 2改进了放音孔,U形环绕放音孔+独立高频中央放音孔的设计让音场既有重点,又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声场,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在开放式耳机上感受到不逊于入耳式耳塞的声场表现。从音频的核心器件来看,OpenFit 2是确算是一款全新的耳机,与前代单发声单元不同,OpenFit 2引入了Shokz DualBoost双引擎技术,也就是说,这次不同频段采用了不同的单元来适配。具体而言,双引擎是指21×11mm超大动圈单元+5.5mm平板单元的组合,动圈单元负责中低频,而平板单元则拥有更好的高频瞬态表现。
从刚才的听音体验来看,这次中低频出色的表现主要得益于动圈单元的升级,由前代的18mmx11mm升级为21×11mm,更大的音腔,加上平板在高频上的补充,让动圈单元有余力向低频延展,韶音调校明显也是向这方面发力的,其中Shokz OpenBass 2.0算法,的确在低频个性化均衡调节上给出了更多的选项;而极为难得的是,双单元在频响上的配合也是极为得当的,中频与高频音过渡自然,没有明显的割裂,像《阿姐鼓》这样的高频女声全程过渡是绵密清晰的,新加入的5.5mm平板单元,受限于尺寸,虽不能说在高频上就能顶破天花板,但至少减少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失真,高瞬态反应变得更加准确了。
做了十多年的音频产品,百万元级别的音响也玩过、十万级别的耳放、耳返也上手过,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大家说些大实话,其实所谓的齿音啥的,都是圈子里的套话,在我看来,耳机就应该做耳机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才是耳机应该做的?就是用于日常聆听,所谓的高还原度,都是建立在发音体的复杂程度上的,更大的频响范围和真实还原的听音耳机,带来的并不一定全部是悦耳的声音,耳机最该做的便是悦已,正所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耳机的本质应该是调校出更悦耳的流行乐表现,满足大多数人的听音偏好,OpenFit 2三频都干净爽利,如同初春的一盘芦笋般脆嫩,韶音无疑是懂这一点的。
坚持自研,独创技术
为了打造一款出色的开放式耳机,韶音在音频技术上还研发了不少独有的技术,比如在OpenFit上令我们印象深刻的DirectPitch定向声场技术这次也升级成了DirectPitch 2.0防漏音技术,命名不同,说明解决开放式耳机漏音效果也进一步升级。
我依旧引入耳机正、反向的测试方式,测试环境为26dBA,在耳机正反面10cm处拾音,播放内容为相同的正弦波白噪声,耳机音量100%。可以看到耳机正面的平均分贝为45dBA,背面平均分贝为34dBA,正反面声压级差达到11dBA,如果按每6dBA音量增长一倍来计算,那么正背面相反近乎两个声压级。不仅如此,我们测试过的OpenFit背面平均分贝为38dBA,两者相差4dBA,接近一个声压级,这意味着OpenFit 2的防漏音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按体感来描述34dBA,这几乎与城市夜间噪声差不多,这还是在10cm下测试的结果,如果拉长至两人正常交流的40cm距离,这样的音量即使在安静的室内也很难辨识。可以说,DirectPitch 2.0防漏音技术的确名副其实。
不仅如此,OpenFit 2依旧配备了通话质量AI降噪技术,能够让拾音方向更为精准,拾音效果更好。为了测试该功能,我们特别在嘈杂的轻轨上测试,现场测试的分贝数达到65~72dBA,这已经达到人类能忍受的上限(超过该值就会引起焦虑、失眠),即使这样的环境下,我依旧能够与对方通话,通话过程除了测试方需要把音量开满,通话对方仅能听到轻微噪声,几乎不能判别测试方的环境,这充分能够说明降噪效果的出色。
为实现多样化的听音效果,Shokz APP上提供了双向五档调音,包含标准、人声、低音增强、高音增强,和一个可自定义EQ的模式,能够在听音偏好上满足不同用户的习惯。在交互界面上,Shokz APP保持了一贯的简单明了,可以设置双设备连接、按键自定义,并进行电量监控、播放、快进等功能。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OpenFit 2在操控上进行了改进,听取了消费者反馈的是触控区较小,进行复杂触控操作容易误操作的问题。这次,OpenFit 2把触控功能固化下来,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高频使用的功能;更多的操作,则移到了新增的实体按键上,大大提升了操控的准确性,尤其是在佩戴手套的运动场景下。而实体的物理按键,可设置更多功能:除了不可自定义的单击之外(播放/暂停 或 接听/挂断),双击、三击、长按都支持自定义,如果没有自行设置,默认为双击(左耳上一首/右耳下一首)、三击(左耳上一首/右耳下一首)、长按(左耳减小音量/右耳增加音量)。
高集成度、高续航力
相较于前作,OpenFit 2仅增加约1g左右的重量,现在来告诉大家到底为何增重。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了一项,动圈单元增大了,而且还增加了平板单元;但我们发现在换用了双单元后,功耗增加的情况下,OpenFit 2的续航反而还增加了,耳机单次续航时间从前代的7h提升到了11h,无疑是采用了更高电量的电池;另外,耳机的抗尘防泼溅等级从IP54提升到了IP55,其中第一位数字是指防尘,第二位数字为防水,防水等级从4升级为5意味着从防飞溅升级为防喷射,耳机要经过持续3分钟的低压喷水而不被浸入才算合格。这样的设计意味着OpenFit 2能够从日常防汗水,升级为即使在雨中使用也丝毫不受影响的防护能力,当然,这同样需要加入更多的防护材料,也会造成些许增重。就器件密度而言,OpenFit 2无疑是有增加的。
但是如果整体来看OpenFit 2,它的充电盒是大约减重2g的,所以总体携带重量依旧是减轻的。尤其是这个充电盒,在重量减轻的同时,整个OpenFit 2续航达到了48h,这意味着整整两天的续航。结合快充功能和防水等级,OpenFit 2完全有作为全天候耳机使用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伴随无线芯片的升级,OpenFit 2升级为蓝牙5.4,实测在手机游戏中的稳定性和延迟特性均是相当不错的。
EF点评:
继OpenFit Air佩戴体验升级后,韶音再次在舒适性和音质两个维度进行升级。如果说OpenFit 2设计上与前代产品一脉相承外,音质上无疑有了彻头彻尾的变化,重构的双引擎相当于重新打造一款新耳机,而且还要将其塞入原有的体积之中,保持轻盈而舒适的佩戴感,这是极为难得的。在我看来,OpenFit 2是韶音在2025开放式耳机赛道扛鼎之作,整个体验有着质的飞跃。来源:小宇科技每日一讲